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应用教学法研究
作者: 陆朝华电气工程专业是高校教育体系中非常热门的专业,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在传统高校教育中,很多教师会更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过程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学生无法真正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师应当正确认知学生实践与应用的重要性,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一、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应用教学原则
在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中,学生实践与应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把控一些教学原则,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注重实践职业化
在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应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实践的职业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首先,只有职业化的实践才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如果实践过于空泛,与实际工作缺乏联系性,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次,职业化的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高校学习中,学生距离未来的职业道路越来越近,而职业技能的提高也是学生之后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开展职业化的实践,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注重学生兴趣激发
在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应用教学中,只有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才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保障。从高校教学的现状来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对学习充满兴趣,很多学生会觉得实践课程非常无聊、枯燥,在学习中比较敷衍,甚至会出现逃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真正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在毕业之后没有充足的核心竞争力去开展职业道路。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实践过程的快乐,积极主动地投入实践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
(三)注重企业管理渗透
在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应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企业管理的渗透,从而有效加强教学质量。首先,企业管理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初步接触企业的氛围,包括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职级划分等,学生能够更适应企业的氛围,为之后的职业道路打下基础;其次,企业管理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与企业充分接触。比如教师可以实施校企联合教学,由学校教师负责教授理论知识,企业负责教授学生的实践技巧。通过企业管理的渗透,能够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的优势,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之后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在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应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首先,即使在实践教学中,理论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理论知识的指导,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师必须加强对理论知识教授的重视,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化教学,从而为实践过程提供有效指导;其次,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回顾之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再认知,通过实践做到真正理解、吸收理论知识,并不断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应用教学策略
在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中,教师首先应当整合课程资源,搭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校企合作等方式有效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整合课程资源,搭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应用教学中,教学体系的搭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形成体系的教学,才能够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当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的质量提供保障。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学校内的自动化、电力、灯光等资源,拓展实验课程,通过演示实验、设计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基础运用能力,并且初步认知电气中的各种设备和技术。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利用企业在学校内的渗入,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比如学生可以前往校外参加企业的科研项目、实训、实习等过程,对实际行业的经验和技术有所了解,认知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加强自身的职业技能。最后,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并完成,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可以作为学生毕业以后应聘的敲门砖。
(二)构建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实践充满兴趣,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对实践过程充满体验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到情境中开展实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正弦交流电路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正弦交流电路的应用范围,包括汽车的蓄电池、各类小电器、照明设备等。接下来,教师可以将正弦交流电路的运用作为情境导入,让学生结合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向量表示、稳态分析以及功率因数等方面,自主设计出生活中的设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实践充满兴趣,感受到实践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加强实践过程的体验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实践的参与热情。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加强实践指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普及于人们的生活,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教育行业而言,信息技术的普及也推动着教育模式的改革,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在传统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的缺乏,学生只能凭借理论知识的指导开展实践,实践过程的失误率较高。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加强实践指导,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开展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效率。
在二端口网络的连接及等效电路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实践操作的原理视频,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充分理解实践的过程。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通过多媒体播放实践的指导视频,通过慢动作、画面放大以及精细讲解,让学生正确理解网络连接的步骤,从而指导学生开展实践。
(四)搭建学习项目,开展项目实践教学
学习项目的搭建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传统实践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实践过程的理解和认知较浅,没有正确认知实践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项目式学习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搭建学习项目,开展项目实践教学,保障实践的整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电气设备维护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搭建一个完整的学习项目。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电气设备维护的需求分析,明确哪些领域可以运用到电气设备维护,以及电气设备维护的价值;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出电气设备维护的方案,结合理论知识设计出完整的、能够落地执行的方案。之后,学生可以结合自己设计的方案实施,并不断测试电气设备维护的效果,更改项目方案,设计出更完善的项目方案。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项目实践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提取知识结构并更换项目主题再次运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实施校企合作,保障企业深度融入
在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运用过程中,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够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环境,还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师可以与相关企业联手实施校企合作,保障企业的深度融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与企业达成合作,每学期定期送学生前往企业内部进行实习操作和学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组织架构,将学生分到不同的部门,由部门的员工带领学生共同实习。在学生毕业之后,企业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考核,完成考核之后可以优先进入企业工作。通过校企合作的开展,学生在企业中能够真正学习到职业技能,并且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六)虚拟仿真实验,有效提高实践效率
实践是加强学生认知的重要途径。但是在高校教学中,由于设备和场地的局限性,难以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实践。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开展虚拟仿真实验,运用EWB、Multisim等软件模拟实验,不但能够起到相同的实验效果,还可以有效节省设备和场地,让更多学生都能够完成实验。
首先,教师可以将实践操作的过程记录下来,并上传至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生成一套完整的实验流程,学生只需要在屏幕点击不同的元件将其组合,即可得到相同的试验结果。其次,针对一些校内难以完成的大型试验,教师可以利用PSD-BPA、Simuworks、PSASP等软件进行验证设计,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效率,还可以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完善评价体系,实施多元实践考评
在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应用过程中,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完善评价体系,实施多元化的实践考核与评价,充分发挥其指导价值。
首先,在学生实践的考核中,教师可以用实际操作过程代替理论实验考试,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并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设计答辩环节,以实践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等多元依据对学生进行打分。其次,在学生实践的评价中,教师应当拓展评价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互评。同时,在校企合作实践中,教师也应当引导企业负责人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价值。
综上所述,电气与工程专业是高校热门专业之一,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优势学科。在电气与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实践才能够真正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师应当合理把控实践教学的原则,并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