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朱玉莉

摘要:设问法教学是指由教师设问,让学生自己解答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英语课堂上的恰当应用,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考虑对这种方法的正确、适度使用。

关键词:设问法、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92-01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显突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两大类因素在发生着作用。一类被称作“智力”因素,包括一个人的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等;另一类被称作“非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效作用。”所以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师生和谐、使教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设问法起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正确使用设问法教学,首先要明确:

一、什么是设问法教学

课堂教学,要使学生们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则须给予机会使他们进行思考。而课堂教学中使用设问法的优点是可以激发学生对题目的好奇,引起其探求的兴趣,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思考能力都有所提高。设问法的应用,具体体现在教师是用问题引导教学。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层层设问、环环相扣、逐步递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在找答案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了所学内容。这种做法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求知过程的乐趣。

二、设问法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仅有老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发挥学生主动精神,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使其自主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发现“自我”的机会。培养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体现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设问法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可以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避免传统教学中哑巴英语的弊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设问法

考虑如何合理使用设问法,就是考虑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何时提出和怎么提出。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是教师课前精心安排的,引导学生于不经意间领略求知的乐趣。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教学,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运用时应注意:

1.运用设问法教学应提什么样的问题

设问中所提的问题,不是教师随便想到的主观意见,而是要在教师备课时,围绕课文设想若干有关的重要问题。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因此,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2.运用设问法教学应如何提出问题

是要把有关的设问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安排。如讲到哪个知识点应该问什么,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提什么样的问题能自然地引到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这些都应该是老师在备课时仔细考虑的问题。教师在应用设问时务求自然,避免刻意或生硬的痕迹,才能使课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如果不是科学合理的布置,精心的安排,所提问题没有内在联系或合理安排,则有如一盘散沙,不仅不能辅助教学,还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茫然而不知所云。

3.运用设问法教学应注意设问法的适度使用

设问法的应用在教学中起到的是引路的作用,应适当使用、点到即止。将这种方法适度使用,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激情、妙趣横生的情境,可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如导航明灯,使人振奋不已。但同时我们应牢记万事过犹不及,如果设问应用过多,就会丧失其引导作用,使课程重点不明,达不到理想效果。

4.运用设问法教学时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它不仅要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同时还应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设问,应该是也必须是讲究艺术的。而这其中,没有更多的规律可循,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具有独创性。”所以老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积累、摸索,找到最适合的方法。课堂就像是舞台,为了吸引学生,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生动的表演,渲染教学气氛,创造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而同时教学过程又是师生双向的思维交流过程,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需要通过一定方式了解。设问法的应用,即可作为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手段。如果教师可以做到充分利用提问反馈,捕捉信息,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因此,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不得不讲究提问艺术。

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想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