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理论构建与运行实践

作者: 单凤霞

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理论构建与运行实践0

摘      要: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构建目的在于促进城市休闲体育蓬勃开展。以系统论为理论依据,在国家文件的有力支撑下,借鉴国内外旅游和休闲系统经验基础上,构建城市休闲体育系统,包括供给子系统(引领与保障)、需求子系统(内源与动力)、环境子系统(支持与依托)和运行子系统(协调与驱动)4个子系统。研究认为杭州、武汉和成都三市的休闲体育系统运行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结构限制因素突出、空气质量满意度偏低、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通过实现供给主体和机制的多元参与,构建城市居民需求表达的有效路径,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环境制约,创新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运行模式等路径,促进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运行发展。

关  键  词:城市体育;休闲体育系统;体育旅游;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4-0068-06

The research o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al practice

of leisure sports system for urban in China

——Based on a survey of Hangzhou, Wuhan and Chengdu

SHAN Fengxia

(Department of Sports Tourism and Foreign Language,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leisure sports system aims to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for urban leisure sports. By taking the system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leisure systems at home and aboard, the urban leisure sports system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consists of 4 subsystems as follows: supply subsystem(guidance and guarantee)、demand subsystem (internal source and power), environment subsystem (support and reliance) and operation subsystem (coordination and drive). The study holds that the operational practice of leisure sports system of Hangzhou, Wuhan and Chengdu is lacking of effective supply, structural constraints are prominent, the satisfaction of air quality is low,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is not smoot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by implementing supply main body and mechanism of multiple participation, building an effective way for city residents demand expression,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eisure sports environment condition, and innovating the running mode of urban leisure sports syste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eisure sports system.

Keywords: urban sports;leisure sports system;sports tourism;system theory

休闲作为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是城市居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初衷与目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催生并繁荣城市休闲体育[1]。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既响应了国家目标,符合城市本质追求,又是实现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权利的具体实践。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不断升级,城市休闲体育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供需失衡和结构限制问题,存在市场介入不足和社会组织活力不强等问题。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依据系统论观点,城市休闲体育可视为城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工程,把城市休闲体育看作是一个系统生命体,构建城市休闲体育系统不仅有利于打通供需渠道,还有利于系统的自组织运行。在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理论构建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调查杭州、武汉和成都三市城市休闲体育系统运行情况,剖析问题并寻求城市休闲体育系统运行路径,以破解目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之困,其意义不仅契合了“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还对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提升及推动城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构建基础

1.1  系统论为城市休闲体育系统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系统论原理,城市休闲体育是一个由要素、联结和目标构成的系统,供给、需求和环境是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基本要素,运行是联结基本要素的动力系统,以实现城市休闲体育的蓬勃发展。城市休闲体育系统又是城市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会受到城市其他子系统影响和限制。

1.2  国家文件为城市休闲体育系统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便利健身场地、丰富健身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免费提供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学校体育设施逐步向公众开放[2]。《规划》中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涉及到供给侧、需求侧、实施机制、保障措施等内容,为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构建奠定了要素结构。在大众休闲时代背景下,为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提升生活质量,《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广旅游休闲理念,重点提出保障国民休闲时间、改善休闲环境、建设基础公共设施、完善公共服务等工作任务,明确落实带薪休假、提升休闲意识、提高休闲质量等一系列发展目标,是对小康生活内涵的进一步丰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基本落实”“健康、文明、环保旅游休闲理念的形成”和“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的构建”等为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可能与驱动。

1.3  旅游与休闲系统为城市休闲体育系统构建提供经验借鉴

国内较为典型的旅游系统构架包括4个部分:一是客源市场系统,涉及各类休闲者和旅游者,主要是从旅游需求视角展开的;二是出行系统,由交通设施、旅游咨询、旅行服务、信息服务、旅游宣传、旅游营销等构成的子系统;三是目的地系统,目的地为游客提供的旅游资源、设施和服务等,从供给角度展开;四是支持系统,从政策、制度到资金、人才等,是其他3个系统不可或缺的外在支持与保障系统[3]。较为典型的城市休闲系统构成包括休闲需求子系统、休闲供给子系统、休闲管理子系统和休闲支持子系统4个部分[4]。旅游和休闲系统结构中,供给、需求、运行和支持四维系统结构为城市休闲体育系统提供构建思路,并勾勒系统结构。

1.4  美国和加拿大的休闲系统为城市休闲体育系统构建提供了域外视野

美国学者奥萨利文对美国和加拿大的游憩与休闲服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游憩与休闲服务是由多层级的系统提供的,构成这一系统4个基本层级为发起部门、环境、参与者以及服务形式[5]。发起部门也指供给主体,两国休闲供给主体都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商业机构。环境主要指休闲活动开展所依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公园是加拿大和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主要的休闲环境。参与者是休闲活动的主体[6],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休闲系统中,休闲服务提供者会向不同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和活动,根据不同年龄周期的身体能力、认知能力、社会情绪特征来提供不同的休闲项目和服务。服务形式最直接的表现是休闲活动,这些活动将休闲系统的各个层级联系起来;服务形式的第二个层级是运营管理,包括安全与风险管理、公共关系与营销、场地设计与运营等。

2  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生成与内涵

2.1  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生成

系统是由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体[7]。由此可见,系统包括两部分内容,即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与互动[8]。在分析加拿大和美国休闲系统、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休闲纲要目标、旅游和休闲系统构建的基础上,依循系统的构成原理,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构建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系统(见图1)。首先,根据国外休闲系统、旅游和休闲系统构建的供给侧-需求侧模式(S-D Pattern)确定城市休闲体育系统循环的两端,即供给子系统与需求子系统;其次,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是实现城市“青山绿水”“宜居宜业宜游”核心目标的生态基础,环境子系统也是联结休闲体育供给子系统和需求子系统必不可少的中间介质;最后,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联动是系统循环发展的生命力,依此逻辑,运行子系统是联结城市休闲体育系统中构成要素的联动系统,是依附并作用于供给、环境和需求子系统的动力系统。

2.2  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内涵

城市休闲体育系统是指在城市特定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背景下,以城市环境为依托,通过运行动力将供给侧和需求侧联结在一起,形成的一个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的复合系统。城市休闲体育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性系统,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也是城市休闲体育系统动态变化过程的呈现,不同子系统在城市大环境下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城市休闲体育系统主要由城市休闲体育供给子系统、城市休闲体育需求子系统、城市休闲体育环境子系统和城市休闲体育运行子系统4个子系统构成,各个子系统又包含若干个要素。

供给子系统是引领与保障。在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是不可拆分的一对。为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的休闲体育需求,休闲体育供给是引领与保障。供给理论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该理论虽然忽视了经济的动态发展,但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思想源头[9]。

需求子系统是内源与动力。根据马克思需要理论,无论是人类活动,还是社会历史发展,其源动力都来自于人的需要[10]。城市休闲体育正是人们生活需求不断升级的产物,城市居民对休闲体育的需求是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内源与动力。

环境子系统是支持与依托。Ashby认为:“一个有机体,它的环境是被定义为那些周围的可变因素,这些变化的因素既影响着这个机体,也被这个机体的行为所改变。”[11]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是主体人和客体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城市休闲体育环境为人的休闲运动提供支持与依托,同时休闲体育活动又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