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极端认识及其对策分析
作者: 陈联梅 文丰玉 杜炘摘 要: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是实施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对其认识正确与否将影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成败。本文论述了对探究式科学教育产生极端认识的原因,提出了形成正确认识的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科学教育; 认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90-001
小学《科学》课程是在几十年的《自然》(常识)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借鉴并吸取了大量国际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研究成果而设立的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我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但是在认识探究式科学教育时却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不愿意接受、否定探究式科学教育,在教学中很少甚至不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师仍然只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是科学课程的阐述者、传递者。另一种是将探究式科学教育“泛滥化”——处处都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这两种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极端认识将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关系着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对探究式科学教育出现的不正确认识进行问题分析、究其根源是很有必要的。
一、科学课程概况
我国的科学教育已有百年的教育历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奏定学堂章程”、“新学制小学课程纲要”、“小学正式课程标准”、 “低中年级常识课程标准”、“高年级自然课程标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名称也随着教育改革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格致”、“自然”、“常识”、“科学”。到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科学课程。
二、产生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极端认识的原因
虽然我国科学教育历史悠久,但其地位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在2002年以前一直没有科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教育,科学课程大多是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大多数老师虽然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习惯,但在面对探究式科学教育时,他们则认为: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实施这一教学方式会和自身的教学习惯形成冲突,从而必须改变原有教学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他们面对探究式科学教育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最终还是回到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其次,这些教师已经适应了多年的应试教育,习惯于追求统一的结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教学理念仍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
出现“泛滥”这一现象大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新科学教师,其原因是在校学习期间他们没有认真解读国家课程标准和《科学》教材,将探究式科学教育简单化、公式化,认为不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课就不是新课程。同时,在具体的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他们按照某些专家既定的程序去操作,而忽视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问题解决对策
目前,新课程的实施和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同步,大多数兼任的科学教师缺乏理论指导和观念更新,意识不到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接受或否定探究式科学教育。同时,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观念也关系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因此,探寻快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办法迫在眉睫,其突破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重视《科学》课程学科地位,选用专业的科学教师
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确立了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但实际上它还是“副科中的副科”,没有核心课程应有的地位,这明显不符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等国家基本战略的要求,因此,必须重视其学科地位。同时,专业的科学教师是专门为《科学》培养的师资人才,拥有更多的关于《科学》教育的知识,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理解和认同更到位,容易形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新理念,更适合担任《科学》的教学工作。所以,在聘用科学教师时应尽量选取专业的科学教师,从而提高科学教师队伍的素质。
2.加强职前培训
目前,兼任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这些教师的职前培训,让他们充分理解探究式科学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具有合理完整的培训内容、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多元的培训方式[3]的职前培训,可以让教师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观念,使教师从传统科学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认识到探究式科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能正确理解并运用探究式科学教育。
3.实施“国培”计划,进行集中培训、脱产研修等学习
国培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视野拓展等内容的培训,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高素质教师,为促进科学教师的成长提供动力。为了形成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正确认识,参训教师可以通过短期集中培训、脱产研修等方式,把自己培养成为骨干教师,他们再做为领头人,带动其他教师对探究式科学教育也形成正确认识,从而起到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发展的作用。
4.组织观摩,加强研讨
通过观摩全国优秀科学教师示范课和参加课后集中研讨,教师能加深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认识,同时也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指导教师教学的目的。因此,应多开展观摩、研讨等活动,让更多教师能更好的理解、认识探究式科学教育。
通过以上几方面,教师可以对探究式科学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能认识到: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不断地深入,不断地改进,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概否定,特别是科学规范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自主探究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规程决不能忽略[5]。总之,在《科学》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感悟与发现、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又要注重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和结论,同时,教师既要重视探究式科学教育,又不能迷信探究式科学教育而否定其他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