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技艺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 葛明辉 束东华

摘 要:技艺文化教育是以学习技艺制作,感悟技艺文化为主要内容,并与其他学科教育有机整合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概括、创造等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关键词:技艺文化教育; 培养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98-001

我校从发展学校内涵出发,把技艺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加以建设,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开辟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一、科学管理,健全制度,落实技艺文化教育的保障

我校成立了技艺文化教育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教科室负责总体规划和研究工作,教导处负责技艺文化教育课程的正常开设。同时,建好三支队伍:技艺文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技艺文化教育骨干教师队伍,技艺文化教育课题研究小组,具体负责镇江市级课题《开展技艺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工作和《小手做出大智慧》校本教材重新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技艺文化教育的活动计划,提出具体任务、要求,负责制定一套考核检查制度,定期对全校师生开展技艺文化教育活动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总结,形成由上至下、师生一体的活动网络,以保证技艺文化教育特色建设切实有效的开展。

二、加强学习,专业引领,提高技艺文化教育的水平

首先,我校加强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其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专业引领。其三,开展技艺文化教育的研讨活动。定期举行同课程内容的教师集体备课、研讨会、研讨课、案例研究等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技艺文化教育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科研先导,提炼经验,形成稳定鲜明的学校特色

目前,我校已围绕技艺文化教育的特色建设,以《开展技艺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课题,进行研究推动。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开展技艺文化教育的途径、方法,促进学生借助技艺实践,发展其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学习能力。

我校还进一步研讨技艺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充分运用好《小手做出大智慧》校本教材,结合特色学校的创建思路,紧扣特色建设目标,在实践的基础上,研发和重修了校本教材,使其更符合特色建设的理念,真正体现出它的学校教育功能,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用课程。

四、主题活动,注重整合,突出技艺文化教育的综合性

技艺文化教育作为体现了我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已列入学校课程表,进一步规范了其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是技艺文化教育特色建设的主阵地,每位老师都能遵守教学规范要求,上好每堂技艺文化教育课。在学习技艺技能的同时,有意识有将其他学科教育内容与技艺活动有机地沟通整合,引导学生感悟技艺,抒发自己的活动体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还根据《技艺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制定各个阶段的活动计划,组织全校技艺文化教育活动。如分阶段定期开展技艺作品评比,现场操作比赛,优秀作品展览;开展技艺文化教育征文评比活动,优秀学生评选活动;开展班级“技艺苑”评比活动。

五、营造氛围,加强宣传,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目前,校园内走廊、楼梯间等墙壁都挂贴了优秀学生技艺作品、技艺项目简介等挂图、标语、宣传专栏,各班也将学生的技艺作品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成立技艺作品展览室,将学生优秀作品收集展示,在校园过道两旁设立技艺文化教育内容的标语牌,创设良好技艺文化环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还开辟橱窗专栏,定期介绍技艺知识、技能和名家名作,大力宣传在技艺文化教育活动表现优秀的班级群体、师生及其创作。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技艺文化教育的氛围。

技艺活动的开展,增长了学生知识,激发了学生艺术创作的激情,提高了审美情趣,培养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具体体现在:

一、培养了学生的良好道德与审美素养

学生每进行一次技艺活动,都受到一次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学生通过技艺文化教育活动,培养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如:学生制作吹塑纸贴画《桂林山水》,把桂林山水的秀、美、奇、绿等特点反映在塑贴画中,认识到大自然的美丽,受到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教育。其次,技艺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生制作作品时的精心构思,就是学生对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制作过程的精雕细刻,就是对事物和现象的反复认识,情感的深入展开;制作的作品,就是以“形”统一了人的真、善、美的观念。所以,学生在制作的全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地以作品为具体媒介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另外,我们也有意识地把技艺活动拓展成综合性的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进行剪纸《十孝图》后,我们开展了“谁最有孝心”的评比活动。再次,技艺活动发展了学生的审美观。学生的技艺制作过程就是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学生把对生活的认识,对大自然的情感,对未来的幻想和改造世界的设想,都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并带着这种情感认识,在制作中不时对周围的一切重新审视和理解,加以对比,从而进入审美的创造状态。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自身的审美思想范畴,而且使学生逐渐形成审美的思维模式。

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技艺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全新的、宽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氛围,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自主,怎么想就怎么制作,边动手做边思考,经过实践、思考、再实践,不断完善自己所想象的理想制作,思维空间大、自由。在技艺活动中,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大胆想象,进行创造性制作,在形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探索能力与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良好习惯

交往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机会偏少,交往能力偏差。而在技艺活动中,学生之间交谈、商量、活动等具有较多的自主性,人际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在活动时,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手,所有感官得到了充分调动,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改变了一些学生孤独、自私、自我封闭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技艺活动还促进了他们礼仪、文明、协助、合群、细心、耐心、卫生等习惯的养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