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结构探索: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作者: 尹志华 付凌一 孙铭珠 刘皓晖 汪晓赞
摘 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发展核心素养。通过深度访谈38名不同类型体育教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新时代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并结合视频分析进行结构验证。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3个方面,制度观、职业观、学生观、体育人文底蕴、体育科学精神、体育品德、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课程领悟能力、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教研能力、学习与反思能力等12个范畴,以及79条概念和307条语句。该结构以完整体系全面描述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发展核心素养。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4-0104-08
Explor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development for
key competency: A qualitative study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YIN Zhihua1,2,FU Lingyi1,SUN Mingzhu3,LIU Haohui1,WANG Xiaozan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2.Postdoctoral mobile s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3.Divi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 "Opinions on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proposes to build and cultivate "students' development key competency system", and the premis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key competency is that teachers should hav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key competency. In this study, 38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f different types were interviewed in depth,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open coding, principal axis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 it constructs 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development key competencies of the new era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n the structure is verified by video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development key competenc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values, essential character and key ability. They are 12 categories: system view, professional view, student view, sports humanities, sports scientific spirit, sports morality, sports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bility, extracurricular sports implementation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bility, learning and reflective ability, as well as 79 concepts and 307 sentences. The three aspects and 12 categories of the structure all expres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and it is a complete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s the categories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have.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key competency;the grounded theory
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启动我国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先后组织专家组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的核心素养[1]。其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构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2],因而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变革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3]。因此,构建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是未来我国核心素养导向课程改革的关键工作,是新时代确立教师新形象、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迫切需求[4]。当前,国际上对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集中于素养要素遴选、指标框架分析,同时对教师应该具备一些特定素养,如语言评价素养、健康素养、融合素养等也进行较为深入研究;国内学者在宏观层面尝试构建教师核心素养的模型,但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具有学科取向的教师核心素养,这使得其应用的针对性有限。基于此,研究聚焦特定的体育学科领域,秉持“自下而上”的逻辑起点,在无预设的前提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基于收集的资料构建出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结构,并对结构中所包含的要素进行解释,从而对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何种核心素养进行整体刻画。
1 研究设计
1.1 资料收集
扎根理论的基本逻辑是从下往上的资料浓缩并建立理论,研究者事先不做出假设,而是直接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因此,在收集资料时需要保证资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研究收集的资料包括已发表文献、访谈内容、观察备忘录等。
首先,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相关文献,共获得271篇中文文献和55篇英文文献。以这些文献资料为来源分析初步概念,并用于解释文中建构的理论体系。
其次,编制包含10个开放性问题的《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访谈提纲》,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师发展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认知;二是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该访谈提纲编制过程中,征求4位学者的意见,从内容、结构、语句等方面进行两轮修改。确定38名访谈对象,包括体育教研员2名、大学教师8名、中小学教师11名、职前教师17名。主要采用面对面访谈(个人访谈、集体访谈)、笔谈两种形式,访谈结束后对录音进行逐字转录,对笔谈文字进行整理,形成共约10万字的访谈资料。
再次,收集2019年CCTV-5“我是体育教师”大型综艺节目中,来自重庆、江苏、宁夏、浙江、上海、新疆、广东、福建等全国不同地区14名体育教师的访谈视频(包括9名小学教师、3名中学教师和2名大学教师,涵盖10个不同专项),对视频中的画面进行观察,对其中的话语进行记录,以形成观察备忘录。备忘录主要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即为保证建构的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完整,在最后还需要与未使用过的原始资料进行匹配验证,以保证现有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使之逐步接近饱和。
1.2 资料分析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由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创立,其主要宗旨是在没有理论假设的前提下,直接在原始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5]。即首先通过文献整理和深入访谈收集原始资料,再对资料进行编码。编码过程包括3个步骤: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与选择性编码。开放性编码是指将最原始的数据初步概念化、概念化和范畴化,从而得到最初的概念与范畴;主轴性编码是指通过将各种概念或范畴进行分类与比较,从而提炼出主要概念或范畴,即得到“主范畴”;选择性编码是指通过分析不同主概念或主范畴之间的联系,进行持续比较而进一步挖掘出能够统领所有概念或范畴的“核心范畴”。研究借助NVIVO(11.0版)对资料进行编码,通过编码过程形成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不同层级结构体系。编码结束后,使用视频观察的备忘录与编码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理论是否饱和。
2 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探索结果
2.1 开放性编码结果
开放性编码包括3个基本过程,即标签化、概念化、范畴化。所谓标签化,又称初步概念化,是指将所有原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凝练成初步的语句,这些语句之间相对独立,每一条语句表达某个方面的内涵。所谓概念化,是指将标签化形成的语句进一步的提炼和浓缩,组合其中相对集中的内容,形成概念。所谓范畴化,则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抽绎出带有统整性的范畴,并为范畴命名,这些范畴之间保持独立,但所有范畴下面又包含所有的概念。在开放性编码过程中,在NVIVO(11.0版)中采用逐句编码的形式,对所有与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的资料进行标签化、概念化和范畴化处理,并凝练其中重复内容,使其达到饱和状态。
1)标签化结果。
通过对原始材料标签化处理,共获得307条有关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标签化节点(见表1)。从这些语句可知,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涉及教学、训练、管理、课程、职业认知、个人发展、研究、学生培养、专业团体、社会联动等方面,比较全面反映我国体育教师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对自我专业形象的期待。
2)概念化结果。
在大量标签化节点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概念化,即根据一定原则将大量标签化资料加以逐级缩编,用概念正确反映资料的内容,并把资料记录以及抽象出来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的过程(见表2)。
最终,将307条标签化节点进行一步概念化抽绎出79条概念。其中,“材料来源”数字指“标签化节点”从多少份原始材料中提取,“参考点”数字指原始材料中提取点的数量,“标签化节点”数字指将原始材料所有“参考点”进行合并后,总计的节点数量(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