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本教研中成长

作者: 陆莺英

摘要:园本教研是以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实际工作,有效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为目的。园本教研有不同层面的教研,形式也多种多样,本文中所述的是年级组的教研活动,在组内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究、教学沙龙、活动展示等形式,来提高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以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实效性,从而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及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园本教研;年级组教研;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00-001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针对自己的实际条件,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的总称。园本教研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园本教研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下面我结合实例,谈一谈我们幼儿园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的一些举措:

一、集体备课——提高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才有可能给孩子一个有效学习的环境。要把纸上的东西变成可操作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认真的研课、磨课,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幼儿的学习活动才会更有意义。而每周的集体备课则是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磨刀石。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讨论活动中各抒己见,以求得较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在开展集体备课之前,我们的老师就已经对自己下一周的活动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熟悉和研究,我们称它为“一备”,在“一备”中大家对每个活动的活动准备、层次环节、问题设置等都仔细推敲,寻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疑难点;集体备课就是对活动的第二次备课,我们称它为“二备”,我们在二备时,大家各抒己见,抛出“一备”中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的各种方法,并再次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活动环节进行梳理,尽量使活动完整化;同一个活动设计,在每个班开展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集体备课之后,老师们还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进一步细化活动,这就是“三备”了。正因为每个班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我们在集体备课中也常常会对同一个活动设计产生不同的想法,而大家又不知道这些想法到底是否合适,为了验证这些想法的可行性,我们就积极开展分时段轮流执教法,例如在科学活动《制泡高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先探索瓶子冒泡的奥秘,再引申到探索其他物品;另一种认为,先让孩子发现物品在水里会冒泡的现象,再用瓶子做实验。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于是我们就先在两个班中进行试上,先上的教师把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体会到的不足传达给后者,然后一起寻求解决方法,后面的几个班级就及时调整活动方案,争取教学的最大成功。通过这些磨刀工作,我们感悟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准备程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同时更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二、专题研究——强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实效性

近年来,我们针对新课程实施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立教研专题进行研究。例如我们中班组针对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幼儿歌唱教学初探》的专题研究,并围绕专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组内的每位教师在研讨中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找到了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教研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到了几个“多”:

(1)一课多研

我们开展“一课多研”、“一课多谈”活动的成果是显著的,例如在《幼儿歌唱教学初探》的专题研究中,我们设计出了“敲小鼓”、“皮鞋嗒嗒响”、“懒惰虫”等有效的音乐歌唱教学活动,并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如歌词是描述性的内容,我们采用图谱填空式;如歌词是叙事性的内容,我们则采用故事式;如有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歌,我们就采用整合式等等。

(2)一课多上

同一个教材,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自身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法。我们组的骨干教师能大胆跳出原有的方案框架,积极尝试开展“一课多教”活动,例如在《问答歌》的教学中,杨燕老师就提出老歌新唱的设想,用“吉祥三宝”的音乐来唱,将流行的元素加入到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沙龙——加强教师学习的互动性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更要加强自我学习,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及时更新自身陈旧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组为了发挥每位教师的能动性,尤其是骨干教师在教研能力上的优势,做好带头辐射作用,采取教学沙龙活动的形式,请每位教师当一次主讲人,根据我们的教研专题,寻求有关歌唱教学的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文章,并设计环节和问题,使本组教师在学习的同时开展话题讨论,使参与沙龙的教师产生思维的碰撞和语言互动,使教师共同领悟音乐活动的教育精髓和教学特点,比如在老师主讲的沙龙活动:《幼儿园歌唱教学的几个要点》中,对歌唱教学过程提出了新的认识,如要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从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要在教学中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态度等等,用具体的事例帮助教师分析其中的指导策略和教育行为。老师们也坦诚阐述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教学沙龙的辐射作用就是体现在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并能在其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展示活动——注重教师发展的整体性

“汇报课”、“评优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展示活动,给了老、中、青三代老师分别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舞台,同时为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组教师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不管年龄大小,每位教师都是积极参与、认真准备,青年教师们面对心中的疑惑向有经验的教师悉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则毫不保留、热心帮助,体现着老师之间温馨的同事情感和热烈的研讨气氛。就在这互帮互助的氛围里,教师们的教学素质正在悄悄提升,展示活动呈现出老师们不同的教学风格、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进步。

只有立足于本园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切实可行的研究,才能有效地将新的教育理念在实践层面中真正得到落实和具体体现,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水平。

上一篇: 播撒阅读的种子
下一篇: 细节中寻找精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