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环保意识 构建生态课堂

作者: 朱静雪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较强的科学。随着现代人们对生命的日益关爱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关注。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构建生态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环保;意识;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24-001

许多的环境问题都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学作为物理的启蒙教学,无论从学科本身的要求,还是从教育育人的长远角度来看,都应将环保意识渗透进生态课堂的教学中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本文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的点滴感悟做些介绍,旨在抛砖引玉。

一、实地考察

结合相应的教学点,利用课余时间,按照就近组合的原则,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考察、咨询、记录、交流,能更好地让学生从感官上体会自己生存环境的现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也更有说服力。

如在“令人厌烦的噪声”这一节的教学中,就可以事先让学生进行些考察整理,尤其是噪声的来源和噪声的危害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实地的考察中,还能掌握到一些控制噪声的实用方法。

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也是一种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其目的性强,需要调动学生诸如文字设计、口头交际、数据处理等众多能力。

渗透环保意识 构建生态课堂0

以“水循环”这一节为例,就可以进行一次“水环境的过去与现在、家庭用水、节水”方面的小调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组织班级中文笔较好的同学写个“调查报告”“调查小论文”或“调查心得”在学校橱窗甚至学生报刊上发表,让大家学会如何从点滴做起,节约用水。

三、“几小”活动

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小辩论等活动也是在初中物理学科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们不仅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将在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在了解了电池的制作原理和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后,同学们制作了一些“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在上面绘制了有关废旧电池的危害、回收和再利用的海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又如在了解了我国有关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后,可以组织一场小小辩论赛,在学生中探讨: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要提倡节水、二次甚至三次用水是不符合小康生活的标准呢?还是为了社会长远的发展?

四、家庭生活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生活本身就含有许多涉及环保的物理知识,以家庭生活实践为环境教育的切人口,不仅能消除学生对物理的神秘感,并且能帮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的困难。

例如,在学习了各种燃料的热值,能源与可社会持续发展之后,结合现在的“西气东输”工程和能源问题,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题展开计算和讨论。(1)能源家族中:①柴薪、②煤炭、③石油、④天然气、⑤水能、⑥风能、⑦太阳能、⑧地热能等,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有______________;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______________。

(2)现在许多城市正在进行天然气工程,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反对,小刚同学收集了如下信息。

如果你家里面临该问题,请你抉择。

A、继续使用煤气

B、更换天然气

简单说明你作出这样决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保与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牵扯到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和能源问题日趋严重。本题以家庭生活为载体,从不同方面监督考察学生对能源的认识程度,以及依据相关知识从不同角度对能源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学生在作决策时,不仅要从经济角度考虑,还要综合考虑环保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此外,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问题。

五、大众媒体

如今,我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电视广告也是花样迭起。有这样一则关于冰箱的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

0.4度电能干什么呢?只能……(电视画面中出现一个美女用电吹风轻轻地吹了一下头发);只能……(电视画面中出现一个俊男手中的电动剃须刀微微动了一下)。0.4度电却能使××冰箱运转一整天。

在“用电能表测量电功”的课结尾,放演了这段广告片,沉静片刻后提醒同学:“这个广告的内容老师觉得不对劲,这款看似相当节能的冰箱,好像是在有意误导消费者。对于某个有怀疑的问题,我们要有科学的根据,请大家课后,从生活中收集资料,并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这些资料,为老师的怀疑提供证据。

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大众媒体上,挖掘节能、环保方面的素材,不仅有利于科学内容与方法的获得,更加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辨证阅读等意识领域目标的形成。

六、热点话题

人们对热点话题特别关注,学生也不例外,尤其近年来,环境问题的突现和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注,有的热点话题就是很好的环境教育的典型课题:

(1)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前后的得与失?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如何?

(2)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电磁污染和电磁辐射如何防护?

(3)太湖蓝藻的泛滥,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面对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到底如何抉择?

热点话题具有时代性、新颖性,学生探究讨论的积极性高,收益也丰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