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吴云摘 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 注意力; 想象力; 创造力; 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91-001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场,是师生凭借教材进行的最初的信息交流。要使学生在教学开端就产生极大的兴趣,就必须在“情”和“趣”上下工夫。例如,一年级第二册《我的太阳》一课教学前,我让学生先看动画片《后羿射日》。生动形象的动画片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由此导入新课,令学生耳目一新。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导入美术课的教学,大大简化了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式的重复劳动,使学生在眼观画面,耳听音乐故事的情境中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学习兴趣,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美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1.用音乐形象激发想象
音乐与绘画被称之为姊妹艺术,它们同出一源,都是表达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和抒情性,因而使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一些歌曲旋律,让学生在音乐形象的感受中,塑造美术形象。通过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热情欢快的民族音乐《金蛇狂舞》、深沉悲壮的交响乐《命运》、幽雅飘渺的《小夜曲》、疯狂激烈的霹雳舞曲等,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欣赏,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之中。
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对每个音乐作品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笔者随着学生的点评进行跟绘画相联系的引导。最后,要求学生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用抽象的点、线、面、色彩来表达对该音乐的感受和联想。这样学生往往能创造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画面。
2.用画面形象激发想象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运用电教手段再现一些表象,能够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例如,第四册第六课《海底世界》,我们这里的孩子天天见到的是黄黄的海水,满是污泥的海滩,没见过蓝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对于海底的奥妙更加神往,一般能联想到只是“海底有许多鱼”“贝壳”等。其实,从想象力的发展来看,这些表象远不够丰富。于是我剪辑了一段录像,把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嬉戏的鱼群、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全身披甲的大龙虾、美丽的珊瑚、金色的沙滩,各种各样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等珍奇的鱼虾贝类逼真地展现在天真的孩子面前,使他们陶醉于美景之中,“情动而画出”,学生们跃跃欲试,想画画自己心中美丽的海底世界。此时,学生画的《海底世界》真可谓思路开阔,想象丰富,情趣横生。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时会有思维火花闪现。这种思维的火花,往往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学生的直觉反应。这种未经逻辑推理的直觉反应,是教师无法设计与预期的,它包含丰富的创造性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和机会,适时捕捉学生的这种具有创造性因素的表现形态,关注学生个体的认知倾向,让学生的这种直觉反应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达到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运用电教手段能够通过形象、直观、惟妙惟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运用电教手段已成为美术课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捷径。我曾听一位老师上第五册第十二课《自己的漫画像》,她充分运用了电教手段。首先,她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利用教学课件,先播放了一段动画,展示了一些他们耳熟能详的明星漫画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这些明星是谁?你是怎样认出来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同时也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漫画的特点,使学生产生浑厚的创作欲。在讲述作画步骤这一环节时,这位老师充分利用课件,将本课中的“漫画步骤”的静态图像以动态的方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初步认识了漫画的过程:写生——外形特点的夸张——表情夸张。再在屏幕上出示了一幅生动典型的艺术作品“鲁迅的漫画像”,再次引起学生的创作欲。这时,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漫画的方法。老师请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仪将该生的正面头像投上屏幕,让学生找出该生的面部特征,引导学生尝试将这些特征夸张变形。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美,创造美。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具有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可通过多种途径。而小学美术教学正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特殊途径,是沟通学生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桥梁。且通过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在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之中,主要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在感知美、创造美中,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特别是在美术欣赏课中,运用幻灯、投影、计算机出示一些画家的名画,这是不可缺少的。用幻灯片展示法国画家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日出时的海边,朝霞掩映,雾气朦胧,波光粼粼的天光水色,激起了学生的由衷赞叹,把学生带进了审美世界。然后再根据画面内容,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进行分析,讲解和评价,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时代背景和思想及艺术美之所以,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如画种介绍、雕塑介绍、工艺美术介绍、摄影作品介绍……这样一些鉴赏介绍,运用电教手段,既能给学生感染和熏陶,又利于知识的传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教出画匠,已经远远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运用电教手段的课堂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不仅鼓励了学生不断地寻求新创作理念,还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为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进课堂。老师们千万不要小看这块小石头,它会令你的课堂翻起层层浪,令学生的心中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