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情感 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作者: 史先民摘 要:在学生获取知识和开发智力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情感,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为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情感; 兴趣;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55-001
学生获取知识和开发智力活动的过程,不仅与教师的教学途径有关,而且还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应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其学习的不竭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对物理的有效学习。
一、教师要善于经营师生关系,以教师的真情感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所以师生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用真心和爱心培养师生感情。爱老师、爱某门学科,有时就是某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当看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一些特殊的做法时给以鼓励和引导;当学生生活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交往中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形成了自由、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
其次,多关注学困生,师生感情会得到升华。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有上进心、自尊心、好奇心,他们也渴望进步。在平时老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多接触学困生,观察学困生的言谈举止、学习和生活,对他们的学习上、生活上处处加以关怀,教师的努力会使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树立信心,克服多种困难,促使其以十足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老师对学困生积极的态度也会赢得其他学生的尊重。
以上这些细小的工作,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其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要求,从而起到爱屋及乌——由爱教师进而爱及他所教这门课,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物理课堂教学,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情感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兴趣的广度和深度会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的稳固性和持久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精心设计实验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因而这些知识的获得要通过听、看、闻和做等多种感觉器官。这就要通过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兴趣小组小实验来满足学生多种感官的需要。
我在讲授“电功率”时,对疑难问题“灯泡的亮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拿两个“6V 1W”和“6V 3W”的小灯泡串联,让它们发光,当看到1W的小灯泡比较亮时,学生会马上提出“额定功率大的灯炮为何不亮呢”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都知道家中所使用的灯泡,功率越大亮度越亮。结果全班同学兴趣大增,进行了这两个灯泡的串联分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公式推导,发现“串联1W的灯实际功率大,并联时,3W的灯实际功率大”,由此得出 “灯泡亮度由灯的实际功率决定”这一正确结论。
还如,让学生来认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时, 单凭讲述,这不仅是困难的,而且也是枯燥的。如果取一个透明玻璃瓶,装入一些蝇子,用手一拍,学生观察到蝇子杂乱无章的运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学习兴趣。
第二,巧设问题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恰当地设“疑”立“障”,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让学生容易接受的问题,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品尝学习的乐趣。控制变量法贯穿整个初中物理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实验技能。为了学生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我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提出问题:(1)控制谁-实验时要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2)改变谁-实验时只能改变哪一个物理量?(3)比较谁-怎样分析数据得出结论?(4)测量谁-测量哪个物理量或观察什么现象?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学生就能自选器材、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从而得出结论。学生以后再分析类似实验时,就能逐步做到从这四个角度提出问题,进而完成实验。
第三,在合作探究中激发兴趣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合作探究之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因为:(1)在合作探究中,学生之间形成了学习材料、学习目标及奖励的相互依赖。这种积极性的相互依赖关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在合作探究中,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同伴的支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3)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且自尊心得到保护,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这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经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本身和所学科目的兴趣热情。
三、注意学生情感变化,保持学生的积极情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环境、情绪、家庭、社会、知识等各方面的影响。情感波动比较大,往往表现出缺乏耐性、没有毅力、缺乏自信。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和调剂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排除消极的情感因素。教师一要克服“吝啬”乐于表扬,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大张旗鼓地表扬。当面和背后夸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二要积极观察,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之处,用独特的眼光去发掘学生身上一些不为人知的优点。三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物理教学仅注重知识的培养,无异于拔苗助长,只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有效地促进物理课堂教学,快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丁春海.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安忠,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廖伯琴.物理教学探讨.重庆: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社
[4]高传富.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 考试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