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体育治理中数字技术赋能的实践创新研究
作者: 张洪柱 樊炳有
摘 要:采用实证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JX市“运动家”社区典型案例所呈现的建设思路、运行机制、治理成效等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认为,“运动家”社区实践的核心逻辑为政社两端的精准激活,即以需求为导向激活政府的提质逻辑和以资源为导向激活社会的聚力逻辑,数字技术赋能的本质为基层体育治理主体基于数字技术组合赋能,积极寻求基层体育更高可治理性而进行的复杂的变革过程;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体育治理的创新,需要从认知、应用、规范、保障层面提出解决之道,以实现基层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 键 词:基层体育治理;数字技术赋能;智慧体育社区;运动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5-0062-07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ment in grass-roots sports governance
——Practice of smart sports community based on "sportsman"
ZHANG Hongzhu1,FAN Bingyou2
(1.School of Culture and Tourism,Qu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Quzhou 324000,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 By methods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ideas,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presented by the typical cases of "sportsman" community in JX city. The core logic of "sportsman" community practice is the precise activation of both ends of politics and society, that is, the demand-oriented activation of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logic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source-oriented activation of the cohesion logic of society. The essence of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ment is a complex governance reform process carried out by the grassroots sports governance subject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ment to actively seek higher manageable rationality of grassroots sports. The innovation of grassroots sports governance empower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needs to put forward solu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cognition, applic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guarantee, so as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grassroots sports governance ability.
Keywords: grassroots sports governance;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ment;smart sports community;sportsman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体育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促进体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数字体育建设工程,打造全民健身服务‘一张网’。”《意见》和《规划》的提出,凸显出基层治理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以数字技术变革基层治理的紧迫性,基层体育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供需错配、权责不分、“条块”分割等诸多问题。为应对诸上问题,越发多的政府采取数字化赋能方式推动基层体育治理。如JX市“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建设工程,将数字技术与基层体育治理相结合,实现“全民健身共建共享共治”,成功入选2021年度JX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并受到众多媒体的跟踪报道,成为基层体育治理数字化变革的典型范本。那么,为什么在基层体育治理中越来越多的政府选择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技术赋能的逻辑是什么?数字技术赋能真的可以提高基层体育治理效能吗?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来赋能基层体育治理?这些成为本研究需要探讨的重要议题。
1 理论释义:数字技术赋能为基层体育治理注入新活力
所谓赋能,是指行动主体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方法、路径和可能性[1]。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体育治理已呈全球化趋势,作为基层体育治理数字化的先行者,国外发达国家基层体育治理数字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电子政务(效率和成本)、数字政府(绩效、透明度和责任[2])、电子治理(分享和合作[3])3个主要阶段,并在5G、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加持下,逐渐呈现出“数智治理”的新动态[4],同时形成多个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体育治理发展模式。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体育治理的动力源于新时期中国基层体育治理存在两大系统性治理难题[5]。一方面,基层体育治理中的“数据孤岛”以及基层政府面临的“强压力-弱激励”现状,造成“疲态治理”。基层体育治理涉及财政、环境、安全监管、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事务繁杂且各自独立、互不开放,“数据孤岛”问题频出且严重影响治理效率。此外,基层政府面临着指令下压、责任下放、问责下沉等方面的“强压力”,同时还要面对考核多、权限小、资源少等方面的“弱激励”,在多方面利益博弈下大多忙于应付、疲于奔命,造成“疲态治理”。供需不匹配现象日渐凸显,传统的基层体育治理模式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亟待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基层体育社会力量的闲散性、碎片化等顽疾,难以发挥治理效能。基层体育社会力量作为基层体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政策落实、资源汇聚、供需匹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基层体育社会力量内部结构混乱、治理架构模糊、利益关系复杂、参与率低等问题依旧存在。基层体育社会力量的持续性壮大以及利益的“盘根错节”,充满诸多不确定的风险与挑战,如何在基层体育社会力量之间实现管控与活力的平衡,已成为新时期基层体育治理中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流程和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技术为解决两大系统性难题提供重要契机。第一,数字技术的本质特征为基层体育高效治理提供可能,数字技术具有“链接、共生、当下”3大本质特征[6],数字技术可将基层体育需求和大规模组织内部信息进行即时性链接和展现,并通过将复杂、分散的基层体育治理信息编码传递,尤其是公众体育需求和非机构化体育信息,进行高效分析和处理,实现各级、各部门政府、社会力量间大数据共享,共生并创造出全新价值,实现治理的精准化和智能化,从根本上改变“数据孤岛”“碎片化”等问题。第二,数字技术有助于摸清“家底”,将分散化的社会体育资源进行汇聚,有效充实基层体育资源。基层体育仍存在大量闲置或未能够充分利用的资源,利用数字技术,可将辖区内体育人口、公众需求、空间地理、协会组织、体育要素资源等基础性信息进行“编码”,并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可视化终端,对所汇聚的信息进行感知、监控、预防和控制等,进而实现基层体育的有效治理。
2 典型范本:“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创新模式
“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以下简称“运动家”社区)的案例很好展现了JX市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体育治理的全过程,文中所呈现的材料均来源于课题团队对“运动家”社区进行的实证调研,数据和相关文件来源于对JX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基层工作人员、社会力量的访谈以及相关政府性文件、数据报表、网上资料等。
“运动家”社区是JX市政府契合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以城乡社区为建设单位,依托JX市体育局“运动家”智慧体育管理平台(以下简称“运动家”平台),对接JX市政务智慧管理平台,推动全民健身的推广与普及,以数字技术赋能为手段实现基层公共体育需求和资源的精准对接。项目于2020年4月在JX市XZ区天星社区率先进行“运动家”社区工程的试点工作,同年6月完成试点社区的建设并召开全市现场工作会议,试点经验随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根据统计,截至2021年4月JX市共建成“运动家”社区项目85个,注册使用人数达到48 958人,注册体育社团703个,社会体育指导员469人,智慧体育场地设施1 267个,累计运动时长11 743 937分钟,受惠人数超过40万人次。
JX市凭借“运动家”社区项目的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体育治理取得了良好治理效能。一是数字平台一体化,打造“运动家”智慧体育管理平台,构建“数据采集+需求分析+决策实施+评价反馈”的全民健身闭环管理,实施市、县、镇、村四级管理权限,明确各自权责,打造“属地管理”。二是体育设施资源共享化,实现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手机一点通”。通过将体育设施进行智慧化改造,将辖区内学校、社区体育场馆、健身场所、体育公园、农村文化礼堂、养老服务中心等纳入到“运动家”平台,可实时掌控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及损耗情况并进行科学管理、精准调控,切实提高了体育场馆利用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效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三是体育供需精准化,实现“精准供给”。项目开发“运动家”APP和“社区运动家”微信小程序等,公众通过注册并登录后即可实时查询体育设施利用状况、体育活动人数、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信息,并针对公众喜好实施体育需求的精准推送。四是体育健身社群化,城市化浪潮造就了社区居民之间的疏离感,“迎面不相识”已成为城市社区常态。平台组建500余个不同类别(篮球、足球、排球、广场舞等)的体育社群,聘请专业体育教练、体育骨干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活动信息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精准传输到其他公众客户端,实现活动信息的有效传递,有效避免社区居民之间的“面聊”尴尬,扩大赛事活动的参与面,实现社区居民之间的“融冰”与“破冰”。五是体育评估科学化。公众通过平台进行体育活动,均可产生年度运动大数据并进行市域内排名,政府通过运动大数据精准进行奖励和体育消费券的发放;还可以根据运动大数据评估场馆设施活跃度,实现统筹运动场馆补贴和奖励的科学化;基于社群动态和赛事活动频次,评选市、县、镇三级健身社群和年度健身达人等。
3 精准激活:“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的实践逻辑及本质
3.1 激活政府:以需求为导向的提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