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与比较中建立科学概念

作者: 陆丽利

摘要: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的一部分,本单元以生物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动植物之间不同与相同的机会。本课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用多种形式记录、表达、描述交流结果。

关键词:科学课;观察与比较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102-001

[教学目标]

1.会比较植物与动物的相似和不同以及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与不同。2.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3.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任务驱动。

1.(出示兔子的标本)谈话: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2.谈话:你们喜欢小白兔吗?能说说喜欢它的原因吗?3.学生谈谈自己喜欢小白兔的原因。

[设计意图:出示小白兔的标本一下吸引住了学生,学生情绪非常高涨。接着让学生自由说说喜欢的理由,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在交流的时候感知了人与动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渗透情感教育。]

二、提供素材,动脑思考,合作探究。

1.比较鬼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1.1提问:兔子最喜欢吃什么?(萝卜)

1.2出示萝卜,谈话:小朋友能帮助小兔子找找自己与萝卜的不同之处吗?一个属于动物,一个属于植物。(板书:植物、动物)看哪些小朋友观察最仔细,待会我们来个男女生PK赛,比比谁找到的不同之处多。

1.3小组交流。

1.4学生汇报。

1.5师作相应补充:萝卜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获取营养,而兔子却只能靠吃萝卜等植物为生;兔子等动物从小到大,一般只是个子变大,器官变化不大。而像萝卜等植物从小到大变化就大了,埋种一长出幼苗一长根长叶一开花结果一长到几十米高。

1.6过渡:是啊,兔子和萝卜不是同种类的,所以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也就特别多。那么它们之间还有相似之处吗?

1.7小组交流。

1.8学生汇报。

1.9教师随机启发学生,说出更多的相似之处,生一边汇报,师一边汇总板书:共同需求——温度、阳光、食物、水、空间……生命特征——呼吸、繁殖、长大、死亡^[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导到比较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过渡自然,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对动植物共同点的认识。]

2.自主比较其他动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2.1出示三组图片,请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组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同时完成相应的实验记录表。

①小鱼和水草;②蜜蜂和花;③啄木鸟和大树。

2.2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2.3相应补充:小鱼和水草之间相互帮助,水草呼出的氧气供小鱼呼吸,小鱼排出的二氧化碳供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小鱼可以以水草为食,水草还能为小鱼提供保护场所;蜜蜂在采蜜的同时帮助花朵传播花粉;啄木鸟啄掉了大树身上的害虫,既使自己获得了食物又帮助大树治病。[设计意图:出示了三组图片再让学生进行比较,不是重复前面的学习,而是由刚才的“扶”到现在的“放”,让学生任选一组自主观察、比较、记录,既是巩固的阶段,又是科学方法的应用,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分析。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动植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更深层的应该是在比较之后让我们感受到了动植物之间的互帮互助、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交流分享,质疑追问,构建智能

1.比较人与黑猩猩的不同与相似之处

1.1谈话: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观察、比较了一些动植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接下来我们再来仔细看看另一个动物——黑猩猩。(播放视频短篇,补充知识:黑猩猩属于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是哺乳类中结构最高等的一类动物。脑很大且结构发达。两眼向前,第一指与其它四指相对,这样可以把握物体,指端长有指甲。身高可达1.4米,体重79到80公斤,前肢长,直立时指可触地,头尖吻部突出,鼻平口大,耳和耳部小。)

1.2提问:黑猩猩与我们人来比较一下有哪些不相同呢?(板书:人)

1.3学生交流。(不同之处:人能直立行走,大脑发达,有语言,有思维,人会劳动等)

1.4提问:人与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呢?人是动物吗?

1.5学生思考、汇报。(都是动物,都要呼吸,需要水,会繁殖、死亡、长大,需要一定空间等)

1.6小结:人也是动物,我们应该和动物和谐共处。[设计意图: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并没有见过黑猩猩,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亲近黑猩猩,对它有所了解,为后面的比较做好铺垫。

2.比较动物·植物·人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2.1谈话: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兔子与萝卜以及人与黑猩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我们来总结一下植物、动物、与人三者之间主要的不同之处是什么?(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获得能量,不会运动,动物会运动,人会说话,劳动……)

2.2提问: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2.3学生思考、回答。

2.4小结: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所以叫“生物”。如果我们要把它们的关系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的话,可以用圆圈图来表示。

2.5填写“有生命的物体、人、植物、动物”的圆圈图。

2.6展示交流。

四、提炼总结,及时练习。反馈修正

1.提问: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应该怎样相处?

2.学生交流、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和其他生物和谐共存,养成保护动物,爱护植物的好品质,这也是一个人科学素养的体现。][我的思考]本课教学内容有两个层次:一是找出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二是找出植物、动物、人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这一环节实际是本单元的总结。通过人与黑猩猩的比较,让学生知道人类也是生物,也具有作为生物的生命特征和需求;最后用集合图的形式表达出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植物、人之间的关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