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电视服务中体育赛事传播权的保护与欧美镜鉴

作者: 柳春梅 周爱光 胡科

摘      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律解释等研究方法,以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简称“新《著作权法》”)为依据,分析我国网络电视(简称IPTV)体育赛事传播侵权争议。中美两国在IPTV体育赛事传播侵权治理过程极其相似,欧盟法律将IPTV体育赛事传播权予以版权和广播组织权两层权利保护,欧盟成员国依据本国法律实际,规制非法IPTV体育赛事传播。欧美IPTV体育赛事传播保护对我国IPTV侵权认定具有重要启示:IPTV体育赛事传播侵权认定应重点考察侵权行为特征和整体侵害结果,区分点播侵权和直播侵权行为;IPTV体育赛事节目符合作品的“独创性”和“一定形式表现”构成要件,应纳入新《著作权法》的视听作品保护;IPTV体育传播侵权的司法认定应将体育传播产业的利益平衡纳入我国法律框架,才能促进IPTV体育传播产业的法治化、规范化发展。

关  键  词:体育法;著作权法;网络电视服务;体育赛事传播权保护;欧美镜鉴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5-0047-07

Protection of sports events communication right in China’s network TV

service and mirror lessons from Europe and America

LIU Chunmei1,2,ZHOU Aiguang1,HU Ke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City University,Yiyang 413000,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case analysis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revised "The Copyrigh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bbreviated as the "new Copyright Law") in 2020, the paper analyzed infringement disputes of IPTV sports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China. There are extremely similarities in the process of IPTV sports communication infringement govern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U law divides into two layers of rights to protect IPTV sports events communication : copyright and broadcasting organization rights. EU member states regulate illegal IPTV sports communication under their law frameworks. The protection of IPTV sports event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infringement identification of IPTV sports communication in China: The key to the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of IPTV sports event communication should focus on exa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ingement and the overall infringement result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on-demand and live communication infringement; the live program of the IPTV sports event meet the elements of the work’s "originality" and "a certain form of expression"and is included in the protection of audiovisual works in the new Copyright Law;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of the sports communication industry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legal framework in China to promote its legal and regular development.

Keywords: sports law;copyright law;IPTV service;protection of sports events communication right;mirror lessons from Europe and America

2005年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V,简称IPTV)落户中国并迅速普及。截至2021年4月,全国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用户已达3.26亿[1]。IPTV实现了体育赛事电视媒体传播升级,融合电视直播和互联网点播技术,为观众提供网络体育赛事直播和限时点播节目,满足大众观赛的个性化需求,但却出现了严重的IPTV体育赛事盗播现象。2018年据中国版权协会版权监测中心对共计546场体育赛事监测,发现IPTV未授权直播链接4 633条;限时点播共监测2 025场赛事;所有赛事未授权的直播链接中,网络直播平台链接占比超过50%[2]。然而,我国关于IPTV服务法律性质尚未明确,其体育赛事盗播侵权的法律适用争议不断,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普遍存在。法律性质认定是司法准确定性IPTV传播侵权的法理依据,是网络电视法治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可见IPTV的定性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研究依据新《著作权法》,聚焦于IPTV服务侵权争议,分析IPTV服务的体育赛事传播侵权性质,同时借鉴欧美IPTV传播侵权保护经验,为我国IPTV体育赛事传播权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1  IPTV服务的侵权争议

与传统体育电视传播不同,IPTV是一种兼即时性和延时性的新型媒体传播模式,满足观众选择同步直播和限时点播的个性需求,实现网络直播(非交互式网络传播)和点播(交互式网络传播)的完美融合,但IPTV服务也增加侵权认定的复杂性。

随着“三网融合”不断深化,IPTV服务不局限于电视专用网络,众多网络媒体平台也利用IPTV服务传播体育赛事节目,快速分流版权人的节目关注度,导致IPTV服务性质的法律争议。如广州世纪龙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截取央视直播的2016年奥运会圣火采集节目,利用网站同步直播此奥运节目,也提供此节目的限时点播服务,引发IPTV限时点播的侵权争议。司法判决出现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家重点实施三网融合政策背景下,认定IPTV侵权不利于三网融合发展和文化繁荣,IPTV点播性质应定性为广播行为,不属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不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IPTV限时点播模式中,公众可以根据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涉案”作品,属于典型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②。此外,IPTV体育赛事网络直播的司法定性也争议不断,难点在于体育赛事直播节目是否属于著作权法的作品及其纳入何种权利保护的问题[3]。可见,我国著作权法框架下,IPTV体育赛事限时点播和直播行为的司法认定均存在较大分歧,亟需法理定性以实现IPTV体育赛事传播的规范化发展。

2  IPTV体育赛事限时点播行为的性质

2.1  IPTV限时点播与广播行为

我国IPTV服务侵权争议最早出现在影视作品网络传播领域。乐视信息技术公司诉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案(简称广州数码案)中,法院认为被告是具有广播电台、电视台性质的广播主体,被告的点播行为是广播权规定的广播行为,不侵犯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③。“西藏乐视”案中,杭州互联网法院也认定IPTV点播不是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而是广播行为④。2020年苏宁体育诉海南联通公司侵犯中超联赛传播权案中,海口市琼山法院仍认为,被告IPTV限时点播中超联赛的行为属于广播行为,不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4]。因此,准确界定IPTV限时点播是广播行为还是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是认定IPTV限时点播是否侵权的关键。司法实践将IPTV限时点播行为定性为“广播行为”,尚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

首先,IPTV限时点播行为并非广播行为方式。司法判决应该考察IPTV利用体育赛事节目的行为方式和特征,而不是以行为者身份决定行为性质[5]。新《著作权法》中广播行为是指广播、电视台的定时传播行为,观众必须按照广播电视节目特定的时间观看,没有时间选择权,属于非交互式传播行为。而司法认定IPTV限时点播是广播行为,明显忽视其行为的本质特征。IPTV限时点播具有明显的交互式传播特点,观众不受节目定时传播的时间限制,观赏时间自主选择,不是无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定时传播行为,而是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IPTV限时点播定性广播行为,并不符合新《著作权法》的规定。

其次,IPTV限时点播定性为广播行为,完全背离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意见宗旨。“西藏乐视”案中,从产业政策角度,法院认为IPTV点播服务是广播电视在新媒体领域的延伸,属于广播行为,符合我国三网融合政策相关规定。这种认定解释明显偏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的要义。该《意见》明确要求,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密切关注三网融合发展的新问题,强化保护观念,加强综艺晚会、体育节目等所涉权益法律保护,妥善处理好著作权权益保护与信息传播保障的关系[6]。可见,《意见》恰恰强调保护IPTV服务这一新领域的体育赛事节目创作者权利,切实做好体育赛事传播版权的保护。新《著作权法》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加强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的意见》也特别强调,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新需求,依法妥善审理体育赛事直播、网络游戏直播等新型案件,促进新业态规范发展,充分发挥著作权审判对文化建设的规范作用[7]。这些文件表明,体育赛事传播侵权的司法判决不能以IPTV促进文化传播为由,无视体育赛事传播版权人的利益保护,而更加高度重视IPTV体育赛事传播新领域的著作权保护,以推动IPTV新传播业态的法治化发展。

2.2  IPTV限时点播与转播行为

IPTV限时点播定性为“转播”行为,尚存争议。广州数码案中,一审和二审法院均认为,被告播放节目保留“浙江卫视”台标,享有广播权,被告的IPTV点播行为是对浙江卫视节目的再次使用,属于广播权控制的“转播”行为,不构成原告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实务律师也认为,IPTV这种新媒体交互式点播行为属于“转播”行为[8]。而学者则认为,IPTV点播不属于著作权法上的“转播”行为,非法点播构成信息网络传播侵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