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作者: 常秀珍

摘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的一种表现,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策略。这一环节能够检测学生自主预习效果,检测听课的状态以及听课的效率,提问提升和优化提问质量能促成教与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学习;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28-001

虽然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各自有各自的任务,但是他们互相具有一定的联系。老师通过提问,学生通过回答配合老师讲课。所谓互动就是老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路,从而实现思维的跳跃过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有趣而奇妙的学科,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有效提问,凸显提问的优化与提升问题的价值。

一、化学课堂优化提问的几种方法

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关注学情,认知学生已经掌握和课堂学习中需要提升之处,从而让提问有的放矢,目的明确。

1.创设情境提问,联系生活有兴趣

化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老师务必要抓住这个特点,在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提问,优化提问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来说,老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可以进行生活例子的引入,通过提问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知道,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才会更加集中,因此为了确保提问的有效性,老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子,通过开门见山的提问方式来引入新课。如老师在教《酸》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以拿着一瓶家里使用的醋以及一些家里生锈的东西,比如铁钉之类的,老师可以提问学生铁钉生锈了怎么处理?家里的菜刀生锈了怎么处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自己的看法,然后把铁钉放入醋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铁锈慢慢消失了,由此引入了酸的一些性质,同时也教会了学生们一些日常知识。

2.有针对性提问,目的明确有方向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下,提问只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老师总是会习惯性地提问学生“这个大家懂了吗?”“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原理吗?”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只是沉默不语,整个课堂变成了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因此,老师切不可泛泛的提问,而是要针对性的提问,通过提问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懂得解决这样问题的意义。具体来说,老师课堂提问时,提问的内容要具体,与教学内容相关,从而才能引发学生思考,老师应该充分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例如讲到水解时,一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能发生水解,比如土豆中含有淀粉,而淀粉可以发生水解,针对淀粉水解可以提问以下问题①当淀粉完全水解时,用什么检验?②当淀粉部分水解时用什么检验?③当淀粉没有水解时,用什么检验?④如何将水解原理运用于生活与生产?这样的提问直指教学主要内容与学习重点,组织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学重难点,获得教学目标的达成。

3.有启发性提问,提升探究的能力

在优化提问方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一些启发式的提问方式,要知道老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教授,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所谓启发就是引导,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所以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目的是让学生开动思维,那么问题就要开放一些,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推理、证明、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习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总结规律的方法。这样学生今后遇到相应的问题就能运用这一规律去解决了。如在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教学时,我们提出问题:这一实验的原理依据是什么?在实验中要注意哪些方面?在验证其性质中我们还可以有哪些方法,如何合理设计验证实验?启发式提问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并能获得新的思考与探索。

二、化学提问优化要注意的问题

优化提问某种程度上就是让问题有效,能够激起学生思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情感和能力。因此,使得问题得到优化,我们还要注意一些设计的问题。

1.把握深度,不要难倒学生

我们对深度理解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也是要拿捏得当,所提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如果太难的话,学生会望而生畏,结果反而适得其反。例如先将15克含有氧化铜,氧化亚铁,碳粉和锌粉的黑色固体混合物溶于50克未知浓度的稀硫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杂质3克,问杂质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各可能是多少克?这样的问题具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学生对各种可能有的反应都要想到。这样的问题就可能没有效果需要优化。

2.把握梯度,注意循序渐进

学生在化学学习时,首先了解的只是一些基础的知识,或者是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日常规律,往往只是一知半解,慢慢才过渡到复杂的知识,然而老师有时会忽视这种现象,以至于临时想到什么问题就提问,这样反而对学生没有益处,例如学习离子时,慢慢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写离子方程式,这样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能够把知识框架更加系统的引导给学生。

3.把握区别度,体现分层教学

不同学生要不同对待,即使是在同一个课堂上,大家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程度也不同,老师不能用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如我们课堂的提问,实验的操作与结果分析都可以关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在原理的基础上有收获和提高。不要出现问题简单优秀学生不想回答,问题偏难,让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学生去答。

另外,还要注重评价方式,我们的素质教育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而教育的,我们要鼓励每位学生能学会学;要耐心的引导他们,要肯定他们的努力,让每位学生都做最好的自己。

总之,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让提问有质量,达成问题的优化,就需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状况设计问题,难问题分解着问;复杂问题简化了问,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问题思考中有所得,有提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