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氛围 促进自主学习
作者: 杨晓东摘要:在实施新课程的大背景下,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学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培养善于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会”学。
关键词:和谐氛围;自主学习;学习兴趣;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23-001
在实施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如何使物理这门学科由“难”学变为“易”学,使学生由“怕”学变为“乐”学,直到“会”学,是我们每位初中物理教师所要追求的目标。下面谈谈本人的实践心得,权作抛砖引玉。
一、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学
在教学中,只有构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师生交往的心态达到最佳水平,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想去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讲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即使答错了,也不要简单地否定。要让他把话讲完,谈谈他是怎样想的,和他一起探讨错在哪里。对学生提出的有独创性的问题或解答,要及时肯定和表扬。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教师应欢迎学生向自己挑战。
二、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
初中生最初接触物理时,对学习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是学生学好物理、教师教好物理的有利因素和基础。但是有些学生在学习时一旦遇到困难,往往是“知难而退”,学习物理的新鲜感、好奇心也将随之消退。我们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应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为基础,努力创设物理情境,并结合物理新课程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课件,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长期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具体过程是:①创设物理情境,降低教材难度,恰当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兴趣。②加强和改进实验,培养兴趣。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条件,力争做好每节课的实验。③联系生活实际,重视知识应用,巩固兴趣。④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制作和实验,发展兴趣。
例如:我在上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节内容之前,我事先安排学生带—些常见乐器(口琴、吉他、笛子等)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出现的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发声时的变化。学生就很容易归纳出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课外对间来制作各种发声玩具,并通过参评,进—步调动了学生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善于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会”学
1 让学生能“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猜想,可能会遇到两种尴尬的局面:一是学生怎么猜也猜不到点子上,二是学生的猜想漫无边际。
例如:在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跟什么因素有关时,一般学生比较直接的就能猜想到电流的大小,至于与电阻的关系,可能不太容易猜到。这时可以先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电路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不怎么发热”的生活实景,再让他们进行猜想,就相对要容易一些了。
2 让学生敢“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在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尝试大胆提问,鼓励学生突破常规认识,大胆质疑、大胆探索,尽快帮助学生步入自主学生的轨道。
3 让学生善“想”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活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是形成良好思维方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有意识地进行思维方法的传授。有人这样比喻:如果把知识比为“金子”,则良好的思维方法就是金子的“开采机”。正如赞科夫斯基所说:“教会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启发思维才不是一句空话。思维的一些具体方法,诸如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抽象、概括法、分类法等,一旦被学生所掌握,便会大大增强其思维的科学性,会更有效地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并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
4 让学生套“做”
在物理学习中,要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还是要靠“做”。“做”就是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敢于动手,善于动手。要鼓励学生面对问题多动脑筋去设计实验、制作仪器,去探究、验证结论。有时是一个随手捡来的实验,有时是学生到实验室做的实验,有时是让个别学生代替老师做的演示实验,要鼓励学生学会利用一切身边的物体做实验器材,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智力才能得到开发。
例如:在讲解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做铅笔压手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感觉,并能得出结论。在探究声现象时让学生发音并摸喉结,听声音说感觉,听到声音,感觉喉结在震动。在讲摩擦力的实验时,让学生用手在桌面上压着推,说出自己的感觉,如果更用力压会怎么样?桌面对手有向后的阻力,感受阻力的存在;如果更用力压,阻力更大,说明阻力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力越大阻力越大,与重力无关。
总之,我们只有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以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以教师的“教”引领学生的“学”。只有两者的互动,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愿意学、积极学、学会学、自主学的良好学习品质。如今我教的两个班的物理学习中到处呈现出学生“你提问我回答、你不足我补充、你错误我矫正、你优点我学习”的新型自主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