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室”

作者: 郭玉芳

摘 要: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希望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之中。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灵成长; 自我开放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26-001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指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初中阶段开设的思想品德课中有许多内容是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如苏教版七年级有关情绪对人的影响,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关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八年级有关正确认识逆境、挫折等,如何让这些内容为学生播下心灵成长的种子,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初探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室”。

一、巧设情境,真切体验心理卫生知识

知识是社会生产生活经验的抽象总结,因而当我们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时,应尽可能地将其还原为生活,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过程。心理卫生知识本身来源于对人自身心理规律的经验总结,这些规律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心理活动中,并通过人的思想言行表现出来,如人的情绪变化规律,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等,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心理变化规律,必须通过巧设情境,给学生创造心灵体验的机会,让其对自身的心理变化有正确的认知,有了正确的认知,才可能对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有效地调节。

[片断一]七年级《走进情感天地》情绪变奏曲

情绪是多变的,每个人都要做情绪的主人,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这一内容学生若能领会,对其一生都很有帮助。教材中涉及的观点:“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面对同一件事,在不同情况上往往也会有不同的感受;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结果”,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规律,学生在生活中是深有感悟的,教学中切不可采取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应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如“2013年的冬天,我们这里下了几次雪,下雪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感受?北方人面对下雪天是什么感受?家里的电视正调到足球比赛,此时的你会怎么做?”这些情境创设,会让学生深刻领会:人的情绪是多变的。设计情境问题:“列举自己在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生活中一些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有的学生谈了学习中获得成功后会产生积极情绪,产生了学习动力,有的学生谈学习中遇到难题产生消极情绪,以至发展成厌恶某学科。

学生发言之后,会对这些心理知识有一个很深的理解,也就为下面“调节情绪”作了铺垫。积极情绪会产生积极的后果,生活中应该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二、倾听学生的心灵,做心灵的引导者

思想品德的教师在教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时,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是传授知识的教师,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心灵成长的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心灵,适时的引导学生自我成长。尊重是指教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学生平等,把学生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授课时要善于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讲真话,实话,做学生心灵的倾听者。

[片断二]八年级《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人人都有,中学生身上表现的较为明显。设计问题:“你有逆反心理吗?在生活中是如何表现的?”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心理体验,学生讲述的过程就是其宣泄情绪的过程,其实也有心理疏导的效果,教师应充分给予理解尊重,同时指出,有了逆反心理说明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但是这种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对待,发展下去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然后引导其说出自己当时的处理方式,引导其认识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

三、巧用“自我开放”给学生树立心理成长的榜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的方法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人格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的积极活跃的因素。心理品质的教育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坚强、乐观等。“身正为人师,德高为人范”,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坚持带着微笑去上每堂课,这样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另一方面应结合教育内容讲述个人的经历体会,给学生树立心理成长的榜样,这在心理咨询中称作为“自我开放”技术。

[片断三]七年级《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高雅的生活情趣对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如何培养起高雅的生活情趣呢?我讲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春天到了,看到柳树发芽、桃花盛开,我会觉得这是一件充满情趣的事,用相机拍下,发微信,与朋友分享,这会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心情的愉悦。“自我开放”的过程中也就是告诉学生每个人都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注意生活中美的事物。

总之,面对日益突现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思想品德课应当成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我们要用好课堂,让学生们都拥有健康的心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自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长期进行。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身的感染力,上出更精彩的课程,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室”。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三级)[M]民族出版社,2011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3

[3]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参考[J]陕西师范大学主办,2013.1—12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