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捕捉阅读生态课堂的契机

作者: 沈朝香

摘 要:幼儿园的阅读课堂是师幼生命成长的最佳生态园地。要让幼儿园的阅读课堂成为一个生态园地,就应该是幼儿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活动。体验,是幼儿感受、想象、感悟等心理过程对阅读对象的激活与投入,它使幼儿进入“主客融合、物我同一”的理想境界,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与作者的生命零距离的接触,感知到生命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幼儿园; 阅读; 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093-001

幼儿园的生态阅读课堂应该是怎么样的?它应该是师幼生命成长的最佳生态园地。对幼儿来说,课堂上阅读学习最好的阳光、水分是什么呢?应该是幼儿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活动。体验,是幼儿感受、想象、感悟等心理过程对阅读对象的激活与投入,它使幼儿进入“主客融合、物我同一”的理想境界,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与作者的生命零距离的接触,感知到生命丰富的内涵。可以说,在充满体验的世界里,阅读课堂教学是生命化的,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这样的课堂称得上是生态课堂。那么,如何多渠道捕捉阅读生态课堂的契机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择生活化内容,提供阅读保障

陈鹤琴先生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这句话迁移到我们的阅读活动中,可以理解为生活中凡是孩子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能成为阅读的材料,也就是孩子生活化阅读。生活化的阅读,我理解有两种含义:一是以幼儿的生活为阅读材料,孩子阅读的是身边所经历的一件事的过程;另外就是从幼儿阅读的图书中引发孩子的生活体验,这种阅读会使孩子们在阅读活动后,在生活中迁移书中的道理和经验。由于幼儿时期生活经验多于知识经验,感性经验多于理性经验。因此,教学内容选择的生活化是引发幼儿阅读兴趣和发展潜能的重要资源,也是创建生态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如我们选择了《没有不方便》,内容主要涉及幼儿阅读绘本中细微的表情、行为变化,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来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关心接纳残疾人的情感。再如《逃家小兔》,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还有《子儿吐吐》《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阅读内容,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化的阅读内容为幼儿的阅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运用直观教具,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根据阅读的目标和要求,从阅读的内容出发,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实物的操作,模型的演示,图片的展现等进行直观教学,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使幼儿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领会阅读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措施。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收集、自制等方法展示新颖的教具,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例如在阅读活动《皮皮鼠吃跳跳糖》中,准备形象可爱的、场景逼真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头饰等教具,让幼儿通过看课件、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在讲述故事后,让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头饰,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进行表演。有些难以表演的部分,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经过老师的引导,发现幼儿都非常愿意扮演各种动物,还会创编一些简单情节。可以说表演活动也是阅读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表演活动中,拓宽了幼儿的思路,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大大增强了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发展能力,加深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创设课堂情景,发展阅读思维

课堂情景教学,就是让幼儿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某场景,设计并阅读内容。比如《没有不方便》,我和孩子们一起来阅读图书,在共同阅读中,我用小男孩的话作为引语,引发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发现,果然孩子们七嘴八舌纷纷说着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发现,我再让他们试着揣测小男孩的内心感受,并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和表情表现……图画书中的诗意美与孩子们自己的发现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再如《逃家小兔》,让幼儿能用“如果……就……”的句式完整表述兔妈妈和兔宝宝间的对话,在情景中让幼儿猜猜议议,理解和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大大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为幼儿阅读图书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阅读想象

采用电化教学手段,能促使幼儿较快的掌握阅读知识,开阔视野,展开想象,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电化教学的魅力所在,不仅是直观形象、光色绚丽和悦耳动听,还能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能造就想象的空间,培养幼儿的思维、创造能力。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我们把图书制作成了PPT,幼儿在电视里感受着鳄鱼为什么怕牙医,牙医为什么怕鳄鱼的情境,通过启发性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幼儿学习时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达到了预计的目标。

五、运用形象化语言,培养阅读习惯

在日常阅读活动中会看到这样一幕:有的孩子打开一本书以后,忽的一下翻到中间,又忽的一下翻到前面,有时中间还跳过几页,这样常会遭到成人的非议,导致初萌的阅读火花在大人训斥中被熄灭。这是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跳跃性的特点,幼儿思维常常呈现出一种无序化状态。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时机指导幼儿有序地翻阅图书,让幼儿观察图书的结构,知道每一本图书都有封面、封底。为了便于幼儿理解,可让幼儿把封面比作前门,把封底比作后门,中间就像是一间小房子。看书时,先把前门打开,然后走进小房子里去看故事,看完了把后门关上,有了这样生动形象的看书方法,幼儿就不会出现乱翻的现象了。其次,要让幼儿按顺序从前向后一页一页地翻书,知道图书的页码数字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图书中的故事情节是按开头、发展、结尾的顺序进行的。在指导幼儿翻阅时,教师讲一页,幼儿翻一页,讲到哪儿翻到哪儿,让幼儿直接感受画面与教师讲的故事之间的联系。

如果说幼儿是棵幼芽,阅读生态的课堂就是孕育生命的温床。幼儿在生态课堂里享受着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我们在打造阅读生态课堂的过程中,要不断改善和完善课堂生态系统,努力建立平衡的课堂群体生态,使师幼融合到时代的脉搏中,让幼儿在阅读生态课堂里茁壮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