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生学数学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作者: 陈国梁摘 要:虽然初中女生学数学困难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只要数学老师及早、认真地分析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可以消除女生学数学的心理障碍的,能够让她们取得与男生一样好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 女生; 学习困难
中图分类法: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61-001
每学期的开学初,我们数学老师一拿到分班名单,就急忙数班级中男女生的人数。如果男生人数多就感到幸运,如果拿到女生人数多那数学老师就感到沮丧。以上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促使我深入班级进行调查。我在女生中作了这样的调查:如果语、数、英三门课中让她们选学一门,十个女生中只有二个女生选数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多数女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应付考试,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数学是她们必学的功课之一。表面上她们知道数学的重要性,但很少人会把数学作为自己喜爱的功课看待,如果有女生喜爱数学,则已属凤毛麟角了。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在家长、女生中进一步调查访问,发现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女生自身的性格特点
女孩们一般都比较要面子、怕失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因难为情而不肯向老师问清楚,宁可向别的同学借来抄一下交上去,看上去写得工工整整、清清楚楚,其实一直在吃“夹生饭”,到最后就“噎住”了,吃不下去了。我曾对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作过对比,在讲根的判别式的应用时,我问两位学生,问他们会做吗?他们都说会了,但是男生做好后跑到办公室里来问我了:“老师,这个说理题△=4k2-4k+5怎么来说明一定大于零呢?”我跟他讲解了一下,他马上就懂了,跑回去重做了。而那位女生没有来问,交上来时却写得很清楚,但等到测试的时候,我特意关注她,只见她咬着嘴唇就是做不出来,下课后我就问她:“为什么做不出来呢?在听课和训练时不懂,为什么不问呢?”她却说:“听的时候懂的,一会儿就忘了。”我盯着她的眼睛问她:“是这样吗?”最后她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小声说:“我不怎么懂,作业是抄人家的。”我说:“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来,当场解决,就像渠里放水,有一个地方有杂物堵住了,不及时把它清理掉,就会越堵越严重,到最后就不通了。以后有问题要及时提出来,知道吗?”我当即帮她把这种题型又分析了一遍,最后她自信地回教室了。
二、女生的情感特点和思维特点
女生的情感是丰富的、细腻的,但脆弱,缺乏坚持性和独立性,女生具有更大的依赖性,这个特征促使她们面对新颖的、充满逻辑的数学题无从着手,不能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害怕和厌烦的心理。女生所擅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与形象的,她们喜欢外在的和表面的完美,很少理会内在的逻辑关系。针对这样的弱点,我们数学老师应在初中的起始年级就要着重培养她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用各种带有游戏形式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她们学数学的兴趣,适当降低难度,使她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引导她们走上自觉研究数学奥秘的道路。
三、女生在小学与初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她们一直注重的是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理解。在小学时代她们还应付得来,甚至每门都能排列在前几位,但到了中学就不同了,随着功课的增加,女生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她们的成绩在整体的对比中,体现了弱势,对从小学至今一直处于表扬声中的女生提出了挑战,因此她们比男生们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她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随着难度的加深,女生们做数学题总是磕磕碰碰,考试总是不如人意,慢慢的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最终对学习失去兴趣。
四、其他影响因素
女生学数学难的因素除了自身的因素外,还有老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
1.“应试教育”大气候的影响,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使得老师和学生疲于作业。数学题目抽象又偏难,令女生感到枯燥无味。大多女生认为花好多时间都做不出几个题目来,还不如用这个时间来背背文科。
2.教学容量大,不少女生对节奏快、容量大的课不适应,平均分、优秀率和合格率使老师不敢在教学上作大胆的尝试,教法死板单调,缺乏针对性、趣味性、灵活性,使得学生听课提不起劲。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应采取那些措施来帮助女学来学好数学呢?
一、注重提高女生的情感智商
女生一般感受性较高,很重视细微的心理上的差别。比起男生来,女生的数学学习情绪和劲头更需要呵护,数学学习中,不论是数学老师,还是班主任,同学以及家长等都需通过各种方式,向她们表示支持和信任,尤其是数学老师,对女生的关注和过问应多一些,勤一些,让她们体会到数学老师的态度和肯定,提高女生学习的积极性。平时多鼓励女生说说数学学习的感受,发挥女生的语言优势,提高女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独立性
女生偏于机械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发展她们的理解记忆,有意识地培养女生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习惯和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更多地鼓励女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各种活动中都要特别注意女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使她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分层疏导
老师在教学时应因材施教,针对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实施分层疏导,辨证施治教导。对知识基础差的女生,起点要低,把例题习题作适当的分割,减少每一步的推理难度,让她们能自行解决,体验到数学题顺利解决的满足感;对思想负担重的女生,应主动疏导,帮她打开思想包袱;对缺乏自信心的女生,教学中要多注意发挥女生的长处,增强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多讲解些常用技巧,重视过程分析,使女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对概括能力低的女生,教学中老师要不断创设有利于她们学习的各种教学情景,通过变式,不断提高女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多鼓励,少批评
女生的感情丰富但脆弱,老师对她们要多加关心,多与她们交流、谈心,拉进与她们的距离,使之乐于跟数学老师相处,对老师产生亲近感,这样,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及提高她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相信,虽然初中女生学数学困难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只要数学老师及早、认真地分析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可以消除女生学数学的心理障碍的,能够让她们取得与男生一样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