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 刘连翠

摘要:学校的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一习惯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培养孩子们动脑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娱乐轻松的氛围中去学习,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56-001

新课标提倡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孩子们课外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改进。特别是一些需要动手能力方面的问题,更需要大家的团结合作与更新。由于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原本比较枯燥无味的学习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提高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经验,培养了学生动手和自理能力。

随着教学课堂的丰富多样性发展,需要动手的地方也变得多起来:如美术课上的剪贴画制作,劳技课上的飞机等模型的组装,语文课上的调查研究,信息课上的电脑制作等等。从素质教育的发展模式来说,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对孩子们的学习也是一种促进。

一、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教学中更需要适时体现。

小学生有很多好的学习习惯值得表扬,如课前预习,独立解决难题;上课认真听讲,不说悄悄话;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并复习当天所学知识;业余时间喜欢看书,喜欢独立思考问题,不懂的就问;特别是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意识值得提倡,比如有些小学生喜欢做一些小制作,不断地学习改进,甚至能够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这都和他们喜欢动手的好习惯分不开。

小学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现在的小学生能够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是很不容易的。比如在语文课上,有些学生就没有记笔记的好习惯,总是等老师让记的时候才动笔,学习上很是被动。在上三年级语文课时,班上有一位同学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他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但默写时却不及格,我很是奇怪,原来他不喜欢动笔,别的同学会去写,去练,而他更多地停留在说上,久而久之很多字不会写,写作文时无从下手,可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从当前学生学习的现状来说,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优化现代教学课堂

现代教学课堂的走势提倡师生之间互动互助,生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重视学习个体的参与度,以便于认知情感、技能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让学生和老师能够共同参与到课堂环境中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为此,教师需要转换角色,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大胆创新,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上《珍珠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珍珠鸟,然后再为珍珠鸟配音,许多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们在自己的作品前,结合课文内容叙述了珍珠鸟的习性,让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看,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多么有魅力呀!

在优化现代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对课堂组合进行优化,有了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做指导,对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俗的说,就是树立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此时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非常关键,通过教学互动活动,手脑并用,方可提升学生科学思维,洞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积极提高学生素质

从大部分学校来说,现代教育更多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上,从一定程度上讲,应试教育是一种知识应变能力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是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过多地涉及,只是单纯地教与学,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也累,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则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但要学习课本知识,还注重课外知识的灌输,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动手,自己寻找发现答案,增强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外,课后更多地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这时工具书就成了学习的好帮手,在借助工具书的时候,可以独立解决很多难题,即使没有老师在场,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自学效果。其中有很多的动手操作活动,如阅读中做笔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写心得体会以及通过电脑查阅相关资料等。我在教学新的一课时,常常让学生先预习:把书上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注上拼音;相关人物信息自己查资料用笔记下来;熟读课文内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习起来也不是那么困难了,综合素质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只有让学生唱主角,注重自我学习,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四、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远之计,要有一定的决心和毅力

长期以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课堂上学生大部分时间只是在听,以听代做。不彻底打破教学中“教师说,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就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投影仪和白板的使用日益增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地方越来越多。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下来,必须要有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够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手脑并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对以后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起到了关键陛的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