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情感,启引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作者: 王克强

摘 要:众所周知,情感是形成心理品质的基本因素。体育教学活动时,师生的情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体验。这里情感因素在作用于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影响着学生心理品质的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 情感; 兴趣; 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7-066-00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和反映,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利用体育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需求的特殊性,实现体育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呢?

一、利用体育教学情感体验的特点,启引学生的情感发展

体育教学始终伴随着师生的情绪而进行,其过程所表现出的情感具有鲜明、强烈、复杂等特点。如: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成功与失败等等,都能使学生体验鲜明而强烈的情感。教师依据其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使用丰富、多样、生动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获得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1.调节运动,创设体现自我价值的情感体验

人体活动时,机体能力在发生改变,情感体验也会产生明显而复杂的变化。研究还表明,积极向上的情感能促进机体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调节行动的功能,来培养学生对自我情感的支配和控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如:接力比赛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互信、共勉的团队精神。更能体验自我价值,而获得自豪、愉快、幸福的积极情感。

2.体验成功与失败,激发自我否定意识

成功可以使学生在技术动作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自我肯定的反应,这种心理现象可以提升学生精益求精的努力精神和审美观,激发起更深层次探究的热情。所以,在课堂上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如:动作结构或难度较大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恰当地降低要求,或在遵循基本技术原理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将结构化整为零,分解进行。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不要让失败始终围绕在学生心里。如果由于失败引起不良情感延续下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失误。同时,我们也要处理好成功与失败的关系。但是,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不要一味地去追求一时的成功,也要让学生尝试失败的痛苦经历。关键是要正确引导学生反思失败的成因,培养其自我否定之精神。并以集体主义的情感、社会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激发其战胜困难的信心,才能换来最后的、长远的成功。

3.精选游戏,以集体力量改善心理品质

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态度,很大程度上都受同辈团体的影响。游戏所具有的团队合作性,趣味竞争性的特点,激发了学生融入集体活动的愿望。并在自觉遵守集体活动准则的约束中,增强了规范自我行为的意识,这对于学生深层次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而深刻意义。教学中为使游戏产生更好的效果,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选、创新。使之更具目的性、针对性、生活性,让游戏更好地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服务。

二、激发情感,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

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需要以激发情感为基础。教师要善于科学合理的运用情感教育,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挫折教育,激发斗志,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

面对挫折人们需要坚强不屈的意志,这就是挫折教育所具有的积极性的意义。为此,教学应强化目的性,创设竞争、创新等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参与练习的动机和意识。增强学生追求更高、更好的目标意识,激发其强烈斗志和欲望。在练习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教师要帮助其反思,在挫折中找成功,在困难中找乐趣。增强其正确面对挫折和战胜困难的意志,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严格的要求,强化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体育教学活动,首先是个体注意力的参与。注意力本身就是意志力的表现,即在个体意志能力的努力下,克服机体内外的干扰。练习时不全神贯注、不遵守纪律、不努力完成任务等不良注意力的表现,对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极为有害,不可任其发展。体育课外界干扰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我们要从强化学生注意力入手,对学生的行为自始至终都要保持适度且严格的要求。如: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要立即指出予以指正;出现集体纪律问题时,可进行队列队形练习加以整治。加强自觉性、组织纪律性,强化自我控制能力的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3.恰当的奖惩,激发学生战胜自我、挑战自我

教育中表扬、鼓励不可缺,但也不是万能,“惩罚”也有其激励功效。以恰当强制的手段予以惩罚迫使其自我反思,进而战胜自我,这是自我意志的努力。如:“一对一”、“二对二”半场篮球对抗性教学比赛,对胜者奖励是休息、观摩,对败者的惩罚是要付出更多体力继续比赛。这种竞争性的练习,是以参与者的行为结果和过程为媒介来相互激励、鼓舞斗志。恰当的奖惩能较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为了自尊和荣誉而努力奋斗的意志。

三、结束语

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有功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教学环节。让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能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及时培养和捕捉学生情感的闪光点,挖掘和发挥情感的功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感。这里教师所体现的情感非常关键,在学生和教师的情感矛盾中,教师处于主要方面。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情绪起诱导作用,进而影响其情感体验。如:教师情绪沮丧、高涨与低沉都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本身如果素质低,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教师自己心理如果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法得以保证。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要勇于面对和认识自己的不足;要有足够的自信与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事业中;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表率和引路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身心健康”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