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挑战、机遇与应对

作者: 王晓东

摘      要:近年来,世界发展的整体格局随着一股新保守主义色彩风潮的兴起而由全球化转向逆全球化,保守倾向由经济领域开始蔓延至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逆全球化来袭给中国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相应挑战,表现在对原有国际传播的环境破坏和常规国际传播路径的侵扰。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同时也需要正视并把握逆全球化带来机遇,即多元文化发展格局下非西方身体文化兴起的必然性和中国发展历史新方位为其带来的强动力。逆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文化国际传播需因势而谋,做出应对:重视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价值,构建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多元主体,实现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媒介创新,提升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话语主权,降低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信源“噪音”。

关  键  词:武术文化;国际传播;逆全球化;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4-0020-05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or Chinese Wushu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ntiglobalization

WANG Xiaodo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246011,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overall pattern of world development has changed from globalization to anti-globalization with the rise of a new conservative trend, and the conservative tendency has spread from the economic field to politics, culture and other levels. The attack of anti-globalization has brought corresponding challenge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intrusion of 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ath.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Wushu culture also needs to face and to grasp the opportunity brought by anti-globalization, that is,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rise of non-western body culture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the strong impetus brought by the new orient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histo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nti-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needs some coping methods: attaching much importance to the value of Wushu culture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uilding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between multiple subject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realizing Wushu culture medium for the spread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promoting Wushu culture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the sovereign, and reducing the spread of source "noise" for interna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

Keywords: Wushu culture;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anti-globalization;globalization

全球化历来被认为是当代社会发展必然性的宏观语境。如吉登斯[1]所说,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下,生活在同一世界中的个人、群体和国家越来越多地相互依赖已成为一种事实。对武术而言,全球化是武术发展由中国而世界别无选择的“脱域”过程[2]。为此,学界较早便开始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武术发展问题,议题涉及到武术的发展定位、武术的传承路径、武术面临的危机与机遇等。其中,全球化下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问题尤为受到关注。学者分析了武术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讨论了武术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责任担当,探究了传播的策略与方略,并且持续为武术文化的全球传播探寻可行的方法与路径[3-4]。然而,近几年来一股新保守主义色彩的风潮涌起,出现与经济全球化相背、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逐渐消减的全球性发展趋势——逆全球化[5]。逆全球化浪潮转变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格局,成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大表征及影响未来世界发展的不可控因素。由此,逆全球化的相关研究如今成为热点,逆合理化下国际传播的转向、变化、路径等问题也引起广泛重视[6-7]。而与全球化视域下受到的热切关注相比,逆全球化下的武术文化国际传播问题目前鲜有论及。社会文化发展终究逃脱不了世界整体局势的影响和制约,汹涌而来的逆全球化必将不可避免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新的巨大影响,值得研究者去关切和探究。

1  逆全球化来袭:大变局下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挑战

1.1  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整体环境的异动

纵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现代历程,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全面开启和快速推进的。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开放、交流、融合给中国文化更广阔的展示舞台,也提供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中国武术正是立足文化全球化的大势加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整体,进而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近邻到远洋、由局部到整体、由区域到全球的传播与扩散。“走出去”的武术在挺过早期的不适与慌乱后已经逐步找到自我的定位和节拍,以独特的内涵与价值成为外界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然而,逆全球化的变局一改全球化时期经济开放、合作及共同发展理念,取而代之表现出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全球经济持续结构性低迷,国家保守化倾向加重以及大国国际合作意愿减退并回归国家主义立场[5]。与全球化起始于经济领域而后蔓延至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层次相同,逆全球化也由最初的经济“脱钩”,继而发展为政治“退群”,并随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问题分歧的扩大与发酵,延伸到外交、文化等领域,令文化的正常交流与传播受到阻碍和干扰。由于国际传播具有极强政治性,其中充满着国家或民族利益的矛盾、冲突、妥协以及合纵连横的关系[8]。经济全球化的局部退场及“冷战”思维悄然弥散令世界各国之间原本畅通的联系和交流产生疏离与隔阂。反映在文化传播领域,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的移动与变迁受到阻碍[7]。国际环境与国际传播间有着十分密切关系。因而,国际社会环境的变化将会毫无意外波及到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逆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原有的正常节奏将会在一定程度受到干扰,令其增加诸多不确定性与风险危机。

1.2  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常规路径受限

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众多渠道中,经过若干年的经营和发展,形成相应的传播常规路径。在组织传播领域,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极为关键的途径之一。截至2020年12月,全球共有162国家(地区)设立孔子学院541所和孔子课堂1 170个。中国武术作为具有典型中华文化元素的重要内容,被列为孔子学院的主干课程,吸引了众多海外学生,有力推动了中国武术和中华文化的传播[9]。孔子学院也成为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立足点和根据地。然而,在逆全球化思潮影响下,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以多种借口关停孔子学院。考虑到逆全球化浪潮的扩散,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欧美等地孔子学院的处境必然更为艰难。这对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后续发展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挑战。此外,逆全球化引发的交流障碍,同样会令中国武术正常的援外、表演等组织传播受限。并且伴随新冠疫情引发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持续“污名化”,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武术文化在国际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领域的路径畅通也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2  自知知人:逆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

2.1  多元文化发展格局下非西方身体文化兴起的必然性

西方体育文化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中,被当作一种现代、先进、文明的身体文化类型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接受和效仿。然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决定文化一元或一家独大不可能成为历史的稳态,多元文化发展才具有合理性与可持续性。西方体育文化虽然传播全球并影响深远,但现实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格局注定其不具备同化一切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全球身体文化的永久主宰。信息化时代加速不同地域及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通和融合,非西方身体文化元素正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得到呈现和传播。

中国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由来已久,而在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并全方位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之后,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才在时代大势中踏上快速车道。作为迥异于西方体育文化的中国武术,击有其道,舞有其套,练有其效,是具有鲜明东方特色的身体文化体系。在“把武术逐步推向世界,积极扩大中华武术的影响,采用立足于国内,同时积极稳步向国外推广的方针”指引下,官方与民间坚持以举办国际武术比赛、筹建国际武术组织、培养武术技术骨干、加强武术的对外宣传和出版工作等为主要举措,推动武术的对外传播和交流[10]。目前,武术国际赛事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武术组织架构日趋完善,武术技术骨干培育卓有成效,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受众数量日益扩充。2020年底,传统武术太极拳更是成功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言之,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已经形成自身相应影响力,关注、爱好和习练中国武术的受众业已遍布全球。经济可以强行“脱钩”,政治可以增设壁垒,多元文化格局下受众文化需求却并不容易被阻断。在国际霸权逐渐衰落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条件下,逆全球化反映出西方世界在经济、政治领域的保守主义走向及伴随其间的文化自我封闭,这对于以武术为代表的非西方身体文化来说是此消彼长的新机遇。

2.2  中国发展历史新方位为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注入强动力

首先,逆全球化下中国持续增长的国家影响力将成为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关键条件。国家的强盛是民族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11]。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当曾经以主导全球化获得暴利的西方世界,再度出于自身私利联手搅动逆全球化浪潮时,中国却在不同场合以实际行动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并且“将有望在世界经济的再全球化中扮演关键的历史性角色”[12]。逆全球化下的逆流而上,令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展露无遗,这将为武术等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历史新方位下的全新战略将给武术文化国际创建新的传播空间。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撇开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片面全球化发展的固有路线,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这将构筑起由中国引领的新一轮全球力量合作共赢、携手并进的新图景。中国文化大踏步“走出去”是“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新时代系列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这样由中国主导的新型全球化契机面前,已在国际传播中经受过长期磨砺并完成自我调适的中国武术会更为自信、自如、主动面对与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