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式学习中探究天气变化
作者: 孙国红摘要:小学科学课要抓住学生特点,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小制作、小游戏、小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天气变化;培养关注天气,关注气候,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科学探究;小制作;小实验;小游戏;科学素养;保护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0-046-00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冰川退缩、极端天气气候增加、雾霾沙尘暴的频繁出现、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与天气有关的词汇已成为大众热词。全球变暖也正危害着我们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关注气候,关注天气,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更是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
在小学科学课程里设计、编排了许多有关天气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小学生了解天气知识,关注天气变化,建立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那如何把枯燥的天气知识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关注天气,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呢?
在教学中我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抓住小学生好动、好新奇、好胜、好学的年龄特点,精心选择和设计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探究中体验天气变化的神奇奥秘,从而关注天气,关注气候,建立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良好意识。下面就来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小制作来体验探究天气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因此,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小制作是最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如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方向标,利用方向标来测量方向。
1、方向标的制作方法
(1)材料:吸管一根、硬纸板一张、大头针一个、带橡皮的铅笔一支、透明胶带、剪刀等。
(2)制作步骤
A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B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合适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
C把箭头、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D用大头针穿过吸管的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一个方向标就制作好了,学生先在校园中寻找合适的测量地点,用指南针确定妤方向,再用方向标来测量风向,感受风速,方向标的使用为学生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还会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利用小游戏来体验探究天气的乐趣
游戏活动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它把“新”、“奇”、“趣”集中于一身。它的主要特征是把有关天气的科技教育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到科学课的有趣,扩大小学生的气象知识,促使大脑和双手结合,使小学生善于脑手并用。如教学《降雨量的测量》一课中,在认识降水量等级表时,设计一个“天气预报”的小游戏。游戏规则:选一人当预报员,其他同学听预报边做动作边说出不同等级降水量的范围值(小雨边拍肩边说雨量小雨5毫米、中雨边拍腿边说雨量在5.1毫米至15毫米之间、大雨边鼓掌边说雨量在15.1毫米至30毫米之间、狂风暴雨边跺脚边说雨量在31毫米以上),随着雨量的增加,力量相应加大。先自己拍,再三人一组拍,给30秒时间思考一下如何协作,再做一次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学生通过动作、声音的大小感受到雨量的变化,通过数字来描述雨量的大小,一下子就进入了探究的情景之中,较好的培养了学生主动的、有目的的关洼天气的意识。 游戏的形式很多,具体随内容而定,但不管是什么形式,游戏一定要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服务,不能游离教学目标之外。
三、利用小实验来体验探究天气的乐趣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验也是小学科学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有关天气现象的这部分教学内容中,就有很多通过实验让学生来了解天气现象的。如在教学探究自然界风的成因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准备的实验材料有:实验箱、蜡烛、火柴、蚊香、毛巾,另有一张记录单。实验步骤: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左侧;点燃蚊香放到实验箱左侧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蚊香放在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熄灭蜡烛。实验中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当燃烧的蜡烛放在右箱,使右箱内的温度升高空气变轻,左箱内温度相对较冷,于是冷空气就流入右箱形成风。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成风的。由此总结出实验结论:空气流动形成风。
小学科学课本中还有许多天气现象,也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如雨、雾、冰、雪、沙尘暴等。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情景,发现和体验天气现象及变化,学会对大量的信息分析和判断。在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动口,动眼,动脑,多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除了以上这些体验学习的模式外,还有科学小调查、访谈、参观、观察、利用现代技术录音录像、表演剧等等。都可以运用体验式学习方式来探究。天气变化这部分内容的教育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方法,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对学生所体验的科学内容加以理论概括、升华提高。教学以学习者学生为“中心”,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不只停留在有趣和感受阶段,而是逐步掌握有关如何去学习的方法,形成一种主动的学习态度,并能运用到各自的学习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