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核心 展开阅读

作者: 王芳

科学幻想小说以富有神奇色彩的想象,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更受到孩子们的青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幻类课文内容生动,情节曲折,带有浓厚的科学幻想色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就是一篇科幻小说,描绘了身处未来的孩子们的学习场景与感受,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立思考。整个故事充满了奇特想象,又富有生活气息,语言生动有趣,构思新颖,立意巧妙,很适合学生阅读学习。

一、紧扣文题,了解写作方式的不同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幻小说。常见的科幻小说往往是立足于现实,幻想未来。这篇课文却反其道而行之,立足于未来,反观现实。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的特点,才能够依据特点,指导阅读学习。

(一)探讨写作方式

文题总能带给读者直观性的思考与阅读的兴趣。出示课题后,学生会思考:“他们”指的是谁,“那时候”又是什么时候?学生初步了解内容,就会明白“那时候”指的是我们生活的现代,而课文开头出现的日期“2155年5月17日”,是发生在未来的故事。组织学生交流,发现课文和以前在课外读本中读过的科幻故事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探讨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文本是科幻类小说,作者采用了立足未来,反观现实的写法,用一本古老的纸质书作为线索,串起全文,以对话为主体,很新颖。

(二)自主阅读感悟

自主阅读课文是学生喜欢的读书方式,这样的读可以让他们沉浸在以读促悟、读中感悟的氛围之中,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采取读一读、画一画、品一品的方式,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了解科技的发展给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作者按照“生疑—答疑—思索”的顺序写作,层层推进。

(三)不同的发现

学生初次阅读,会得到多元化的感悟,例如认为玛琪不喜欢上学,讨厌机器老师,未来的学校和现在的学习方式不一样。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交流,使他们对未来的上学方式有初步了解,知道孩子们是在家里上课,由机器人单独授课等。

二、围绕核心问题,展开阅读交流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抓住主问题组织学生展开阅读探究活动。在《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的教学指导中,围绕核心问题“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阅读思考。

(一)探究书本的形态

“未来的课文是什么样的”是作者首先进行幻想与描述的。引导学生画出描写与未来的书本相关的语句“曾经有那么一个时候,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止不动”,未来的电子书是“不像他们通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顺序移动”。学生将这两处信息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与现在相比,学生使用的书本有极大的不同:静止的与移动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下移动的字幕,学生感受“移动的书本”。这样的幻想与描述带给学生神秘的色彩,引领他们进一步探究。

(二)了解学校

作者对未来学校的幻想也富有神秘性。引导学生画出描述玛琪心理活动的语句:玛琪“一向讨厌学校”“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以及她“很想知道那些有趣的学校是怎么回事”“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通过对这些语句的品读,学生可以体会玛琪的心理状态以及她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讨厌”“憎恶”到“很想知道”,从这些变化中感受她对过去学校教育的好奇,对在家里上课的“学校”厌倦。引导学生品读,感受玛琪对过去学校的想象。学生关联自己的学习生活,会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想象中的未来学校和现在学校的不同:未来的学校在家里,孩子们感受不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三)感受老师形象

老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所以教育离不开老师。作者对未来上学方式的幻想中,也对老师的形象进行了创作。学生阅读文本,找出对“机器老师”日常教学的描述,再体会玛琪感到奇怪的语句:“真人怎么会是老师呢?”学生把机器老师和现在的老师进行对比,体会“机器老师”的机械、冷漠,真人老师充满关爱,因而了解玛琪为什么憎恶所谓的“学校”,也感受科技的发展令人惊叹。

(四)了解授课方式

对未来学校学生是怎样上课的,作者的描述是:“视察员把机器老师调好”“在荧光屏上看到”“顺序移动”“机器里的地理部分调得太快了”“历史部分的装置完全显示不出图像了”。学生品读语句,体会机器老师授课的方式,再关联自己老师现在的授课方式,交流两者方式的不同,各有优点,感受到玛琪心中的好奇。学生交流对机器老师的授课方式会更充满好奇。

(五)对比学习效果

作业和考试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学生对自己现在的作业与考试方式非常熟知,引导他们阅读未来学校的作业和考试方式,他们会很有兴趣。抓住文中语句“机器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甚至需要视察员调好机器。学生把未来学校用机器做作业、考试的方式和现在布置书面作业、答试卷作对比,体会作业和考试方式的不同。

三、朗读品析,感受主体想象的巧妙

学生在自主阅读、圈画重点语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未来的上学方式和现在比有什么不同,展开讨论交流。

(一)朗读感悟对话

课文主要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主要人物的心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是由两位主人公托米和玛琪的对话引出,并随着他们的对话内容不断推进。学生朗读对话,能够更充分地把握整体。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体会两位主人公对话中玛琪生疑、托米答疑的功能,在形式上构成了呼应关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交流玛琪从托米的回答中知道了什么,从而感知玛琪认识和了解了过去的老师、书本和学校,也通过提问,表达了她对现在上学方式的态度。

(二)整体认识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自己圈画的内容进行梳理,从整体了解作者对未来学校的想象表现在多个方面:书本的形态、老师形象、作业和考试方式、授课形式等,这些有趣的想象,使学生对未来的上学方式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也更好地与现在的上学方式进行对比。作者对教育的反思,也在主人公对现实和过去的感受、想象和判断中凸显出来,引人深思。

(三)表格相助

利用表格可以直观地展示课文的脉络,呈现主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个表格,梳理作者想象中的未来学校教育方式和现在的教育方式之间的差异。学生阅读文本,选择内容填充表格。针对梳理的内容,小组交流。

(四)梳理写法

学生再次阅读文本,了解课文写法的巧妙:作者的幻想,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采用对比的手法描述。引导学生领会玛琪通过托米的回答,认识和了解过去的书本、老师和学校,也通过提问,表达她对那时的上学方式的羡慕。从两个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样就赋予了故事情节的思想性。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和学习方式的魅力,理解要发展科技的道理。对课文写作方法的梳理,帮助学生形成了对文本主问题“过去与未来的教育不同点”的认识,并由此展开想象和思考。

四、关联生活实践,引导大胆想象

爱幻想是儿童的天赋。列宁认为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科学家的许多发明创造最初都是从幻想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启迪智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一)问题切入

教师围绕“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关联课文内容,以“帮助玛琪解决烦恼”为切入点,想一想她究竟不喜欢未来教育的哪些方面,再想象一下“用什么方式可以解决”,进行科学幻想。

(二)出谋划策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述问题幻想科学的解决办法,组织交流。例如玛琪讨厌机器人老师的死板,没有人情味,学生幻想未来的机器人老师不需要操作调试,和真人一样和蔼可亲,是学生的好友,是知己,会和玛琪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交流,玛琪就会喜欢它。玛琪不喜欢机器人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给她做测验,致使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学生幻想未来有一种机器人,可以测试学生的爱好与心理,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授课与测试。如果玛琪回答错误,机器人会耐心地进行辅导,直到学会为止。机器人可以采用聊天、采访、播放动漫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授课与测试符合儿童的心理,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超越想象

教师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文本的描述,可以超越文本展开想象。这样的想象更具有启智性。学生想象:未来的机器人就是多个真人智慧的克隆,既拥有机器的聪明,又拥有人的情感,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可以有人工教学与机器人教学的最佳组合;还可以想象把机器人老师设计成像《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七十二变那样,根据学生的喜爱,变换成各种形状,学生就会非常轻松、愉快地学习。机器人老师根据学生兴趣的最佳状态输入学习内容,学生学得快。对学不会的内容,可以变换方式,用听音乐、看动画的方法帮助解决,使学生掌握牢固,避免了机器人老师重复性测试的枯燥无趣。大胆的想象带给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使阅读探究活动更具有活力。

五、写作表达,让思绪飘飞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结合的。学生阅读探究中得到的启示,获得的经验与方法,通过小练笔的形式书写出来,会使教学效果得到更有效的提升。鉴于文本是科学幻想类小说,符合儿童爱幻想的天性,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练笔的活动,引导他们展开幻想。

(一)视频引路

科学幻想的视频不仅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还引发他们对科技的思考,对未知世界的幻想与探索。教师播放一段科技发明的视频《神奇的椅子》,学生观看后了解未来的椅子功能多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二)引导入题

依据本课的学习,教师引导: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方便与美的享受。未来的床、课桌、汽车、房屋或者服装是什么样的?选择一个进行科学幻想,采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把它和现在的样子和功能作比较,写出神奇的特点。学生明确了要求,就会进入想象的情境之中。

(三)抒写奇妙

学生选择了材料,整理好思路,进行写作练习。教师提醒他们既要写出神奇的想象,还要注意渗入科学技术知识,这样的小练笔才更具有说服力。

(四)交流与欣赏

交流与欣赏是写作练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内容的完善、写作方法运用的提升。学生的习作完成以后,教师要针对书写情况,组织他们交流与欣赏,找出最具亮点的习作进行点评。例如一位学生幻想未来的汽车都制成大气球形状飘在天空,遥控器控制它前进的方向,既轻便又不怕堵车,还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这样的幻想集神奇性与科学性为一体,很有特色。另一位学生幻想未来的房子用纳米材料制成,既轻便又可移动,人们可以随便把家搬到自己喜欢去的地方,不必固定在一个村子里。这个想象也很有亮点。

总之,对于科学幻想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在课外读本中获得的阅读经验,交流对科幻小说的了解,通过阅读品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作者在想象中描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再联系生活实际,对未来的生活展开科学想象。学生在语言表达与思维拓展中提升了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彰显出科学技术的影响力,极大地促进探索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