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作者: 何德友

摘 要: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实验课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合作、探究。因此,科学管理实验室,合理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操作,是一个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的素质。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 科学管理实验室; 有效提高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022-002

学校实验室的管理也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管理到位能为学科实验顺利开展铺垫道路,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贡献,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人才。基于此,我校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为了切实加强学校的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学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我校对学校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尝试性的工作,大胆创新,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就本人在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大家交流,希望为学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做一点点贡献。

一、硬件设施的管理与配备

教育部在早些年就已经颁布了两个文件:《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这对中学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一定的法规要求。这说明,国家对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十分重视,我们应该按照这些法规的要求去做,进行标准化配备。但是很多学校也有一定的困难,或者学生数目不多等一些实际,所以,我们还要从实际出发,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做出努力。

1.仪器与药品的管理要规范

实验室的食品与药品管理非常重要,除了按规定配备以外,还要对仪器、药品等的种类、规格及数量进行及时的登记,为了方便管理,我们对其进行分地方存放,而且编码记录起来,等查找时可以顺利的找到,以方便教学之用与保养。这些措施是对仪器、药品进行规范管理的标准。

2.仪器设备的配置要充足

学校不但要按照《标准》配备仪器、药品,还要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完善,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满足教学的需要。仪器设备是一些消耗品,学生多,班级多,所以在用仪器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损坏,为了不影响后面的教学需要,学校要对仪器设备及时检查,发现有缺少的要及时补上,建议学校专门拿出经费进行补充、购置,以满足实验要求。提前根据实验需求做好计划,填写“实验材料采购申报单”,让学校做好购买的准备,当需要之时及时补上,比如一些常用的消耗品:电池、绝缘导线、酒精、剪刀、橡皮泥、胶水、胶带、火柴、蜡烛、食盐、白醋、小苏打等等。当然,也有些生物实验需要做,我们可以提前饲养一些小动物、栽培一些小植物,比如小金鱼、蜗牛、青蛙、蚯蚓等。这些生物能满足学生观察的需求,养生物的水,里面有很多的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或者用来做微生物装片,能观察到微生物的繁殖,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实验能力

1.做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技能是在做中形成的,实验就是一种动手的训练,现在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动手能力一般较弱,经常会损坏一些仪器,而且实验是一种很严谨的技能,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特别注重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做实验时不要按自己的想法做,而是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做到实验操作要规范、准确。比如试管要轻拿轻放,烧杯烧过之后不要烫手,测力计不要超过一定的测量范围,酒精灯点燃与熄灭要按要求,不要用嘴吹灭等。通过这些仪器的使用,来提高学生的规范意识,强化安全意识。比如在实验之前我故意请同学们给老师帮忙,完成有些简单仪器的组装,在实验完之后,再进行分解,并把仪器分类放置等,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

2.提高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实验素养

做实验的目的不但要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实验素养,这是从技术到意识的升华。在实验中学生既学到了直接经验,实验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综合实验素养。这种素质是意识,包括实验设计意识、实验准备意识,学会分析数据与问题,能写出实验报告,具有一定的创新实验意识。为了有效提高这些素养,就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学会预习,学会记录,学会处理数据,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误差,并提出改进办法。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实验,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做实验不仅是巩固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取得实验的成功之时,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取得的数据与理论值一样就可以了,而是通过实验树立一种正确的实验观念,实验过程要科学,规范,养成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实验科学。“规范操作、尊重事实、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得出结论”,这是做实验的最终目的。

另外,做实验另一个目的就是能在实验中体验到做事要严谨,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态度。为了实验这一教学目标,我严格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在实验前要让学生做到实验室的仪器摆放整齐、有序,实验室的环境要整洁、干净。在实验进行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周密、严谨、规范,衣着整齐、认真,不做实验无关的事情,有课堂有记录、课后有检查、实验有报告、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清洁实验器具。这些都是科学家素养的真实体现,能做到这些要求的学生,就已经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了。

三、利用实验室功能对学生求实、科学教育与美的教育

实验室是学习指导的场所,更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场所。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他在实验时有一种自己是科学家的自豪感,那种科学的教育已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从而形成一种科学美的意识,让他们喜欢实验,喜欢科学,享受到实验的美,从而形成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念。

1.美的熏陶

实验室里的陈列,实验用的组合,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而成的,这些设备静静地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一种实验的冲动,被它的美所吸引。在实验过程中,从烧杯里冒出的不是气泡,而是实验的成功在向学生祝贺,是劳动的结晶。这些都给学生以美的教育,让他们喜欢科学喜欢实验。

2.追求实事求是

实验讲的是实事求是,而不是为了保持与教材的结果一致而在编造实验与拼凑实验,如果是这样,实验就毫无意义而言了。所以,我在实验教学中,只是让学生根据要求去做,而不是把固定的、正确的实验结果强加给学生,无论你做的是不是准备,无论你得出的结果与理论结果有多大的差距,你都要真实的记录,我们要尊重自己所得出的这一事实,如果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找出问题出现在哪里,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实验室的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获取知识与实验技能上,而且实验室的环境、实验过程、方法的运用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因此,实验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铧.如何抓好实验室管理中的重点环节[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0(08)

[2]项韶洲.关于中学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3]梁益平.试谈中学实验室的管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4(10)

[4]齐智才,王伟.中日小学科学教材中生物实验的比较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5]孟令红,角屋重树.中日小学科学课程与学力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