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更“美味”

作者: 姚洁雯

摘 要:本文针对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从单纯地喜欢美术课发展到爱上美术课。文中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来体现笔者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美术课堂; 爱上美术课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7-085-001

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在小学阶段,学生就有明显的创造性表现,尤其在绘画创作中。作为一位美术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大胆地创新和表现,应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张扬个性,放飞思想。那么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创新,学生就真的能马上创新了吗?我们在要求学生的同时,首先应该考虑我们的美术课堂有足够的“美味儿”来吸引学生吗?我们的美术课堂能让学生主动地创新,展现个性吗?《艺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通过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因此,只要我们敢于对以前那些沉闷的美术课堂说“Bye-bye”,再给我们的教学过程“添点油,加点醋”,让美术课变成一道道吊足学生胃口的饕餮美食,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主动学。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学习,总结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运用新课程理念,激活美术教学过程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每个孩子最初接触到的绘画是在墙上、地板上、纸上随便涂鸦,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东西用他的形式表现出来,只不过有很大一部分东西没有具体形象,这就需要引导他们用一些美术的基础知识表现事物。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在引导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变化,在教学内容和师生关系等,都应该有足够的“自由”和沟通。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教学

1.1开放教学空间。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我们应该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把大自然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感受生活中的色彩。如:有一次我把一节表现春天景色的课作为了一节写生课,带学生到公园里去一边感受,一边画画,作业的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不错。

1.2放宽教学程序。大胆尝试,将不同年级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互补共存。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大多以平面形式为主,我们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等,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在色彩方面,低年级学生可以灵活地说出各种颜色的名称,却还不知道色彩的冷暖关系,我尝试着结合教学引导学生色彩的冷暖关系等;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变化的色彩。在学习中学生同样感到新奇而快乐,作业效果也会令人吃惊:太阳火红的骄艳,让人觉得很温暖、彩虹的七色眩目,让人觉得很漂亮……

2.互动沟通

2.1师生的互动。新课程中,十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怎样和学生走得更近呢?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首先在学生的心目中得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是一位像朋友一样的老师,而并不是一位整天板着脸,训斥学生的严师;其次是学会聆听,多听听学生的想法,把讲堂留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是多交流,让学生读懂你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有了这样的默契,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

2.2学科的沟通。“破坏”学科界限,把其他学科渗透和融合到美术中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如:六年级的《诗配画》,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美术与语文学科的联系,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同时加以音乐的辅助,给予学生富有韵律感的作画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享受地创作。

二、多媒体辅助,优化美术教学过程

电脑和多媒体的应用,能将教学内容及方法、过程等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它能够把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资料同时显现出来,并将它们进行有机地结合、加工、处理,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的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从而更好地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听了《彩色的乌鸦》一课,开课老师制作的一个课件十分有趣,在投影仪的辅助下,我们看到一只可爱的小乌鸦,并听到它那奶声奶气的自我介绍,十分可爱,老师还给这只小乌鸦配上了带有夸张色彩的动作,可谓声形并貌,这一开场白一下子就抓住了在座所有的人,同时小乌鸦还介绍了他的家庭成员乌鸦爸爸、乌鸦妈妈、乌鸦奶奶等,还一一展示了他们各自的形象,通过这一系列图片的展示,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乌鸦的各种形态,为“画乌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真是寓教于乐。接着老师用连环画的形式直观地把彩色乌鸦的故事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们通过欣赏图片和听“小乌鸦”的讲解,让学生很轻松地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内容,这一课中,集声音、图象等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求知欲、观察能力,均有积极意义。

三、游戏的融入,趣味美术教学过程

1.利用童话传说,激趣乐画

小孩子特别喜爱看童话故事书,里面的传说、童话常常使他们静静地坐在那儿半天。既然他们对童话这么感兴趣,我何不就利用这一点,让他们画出一些想象画来呢!

2.开展绘画竞赛,激趣乐画

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抓住这一点我在课堂上举行了一次绘画比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并把这些作品拍成照片帖到学校的网站和博客中,展示给全校师生看,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这样学生的绘画积极性提高了,而且还更努力地和同学竞争,争取让自己越来越多的作品地出现在学校网站上,成为学校里的“小画家”。

总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把“要我画”转变为“我要画”,让绘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学生们在快乐中画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成功的另一半我想就是有个好的过程了,美术教学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应该努力钻研教材,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过程,让我们的美术教学过程更加饱满,更加新鲜,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到处都散发出“美”的味道。

参考文献:

[1]艺术课程标准

[2]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