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作者: 熊增梅

摘 要:《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作业的设计则更能体现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提高学生语文课外作业有效性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语文; 课外作业; 有效性

中图分类法: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10-001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检查学习成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中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既是课内学习的一个延续,也是独立的且归属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以提高实效性,切实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的有效性谈几点思考。

一、课外作业设计要遵循几个原则

1.要有别于课内作业,突出开放性

课内作业一般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方面的考查,如字词的理解与掌握、文句片断的揣摩与分析等。而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与课内作业的内容有所区别,避免重复性练习。因为,一个人机械重复地完成某个任务,就会失去兴趣,产生倦怠感。学生做重复性作业,同样会失去新奇感,把作业当成负担。因此,课外作业设计要突出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不是教师随意地想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而是要与课内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使课内内容能够起到指导定向作用,课外对课内有所补充延展,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要依据学生学业基础,突出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基础、家庭指导状况、性格特长等都有明显的不同。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这种种差异。然后,依据现实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这种具有差异性的作业给学生有足够的选择余地,他们会根据作业内容设计自己的完成形式。同时,因为作业具有差异性,学生在自己条件、能力范围内能较好地完成作业,他们自然会产生信心并努力提高作业的质量。

3.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启发性

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外作业设计时把握住作业的难度,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过低,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过高,学生便会产生畏难情绪。两者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业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强调课外作业具有启发性,就是要求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具有适当难度的作业,学生会产生好奇心与挑战的欲望,他们会为完成了的作业而兴奋不已。

二、课外作业设计的几种形式

1.读书

读书既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教材而言,一册中仅有的二三十篇文章,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要在大量的阅读中加以运用与强化。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或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内容安排学生阅读。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理解与甄别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一些整部整篇的阅读内容对于他们来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读一些篇幅短小,语言优美,结构清晰的文章让学生阅读。或者引导学生读一些与课内文章相关联的内容。如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文章。这样,既巩固有关说明文的一些说明方法及写作特点,又加深了对世界各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认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写观察日记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有很大关系。一个学生对日常生活观察仔细,并能用心体察到生活中人物的情感态度的细微变化,那么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就强;反之,他们对于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只能停留在表层意义上,而不能做深入地分析与把握。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安排学生写好日常生活的观察日记,意义就非同一般。

怎样才能写好观察日记呢?首先,要引导学生由少到多,由粗到详地写。待学生养成习惯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如开始让学生回家观察母亲的劳动——怎样洗衣服晒衣服,怎样炒菜做饭。学生在记录时只要求写清人物的动作或表情。过一段时间,要求学生揣摩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或是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增加日记的文学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要求学生把一段时间的观察内容整合,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这样,学生就能写出篇幅较长的观察日记。

3.办手抄报

办手抄报能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办报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综合体现。

对于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应有所区别。能力较强的,要求独立完成;能力中等的,要求成立合作小组,由小组共同完成;能力稍低的,要求更多的人合作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不论哪一层次的学生,都要鼓励学生的家长参与进来。这样既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又能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关注并给予指导。

对于小报内容,在相对固定的栏目之外,应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固定的栏目有“精美语段”、“我的佳作”、“日记精选”等。这些固定的栏目旨在引导学生“多读多写”,积累语文知识与写作素材,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在这些固定的栏目之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编辑一些插图、漫画、课本剧、谜语、小故事、名言谚语、诗词摘抄等内容。

当然,课外作业的形式远非上面几种,笔者择要述之。总之,要想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开动脑筋,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同时,还要做好评价工作,如开展朗读比赛、手抄报展评、故事大王等语文实践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热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