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共性分析与构建启示
作者: 邹玉铎 何泉涛摘要:借助文献资料,通过归纳演绎、对比分析、逻辑思辨等方法,探讨国外6种代表性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共性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外6种代表性身体素养测评工具在测评指标上力求多维全面,在测评方法上注重主客一体,在测评结果上偏重长期发展,在价值取向上富含实践特质。对我国身体素养测评工具构建而言,测评指标不仅仅是运动技能的高低,更是人与环境互动的意愿;测评方法不仅仅是测评者“他以为”的客观评价,还需结合被测评者“我可以”的主观评价;测评结果不仅仅是基于个体表现,更要促进个体发展。
关键词:身体素养;测评工具;多维全面;主客一体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6-0093-06
Commonnessanalysisandconstructionenlightenmentofmeasurementtools
forphysicalliteracyatabroad
ZOUYuduo1,HEQuantao2
(1.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2.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ShenzhenUniversity,Shenzhen518060,China)
Abstract:Withthehelpofliterature,throughinductionanddeduction,comparativeanalysis,logicalreasoningandothermethods,thispaperstudiesthecommonnessamongthe6typicalphysicalliteracymeasurementtoolsatabroad,anditsenlightenmentforChina.Theresultsshowthatthe6foreignphysicalliteracyassessmenttoolsstrivesformultidimensionalandcomprehensiveevaluationindicators,payingattentiontotheintegrationofsubjectandobjectinevaluationmethods,andfocusingonlong-termdevelopmentinevaluationresults,containingpracticalcharacteristicsinvalueorientation.FortheenlightenmentoftheconstructionforChina'sphysicalliteracyassessmenttool,theassessmentindexisnotonlythelevelofmotorskills,butalsothewillingnessofpeopletointeractwiththeenvironment.Theassessmentmethodisnotonlytheobjectiveevaluationoftheevaluator"hethinks",butalsocombinedwiththesubjectiveevaluationoftheevaluated"Ican".Andtheevaluationresultsarenotonlybasedonindividualperformance,butalsoneedtopromoteindividualdevelopment.
Keywords:physicalliteracy;measurementtools;multidimensionalandcomprehensive;integrationofsubjectandobject
近些年来,素养越发受到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组织、经合组织、欧盟、奥委会等国际组织的重视。国内林崇德[1]、辛涛[2]领衔的团队将素养融入学生发展,更是掀起了我国素养研究的浪潮。面对国际教育改革和国内教育研究启发,我国体育学科研究亦朝着培养学生素养的方向发展,核心素养首先受到研究关注[3-4]。为能反映出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和核心价值,具有统领价值的身体素养受到业界认同[5],其中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8月10号颁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时,我国人民身体素养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10月25日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强调,“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自此身体素养成为衡量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标。
为能体现我国人民身体素养水平,科学的身体素养测评工具首当其冲,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6]“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指示下,我国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构建更为紧切。当前,国外比较成熟的身体素养测评工具得到国内学者的大量关注,但研究集中在某一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或专注于某一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结构模型与信效度分析,如生活护照、青少年身体素养评价工具等,缺少整体性研究;同时我国已有CAEPL(中国体育素养测评工具的简称)与身体素养元理论存在一定偏离[7]。处在理论论证与指标构建阶段的我国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未来发展[8],离不开国外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参考与借鉴。本研究聚焦全球6种代表性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共性,藉此为我国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构建提供参考。
1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简介
检索Webof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EBSCO数据库、中国期刊网(CNKI)等国内外主要数据库,其中WOS核心数据库、EBSCO检索主题词是“physicalliteracy”“assessment”“evaluation”“assessment”,CNKI检索的主题词是“身体素养”“体育素养”“评价”“测评”,共检索出外文文献336篇和中文文献45篇,筛除重复、主体不相关、综述类论文后,筛选出国外6种代表性身体素养测评工具。
1)澳大利亚身体素养标准(AustralianPhysicalLiteracyStandard,以下简称APLS)于2019年发布。APLS主要针对5岁以上澳大利亚国民,包括4个能力维度、30个能力要素和5个发展水平。其中,4个能力维度分别为身体、心理、认知和社交;30个能力要素分为12个身体维度能力要素、7个心理维度能力要素、7个认知维度能力要素、4个社交维度能力要素;5个发展水平为预基础水平、基础与探索水平、获取与积累水平、巩固与掌握水平、迁移与赋权水平,其中最高水平的迁移与赋权阶段的描述相同[9]。
2)加拿大身体素养测评(CanadianAssessmentofPhysicalLiteracy,以下简称CAPL)于2008年发布,在经过两次修订后的CAPL-2从身体能力、日常行为、知识与理解、动机和信心4个方面评价青少年的身体素养,借助10余万学生的测试结果,构建相应的常模参照标准,以开始(16%以下)、进步(17%~64%)、成就(65%~84%)、卓越(大于等于85%)4级标准评价身体素养水平[10]。
3)生活护照(PassportforLife,以下简称PFL)由加拿大体育与健康教育部于2011年负责研发。2013年9月加拿大3~6年级体育课程体系中增加PFL,同时7~9年级的PFL在线平台试运行。2017年9月加拿大体育与健康教育部再次发布覆盖幼儿园至12年级的PFL。此时的PFL从积极参与、生活技能、体适能、运动技能4个方面,以新手、发展、获得、完成4个等级评价青少年的身体素养[11]。
4)青少年身体素养评价工具(PhysicalLiteracyAssessmentforYouth,以下简称PLAY)由“加拿大体育为生活”(CanadaSportforLife)组织研发,2014年正式发布针对7岁以上青少年的身体素养测评体系,主要目标在于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身体素养评价信息和回馈,从身体能力、体适能、认知、体育活动参与信心4个方面,以初始、进步、胜任和精熟4个等级评价青少年的身体素养,能够帮助教师评价K-12学生的身体素养,改善学生学习,掌握身体素养[12]。
5)身体素养学习观察量表(RubricofObservedLearninginPhysicalLiteracy,以下简称ROLPL)由澳大利亚学者Dudley2015年研发,Dudley依据元认知理论、皮亚杰学习理论和学习成果观察结构的不同学习结果,从身体活动的能力、身体活动的规则和战术及战略、身体活动的动机与行为技能、身体活动的个人和社会责任4个方面,构建包括前结构、单一结构、多重结构、相关性、扩展概念5个等级标准的ROLPL[13]。
6)“身体素养旅行绘制工具”(chartphysicalliteracyjourneytool,以下简称CPLJT)由国际身体素养协会2016年发布,CPLJT涵盖动机、自信、身体能力、知识与理解,通过“不具潜力、潜力探索、潜力发展、潜力整合、潜力最大化5个非连续的等级评价,提供学习者藉由自我觉察与反思,掌握个人身体素养的状态,进而了解学习需求并调整学习进程[14]。
2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共性分析
2.1测评指标力求多维全面
身体素养是通过多维领域建构的综合概念,呈现出情感、价值、认同、信念等特质[15],如若某一身体素养测评工具只是以基本身体活动和运动技能作为测评指标,就会有违身体素养的整体性[16],毕竟身体素养是一个多面向的概念,涵括生理、心理和技能行为等面向的综合与连结[17]。早期的身体素养测评工具过于注重某方面的指标或运动技能表现或结果而受到批评,如利用TGMD(TestofGrossMotorDevelopment),通过McCarron神经肌肉发展(McCarronassessmentofneuromusculardevelopment)衡量身体素养,导致狭隘身体素养观[18]。
人是多面能力的综合体,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艺术天赋、认知敏锐度、创造力和技术操控等,根据上述任一或某些方面评判人的身体素养,都难以科学刻画出人的思维、感动、关怀、创造等特性,就如同通过身体形态或外貌特征评价个体的受欢迎程度和知识水平,就会陷入肤浅和不足的泥潭。因此,身体素养的测评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描述。
纵观上述6种身体素养测评工具,不管偏重客观量化评价的CAPL、PFL,还是注重主观质性评价的CPLJT、ROLPL、APLS,在测评指标的维度设置上,不仅仅包括身体,还包括生理、心理和技能行为,横向连接,纵向贯通,避免单一和重复,力求与身体素养的丰富内涵保持一致。此外,上述6种身体素养测评工具都已超越只是单纯发展运动能力的局限,甚至包括与身体活动参与相关的社会交往。如ROLPL“我能将我的社会学习经验从参与体育活动转向更广泛的生活领域”“我有很强的社交能力……”,从与社会的互动、与情境的关联等维度测评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养。也就是说,国外身体素养测评工具在刻画身体素养的多维度和人的多面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些多维全面的测试指标,使得各身体素养测评工具蕴含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得以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并随着时间推移得以考验和证实。
2.2测评方法注重主客一体
以往有关青少年学生体育能力的测评工具多是由外在测试人员根据测试青少年学生的外在显性表现进行“双外”测评,学生体育能力的高低受到较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凭自身兴趣选择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方式的面太小,部分学生对于“他人”设定的体育活动参与形式、内容、强度并不适应,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高分低能,低分高能”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双外”评价不但难以连接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学习生活,且限制了体育锻炼激发全人整体发展的机会,以至于有学者疾呼:“不能以传统、简单的线性的方法测评身体素养”[19]。需要有内在于个体的指标,维持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持续性[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