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作者: 赵彤

教育游戏是指以教学为目的,通过游戏这种教学手段,结合游戏的娱乐性和教育的严肃性开发整合的游戏。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英语教学逐步引入了教育游戏的概念,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利用教育游戏,打造趣味英语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游戏的形式增强英语学习的视听体验,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效率。

英语是一门单纯的语言类学科,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无趣,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缺乏英语学习语言环境的事实,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教育游戏顾名思义是教育和游戏的合成产物,通过开展游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成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将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中,一方面能够降低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排斥心理,另一方面教育游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大脑,进一步强化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中的优势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中的融入,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更多的也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游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概念,随着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推广,逐渐显现出了其独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教育游戏打造趣味英语课堂,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不高,结合教育游戏营造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学习积极性,展现英语语言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其次,参与教育游戏的过程也能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课堂教育游戏的设计融合了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用五种能力要求,看似玩游戏的表象之下,实际上学生完成了对英语学习运用的全过程。尤其是在游戏环节,英语作为游戏语言在游戏沟通交流中会被反复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灵活性。最后,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模式构建中的融入,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陌生会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斥着胆怯、抵触的学习心理。而在教育游戏的英语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频率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也大幅提升,师生双方对于英语学习的状态也更加柔和,有效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良性的师生关系中,进一步促进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

1.创设情境开展肢体游戏,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进行思考和学习,面对英语学习中的抽象化知识时,很容易因为找不到记忆方法,从而产生畏难、抗拒的抵触情绪,影响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开展肢体游戏,结合学生的思维记忆特点,给予他们更多的肢体和感官刺激,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形象思维记忆的方式,激发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肢体游戏开展的优势在于小学生可以通过肢体动作的记忆,条件反射地回想起所学的词汇或句型,以肢体和感官的形象刺激,加深对英语知识的记忆,同时肢体游戏也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改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情况,激发学习热情。

以三年级下册Unit4 Where is my car?为例,这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方位词on, in, under的运用,在warming up环节,为了吸引小学生关注这些方位词,可以创设一个情景,组织开展升级版“贴鼻子”肢体游戏,由教师先把游戏道具藏起来,然后向学生提问 Where is the card of nose?然后邀请学生练习用方位词进行回答。接着开启肢体游戏的正式环节,在黑板上画一张没有鼻子的人脸,然后同学两两成组,一名同学蒙上双眼,另一名同学用方位词up、down、left、right进行指挥,最终将鼻子放到正确的位置。或者在学习重点句型和词汇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朗读边做手指操,反复练习,将手指操和英语句型以及词汇完美的融合,加深条件反射记忆。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开展肢体教育游戏,能够以游戏内容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在肢体游戏中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英语学习,进一步提升英语学习质量。

2.组织竞赛开展竞争游戏,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生也有很强的好胜心。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组织课堂竞赛,开展竞争游戏,让小学生在“你追我赶”的竞赛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竞争游戏的应用场景更多的是英语词汇的记忆上,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死记硬背的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借助教育游戏,将英语词汇记忆融合在轻松且趣味性十足的竞赛游戏中,在竞争的游戏氛围中,小学生为了取得胜利,会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加深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同时也可以适度地设置游戏的奖惩,一方面帮助小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升英语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Unit2 Colours这一单元的内容时,重点词汇都是关于颜色的,诸如red, green, yellow, blue,black, brown, white, orange,pink, purple, grey等等,一次性学习这些颜色词汇,小学生容易混淆且记忆也不牢固。为了提升小学生对这些颜色词汇的记忆效果,可以组织一个竞赛游戏,利用多媒体设备随机展示颜色卡片,然后让学生进行抢答,教师提问:What color is this?学生回答对应颜色词汇并正确默写,答对则播放胜利的响铃,错误则播放沮丧的响铃,增加游戏的氛围感。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并对学生的抢答情况进行完整的记录,在游戏总结环节,对游戏环节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样的,对于表现略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带有奖惩措施的竞赛游戏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将枯燥的单词抽查环节转换成轻松的竞争游戏,有效提升了小学英语的课堂效率。

3.依托场景开展角色扮演,锻炼口语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英语教学更注重对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缺乏语言环境以及互动的场景,传统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反复阅读和背诵的方式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中的融入,将依托场景的角色扮演游戏引入到了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所谓角色扮演,就是依托在某一场景内,让小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场景中特定场合的对话交流。小学生为了顺利地完成角色演绎,往往会更加认真地记忆词汇和句型,进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锻炼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结合教材内容,依托教学场景开展角色扮演,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能锻炼小学生对英语运用的能力,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真正达到提升学习效果,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以四年级上册Unit5 Dinner's ready一课为例,为了强化小学生对各类饮食和餐具词汇的掌握,以及重点句型What's for dinner?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Would you like…的熟练运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依托一个就餐的场景,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由学生轮流扮演就餐人员和服务员。设定如下对话场合:服务员: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学生:I'd like a bowl of soup and a chicken.服务员:Anything else?学生:No,thanks.服务员:Here you are.角色扮演场景中,学生的回答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化,依据教材中的词汇内容进行自由选择,在角色扮演场景中的互动交流,能够有效地锻炼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要照着场景对话念对白,更要带入角色进行纯情演绎,让学生在享受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场景中尽情地体验角色扮演游戏,从而积极地展开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提升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4.借助软件开展电教游戏,拓展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在为了开展教育工作而开发的教育软件中,充斥着大量的电教游戏,以游戏的形式针对性地对小学生的各项英语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教育软件中电教游戏的开发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有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小学生学好英语知识,掌握英语相关技能。电教游戏大多为闯关模式,由易及难的整合所学的英语知识,并将新知识加以强化理解和记忆。分别在知识整理、重难点明确以及知识考查环节融入游戏元素,通过游戏挑战关卡闯关积累经验卡的形式,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加顺利地通过挑战关卡,可以借助教育软件中的基础知识提示包,供学生进行参考查阅,促进自主探究和学习。

在四年级Recycle2“元音字母在开音节中的发音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的学习中,涉及a-e/ /i-e/ / o-e/ / u-e/ /等元音字母的开音节,以及er/ /ir/ / ar/ /al/ /or/ /le/ /等组合字母,发音是否标准决定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借助英语朗读教育软件中的电教游戏,由学生自行设定跟读播音员角色,并在播音员范读后进行跟读,再根据软件的及时反馈和评分纠正自己的发音问题,进一步提升英语朗读水平。其中的闯关模式则是根据学生在每个关卡的学习成绩,判定其是否能开启下一章节的学习。同样的,在训练模式下,小学生可以在电教游戏中明确自助机读错的词汇和句子,并进行反复的调整练习,训练模式和闯关模式各有优势,合理地利用教育软件中的电教游戏,能够有效地拓展教育游戏的内容,丰富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知识储备,在电教游戏训练和闯关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5.划分小组开展群体合作游戏,培养团队意识

教学实践表明,在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群体游戏更受小学生的欢迎,在课堂教育游戏开展前,班级内部划分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群体合作游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群体合作游戏能够快速地激活小学英语的课堂,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育游戏中,提升教育游戏的课堂参与率。划分小组开展全体合作游戏可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组内异质更便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进行帮扶。而组间同质则是为了达到班级内部同步提升的教学目标。小组合作群体游戏的开展也可以结合竞赛游戏共同进行,两者有机的结合,能够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三年级上册Unit4 We love animals的学习中,为了让小学生熟练地掌握fish duck, pig, cat, bear, dog, elephant, monkey, bird, tiger, panda等表示动物的词汇,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动物猜谜语游戏,首先组内讨论动物的特征,并用英语进行表述,然后整合成谜面供其他小组的学生竞猜。以fish为例,可以说this animal no legs and a beautiful tail. It can swim in the water.或者elephant的谜面可以是It has heavy body and big ears. It has four legs and a long nose.?等等,猜谜游戏也是竞赛游戏的一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在竞猜中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集体荣誉感,符合小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模式构建中的融入,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对小学英语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寓教于乐教育理念重要的外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