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者: 江枫摘要:探索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理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改革教学策略,开展有特色的科技活动。
关键词:科学;探究; 能力;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38-00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这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亲身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因此探究式科学教育,对推进学生普及性自主科学特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运用发现教学理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对一些事实(事例)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的理论。发现教学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和探索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搭支架》一课时,先让我们每个小组成员互相配合用纸棒搭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支架,并先预测各种支架的稳固性。接着,我让学生将各种形状的支架往两边拉拽,探究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变形、最稳固,来验证刚才的预测与实际是否相符?通过实验大家一致发现六边形支架、五边形支架、正方形支架稳固性不够好,三角形支架稳固性最好。接着要求学生思考:对于不稳固的支架,如何使它变得稳固呢?学生们根据之前的实验结论,对六边形、五边形、正方形的支架进行了改良,用加横梁使之分解成几个三角形的方法增加其稳固性,并获得了成功,学生显得异常兴奋。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自主发现规律、寻找方法、探究思路、解决问题。因此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二、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面前,就算有《十万个为什么》也无法对他们的疑问一—作答。小学生常常会因为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传统的教学十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对于一些概念和基本原理层层揭示,步步把关,教师几乎是把知识咀嚼得细细的,才喂给学生,生怕学生消化不良。特别是有的教师还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也都不厌其烦的一一解释和交代。老师这样“精耕细作”,学生还会有什么问题呢?剩下的只是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完成作业罢了。试想,学生心目中没有问题,又如何去培养其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呢?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置疑问。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映。巧妙的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心里产生问题。例如,我在教学《折形状》时,刚开始上课就拿出4枚鸡蛋,并表示老师会“轻功”,能站在鸡蛋上,而且鸡蛋不会破损。很多学生不相信,主要原因是他们没学习过薄壳结构,对我能成功站在鸡蛋上感到疑惑,激发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为我后面讲形状的不同对承受力大小有着很大的影响,提供良好的契机,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起来就比较轻松有效。
2.设置障碍。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设置障碍,造成一时的困难,也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研究知识。如在教学《影响蒸发的快慢因素》时,课的最后,我给每组学生发了一个装满水的烧杯,让他们开动脑筋,用学过的知识想办法让烧杯里面的水最陕蒸发掉。他们有的用风扇吹,有的用酒精灯加热,有的干脆直接把水倒在地上再用风扇吹……人人动脑,个个动手,群策群力,想方设法研究探知,这正是老师预想的目的。
3.善做游戏。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寓科学教育于游戏中,让学生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是符合他们的天性的,备受学生欢迎。在教学《变色花》时,我通过小魔术,使原来一朵白色纸花瞬间变成了花红叶绿的彩花,学生们都惊讶不已,对下面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迫不及待想知道原因,并动手去变一回魔术。通过科学游戏,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科学,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
三、改革教学策略,开展有特色的科技活动
我们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不能只靠科学课堂上的学习,还要充分利用科技活动这个阵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热情。
1.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开拓学生的视野
利用课内外小组活动时间,定时定点播放科普录像片,介绍基本的科技常识、实验过程和科技创造发明的技巧,让学生真切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开展校园环境建设中的科技特色
如校园“小气象站”、科普种植园、科技活动室。这些都彰显了科技教育的主题,营造了浓郁的科技氛围。
3.学校科技活动小组坚持常年开展活动
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总之,我们要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足够的认识,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