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物理讲评课
作者: 刘丽华摘要:讲评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如何上好讲评课,作者从内容的确定,注重总结归类,注重开放性和心态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如何;教学;讲评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97-01
讲评课是中学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物理讲评课,对纠正错误、扬优补缺、丰富体验、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有着特殊意义。那么,讲评课应讲些什么,怎么样讲,带着什么样心态去讲呢?
一、讲课内容的确定
讲课首先有一个为什么讲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讲课的内在意图要清楚,明确目标应当是备课时首先要斟酌的问题,它既是一节课的起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它是一节课要努力的方向,是讲好课的前提和保证。讲课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根据物理教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试卷上暴露的问题,有的放矢的确定。
确定要讲哪些内容,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准备,认真阅卷评分,做好成绩分析、统计好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统计好每题的得分率,每题的解答情况等。要找准学生对错的题是怎么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法方式上存在的缺陷。最好课前将试卷发给学生,了解学生对试卷讲评要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讲评必须重点突出,讲课必须讲在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上,要具有导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查发现,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不到,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甚至有些问题学生刚考好就已发现并已经解决,你讲评时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浪费,当然,“突出重点”并非只讲重点,而是教师应将上课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重点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探究。
二、试卷讲评应注重总结归类
教师讲评课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考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让学生在一堂讲评课后,能明显感到对某类问题,或某一物理规律、概念有进一步清晰的认识,而不仅仅是“知道做某个题目”了,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
具体可按三种方式归类:
⑴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里涉及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材进行分析讲评。
⑵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归到一起进行分析,如把一份综合测试卷分为:A)整体法的应用。B)隔离法应用。C)等效法的应用。D)函数图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等类型。
⑶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一般可分为:A)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甚至错误。B)审题时对题材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C)思维定势的负迁移。D)物理模型建立失当。E)受力分析或物理过程分析错误。F)数学运算错误等类型。
以上三种归类方法不能彼此孤立进行,要善于交叉渗透。
三、试卷讲评应注重开放性
开放性,一方面指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开放,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讲评课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放性的另一方面,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物理情景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可以对物理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可以对物理情景发散——“一题多联”,也可以对物理问题发散——“一题多变”,如将静态的物理情景变为动态的物理情景,或改变命题条件或将题目中因果关系颠倒等等。
四、讲评课教师应心态平和
考试除了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功能外,还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也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要么喜形于色,要么大发雷霆,但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目的产生疑惑。
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快,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其合理成份,并和他们一起研究怎样做就可以修正为正确答案,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压抑感,增添其成功感,让学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