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英语教学中的一课“三回头”

作者: 蒋海丰

摘 要:本文以优化学科教学、减负增效这一话题为切入点,结合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在“自主、灵动”的教育理念下所推行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和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及教育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理论,探讨了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 回头看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37-001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一命题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失去了旧知识的依托,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必然是机械的、死记硬背的,最终导致学习只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一理论与“温故而知新”如出一辙。为此,我校提出了“回头看”的教学要求。

所谓“回头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回头复习。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促新,以新带旧,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英语教学中坚持不断“回头看”,对于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实际的意义。

一、课堂“回头看”

在新课开始时,良好的导入能让学生分散的思绪变得集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情景或意境之中。我校提倡“回看入境”,导入新课。在新课开始的约5分钟时间内,教师由检查和提问旧知识开始,做好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回头复习的不仅是前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是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教师对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能检查并弥补学生旧知识掌握中的缺漏。同时,教师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过渡到新知识的讲授,这样可以自然地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如译林牛津版英语教材7上Unit5的阅读篇章为Halloween(万圣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中国的传统节日及谈论风俗,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从而带领他们联想对比西方相应的节日,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这样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集中到了本节课特定的学习任务中。

课堂教学过程离不开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个环节。对于结尾环节的处理,我校提倡师生开展“学情评价”。因此,课堂“回头看”也体现在每课时的“课堂小结”板块中。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重点难点,新课结束前约五分钟,教师利用课堂小结引导帮助学生把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对促进学生内化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种高效率的方法。回看小结可以由学生、教师或师生共同进行,让学生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明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课堂“回头看”也可结合授课需要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有机会复习旧的知识,从而在节奏明快,环环相扣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

二、课外“回头看”

对于每周所学,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接受获得的认知不同。往往越是学有疑问的学生越羞于向老师提问,这势必造成学生问题的堆积及学习自信心的下降。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本在双休日做好每周的课外“回头看”。内容为整理摘录一周的学习中作业上的典型错题以备复习时用。结合单元语法和词汇,我们带领学生开展单元思维导图的绘制,通过关键词的提取和连接,使思维可视化,培养学生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针对每单元的词汇,我们鼓励学生采用中英文混搭的方式进行单词串烧的编写,通过联想与创意,把新旧单词复习整合,如:我爱history,他爱geography,每天放学我们的hobby就是不停的写diary。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将零散的单词归在一起,便于学生记忆。

三、单元“回头看”

学生进入初二初三年级后,经过前面学年的学习,习得了一定量的语法知识。这些语法知识将会在今后的英语课堂学习中复现,很多会成为考点在英语中考试卷中被设题考查。但教学的实践证明,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相当数量的学生是难以一步到位的。基础知识的不牢固肯定会影响后续新知识的学习。

结合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易错点和该注意点,针对初二、初三年级每一单元教材编写的侧重点,我们从之前的教材中梳理出相关联的语法知识,引导学生不断回头复习,让学生在学习新教材的同时,对旧教材及语法知识进行回看。如:牛津8上Unit1重点内容为让学生掌握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使用。这里牵涉到学生对音标音节的掌握,此部分内容是初一学生入学重点学习,必须掌握的。我们在初二伊始,重新对此部分内容出题,作为单元“回头看”的要点。这种滚雪球式的反复复习,让学生把旧知与新学联系在一起,通过习题自测,新学激活了旧知,旧知启发了新学,学生做到了把知识融会贯通,消化理解,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通过教师这种有意识的复习反思引导,学生很好的将已学的知识进行了深化和内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的确,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加工由外部环境输入的新信息的过程。“回头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复习。学生通过“回头看”,复习由集中变分散。学生通过“回头看”巩固基础的同时,打通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了更为系统的认知,对知识逐步消化、深化和内化,最后就能输出、再创造。教师引导学生做好每课的“回头看”,让学生夯实好基础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最终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苏]瓦·亚·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二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姜正川主编.《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中国教育出版社,201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