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另一扇窗

作者: 鲁德峰

摘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前辈谈过了,而且谈的很多。但我发现很多都是分析学生,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而我们更应该谈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54-001

在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同样也要让教师有兴趣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没有兴趣很难学好数学,教师没有兴趣也就很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如何建立这个兴趣则显得更为重要。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小学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目光放得更远更高一些,真正把自己放到一个教育者的高度,真正理解为什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更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数学会影响学生今后的言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一个人,如果不是以数学为终身职业,那么他学的数学就不只是表现在他能解多难的题,解题有多快,数学能考多少分,关键是他是否能真正领会数学的思想,数学的精神,是否将这些思想融会到他的日常生活和言行中去。它能给人以发明创造的精神和谨慎谦虚的态度,能够激发人们追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更能锻炼和发挥人们独立工作的精神。

二、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上责任重大

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始具有不稳定性,兴趣忽高忽低,特别是获得好成绩,或受到老师、家长表扬鼓励时,能一下子激起浓厚的兴趣,但当遇到挫折或障碍时,学习兴趣又减弱,因此,兴趣不能持久稳定。但是小学奠定的对数学的态度将影响到他初中、高中甚至更长时间,小学教师如果不能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将会对他今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新颁布的《标准》也要求教师不能把数学只当作知识来教

传统的课堂教学忽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已经暴露出很多缺点。正如前苏联的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这些阻止了他们全力以赴的学习。”现在,新颁布的《标准》总体目标明确指出:教学目标要真正做到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整合,其中第四点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如何才能真正把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落实到实处,并持之以恒呢?

一、教师自己要深入学习,真正体会数学的魅力,自己先喜欢它,了解它的美

从古希腊起,人们就把数学看成一门艺术——思维的艺术和抽象的艺术。经过思维的净化,她展现了一切艺术的共性与本质。但是,数学之美是看不见的,它是隐藏在大众的视线之后,所以常常被忽视。数学的美是深刻的,它已融入到所有的艺术之中。另外,数学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特色的思考方式:抽象化、符号化、最优化、建立模型等等。这些思考方式的经验构成数学能力。这是当今信息时代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智力。它使人们能批判地阅读,辨别谬误,摆脱偏见,估计风险,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活于其中的充满信息的世界。

二、教师要转变对自己的评价,学校也要转变对教师的评价

由于客观的原因,分数的评价在小学也不能完全摒弃。但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能正确对待这个评价,分数并不能公正的评价你的付出。当你确定了自己的教育目标,并能正确的做到了合理的教学安排,哪怕你的班级成绩不是很理想也不要放弃。学校对教师的评价,除了量化的分数评价之外,应作出更细致的评价措施,让教师的努力能得到学校的肯定。

三、教师还要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运用一切积极的因素来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在活泼的气氛中引发兴趣

孩子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在数学教学的导入环节,要注意趣味性。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他们会对新异的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推动他们去观察、思考,调动积极性。教师要注意保护和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兴趣。

2.自学互学,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

蔡元培认为:“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等到学生实在不能有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当学习的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自学,去思考,去交流尝试的结果。这样就能很好的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不能理解、有困惑的学生也能在小组的合作和交流中使困惑得到解决,有恍然有得的快感。这对于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

3.实践应用,在游戏中感受乐趣

传统课堂的教学,学生听,老师说,机械重复,单调乏味,学生很难感到乐趣。在教学中,要注意穿插游戏和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气氛中得到提高。还要注意让学生感受到学到的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赞扬鼓励,在愉悦的气氛中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愉悦和谐的课堂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要注意用手势、眼神、动作、面部表清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

数学在人类文明中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的力量,作为小学教师,一定要深刻理解它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理解自己从事的教学是如何的重要。数学教师一定不能把数学当作一种知识来教授给学生,应该把数学上升到一种文化的高度来教学,这样才能始终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不是只教学生做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