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作者: 崔静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首先懂得倾听的重要性,明确倾听的要求。在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倾听;倾听创设良好的环境;运用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倾听能力的养成等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探索有效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方式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关键词:课堂教学; 培养; 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87-001

课堂教学中,不外乎老师讲、学生讲、师生互讲、讨论。但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听者”的用心倾听。“倾听”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倾听可以有效地获取外界的信息,在课堂上不会倾听,不但影响听课效率,而且,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所以培养学生课堂上“倾听”的习惯很重要。

暑假后,我刚刚接任三年级(3)班的语文课,看着孩子们充满好奇的双眼,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只是靠自己讲课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语文课那是暂时的,学生一旦习以为常,没有了新鲜感便会恢复原样,任凭老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学生照样视若罔闻,怎么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培养学生的倾听入手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一、懂得倾听的重要性、明确倾听的要求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表现欲极强,不听别人的发言,一味想表现自己,常常是某同学正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其他的同学却纷纷举手:“老师,我说!老师,我说!”地嚷开了。使说者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听者更不知道说者要表达的意思。因此要让学生懂得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更好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看法等,才能让自己的表达更完善,更有说服力。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同学发言时,一定要注意倾听,不要中途打断同学的讲话,不管发言同学说得对错,都要让他把话讲完,才能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对别人尊重的表现。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当你正发言时,被别人打断,心情会怎样?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对他人的发言有意见,也要等别人把话讲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孩子对老师往往是既喜爱又崇拜,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善于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因此老师要善于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积极示范,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在课堂活动中,对于学生的交流发言、质疑等,教师要全身心地去听,做学生忠实的听众,不论学生说得对与错,也不论学生表达得明白与否,甚至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去听,不要打断他们的话,更不要显露不耐烦之意,这样不仅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地捕捉到课堂中学生的精彩表现、思维的创新,适时给予反馈帮助、支持和鼓励。教师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发挥了教师示范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倾听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谈不上“倾听”,“倾听”是建立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基础上的,我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1.指名请学生读课文,让全班的的学生纠错,比如,让一生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听,找出错误并改正过来,这时学生都有了任务,加上小学生天生好表现的特点,每个学生都会很仔细、认真地倾听,生怕漏听了一个字。老师在此活动中给予学生适时的肯定和鼓励。

2.为训练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我在课堂中插入一些与上课内容有关的词语,请大家注意倾听,并把这些词语完整地复述一遍给大家听。在此活动中,让学生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

3.课堂中,有的学生游走神了,我就突然停下来问:“孩子们谁能重复一下老师刚才说的话?”或者问:“刚才某某同学说的话有道理吗?你能重复一遍他说的话吗?”这样一问,个别走神的学生又马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了。

4.课堂中老师可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趣又富有灵动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易分散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来学习生字词、指导读课文等,有目的地参与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5.在课堂中利用复述课文的时机,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其余学生注意倾听并作出评价,既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为倾听创设良好的环境

倾听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学会倾听,使孩子终生受益。培养孩子愿意倾听,应从激趣入手,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倾听的愿望,就能仔细地听,听得真切,听得明白。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倾听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倾听是快乐的。如:刚开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讲述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并在故事中加入华丽的语言、手势、表情讲述,学生听得入迷,津津有味。这便为愿意听奠定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有了愿意倾听的倾向,我便选择悠扬舒缓的轻音乐配合我的课文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语言中表达的情景。感受到语言的美,体验到听是一种享受。

五、运用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倾听能力的养成

在课堂中,适时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倾听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如:某一位同学,以前不怎么注意倾听,但这一次,确实是被课堂中的某一环节吸引住了,眼睛睁得好大,充满好奇的倾听着,这时我会马上用惊喜的表情,两眼露出赞许的目光,不但自己对他大加赞扬而且让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夸夸他。这孩子注意倾听获得了这么多赞扬和鼓励,下一次他还会注意倾听,渐渐地听力就提高了。

在课堂上,适时地运用争五角星的方法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我在教室的右前方,开辟了一块争星园地,在那里写上全班学生的名字,只要看到学生进步马上变戏法似的拿出一颗小星星贴在这个孩子的名字后面。学生顿时精神倍增,听课也更加积极了。更重要的是把全班同学的热情都带动起来。课堂中及时的激励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倾听习惯,在课堂中学生学会用心倾听,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探索有效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方式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