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在素描学习中不脱离训练轨道
作者: 陈勤摘 要:素描学习是一切绘画技能学习的基础,也是通往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只有熟练的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才能使学生画出来的作品不偏离实际,才能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关键词:素描学习; 基本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26-001
对于年龄在13岁到15岁左右的初中生来说,素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素描技巧呢?
一、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无趣则无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素描训练可以说是绘画艺术的起步阶段,单单从素字就可以看出素描训练将是比较乏味艰苦的过程。素描本身没有绚丽色彩的渲染,不易让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树立长期、系统、扎实的进行素描训练的观念,将技法和理论相结合。在此前提下老师要做的便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的培养可采用“吸引眼球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素描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在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予以讲解素描作品中美的地方,以达到吸引学生眼球的目的,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采用“技艺展示法”,即教师利用自己的素描功底给学生现场创作一幅素描作品,并在创作完成之后讲述素描作画的简捷、成画速度快、便于即兴创作等一系列优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学生兴趣被培养起来之后,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素描训练中应紧紧抓住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两个环节
所谓的轮廓准确就是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应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只有达到以上几点要求,才能准确清晰的勾勒出物体的轮廓。轮廓是事物的外在的独有的特征,是其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外部标记,只有把握住了事物的轮廓,才能使我们的作品达到形似的效果。但仅仅做到轮廓准确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事物的整体形象。整体形象的把握要求我们应做到对事物各部分的搭配上和谐统一,只有将物体形象描绘出来,才能为下一步的神似奠定基础。
三、应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对于刚刚踏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六年的小学学生生活中虽然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素描的训练,但那毕竟都是一些自我欣赏式的即兴创作,并没有系统的训练过有关素描的基础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住训练的起点。开始时应该让学生接触一些外形较为简单的物体,比如先从石膏几何体入手渐渐过渡到静体,几何形体和静物都是静止的,便于初学者深入观察和细致揣摩。对于细节的表达不要要求的过于严格。经过几次的训练之后,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指导、纠正,当学生的素描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教师再提高要求并提供一些外形较为复杂的物体让学作画。当学生把表现对象大体确定之后,在方法上应该将临摹、写生、速写相结合,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要从科学方法入手,避免无畏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在三者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写生为主,掌握好写生的手法,因为写生相对于临摹和速写来说更具复杂性和重要性。写生练习是一个由感觉到感知再到表现的过程,它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科学手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切不可急功近利,弄不好会将学生仅有的兴趣打消殆尽的。
四、教师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坚持善始善终
大部分的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到素描学习的时候心中都是兴趣浓厚、信心盎然,新鲜感强,观察力比较敏锐。但经过几节课的练习之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更有些学生急于求成有种画烦了的感觉。常常会发现自己的素描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许多,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自信心遭到严重的打击,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素描的兴趣。如果在此时教师不能及时的站出来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而是对学生施以抱怨、批评,那结果只能是学生学习素描的动机就此被抹杀,而教师的素描训练就此也就夭折了。所以这时应该及时提醒学生不要把调整修改看作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是要认真的对待,感到有不妥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因此要求教师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善始善终。
五、教师在素描训练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的表现欲
初中阶段的孩子童趣依然强烈,具有较强的表现欲,自己所取得成绩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羡慕的眼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手法和发展方向。教师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点及时的将同学中较为优秀的素描作品展示给其他的同学欣赏,并给予这些同学高度的表扬和赞赏。这样做不仅极大鼓励了这些学习出色的同学,同时对其他的同学也有较强的鼓舞作用,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素描训练是枯燥的,同时也是妙趣横生的,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住每节课中那些乐趣无穷的精彩瞬间,使得同学们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