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趣”先行

作者: 周振兴

摘要:兴趣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用巨大,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数学教学。

关键字:兴趣;数学;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98-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顺利开展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在追求有效课堂的实践中主要从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习兴趣

1.恰当引入数学故事激趣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单纯的数字枯燥无味,容易令人生厌。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将故事与教材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数学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内容的时候,可以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猪八戒的“八”份中的一份西瓜,怎么会比孙悟空的“四”份中的一份西瓜少。因为故事中的人物是同学喜爱的形象,所以他们很乐意为猪八戒解决疑问,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

2.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激趣

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学生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得不到发挥,有碍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反之,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以高度的责任感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如果遇到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一般的做法就是直接把题目丢给学生,让他们独自完成。这样学生就机械地照搬书本的方法列式解答,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我在碰到类似问题时,先出示题目的条件,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把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全班同学根据这个问题来解答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成就感,享受到了参与教学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如教学《用“倒过来想”的策略解决问题》,课本例题有几幅图,分别说明了液体从甲杯倒入乙杯,液面发生的变化。但是仅仅靠看图,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这个变化过程,所以我将他们带入自然实验室,让他们用量杯亲自做一次尝试,学生兴趣非常浓厚,在动手操作中,他们能清楚地观察到液面变化过程,同时也对题目有了深刻的认识,解答起来得心应手得多了。

3.巧妙使用多媒体设计激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也逐渐进入了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创设教学情景,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和数字概念动态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我在讲授《找规律》内容时,事先设计了一个环节:用多媒体出示一组牌,背面朝上,让学生猜猜看这些牌是什么花色。先让学生猜第一张牌,开始学生心里多少有些没底,不是很肯定地说了可能是什么花色,等到揭晓答案,因为是四种花色里面猜一种,只有少数学生猜到。第二张牌,这次,三种里面猜一种,猜对的人相对多一些,学生也觉得猜着很有趣,到第三张牌的时候,同学们都踊跃参与,等第四张牌揭晓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已经非常高。而第五张牌又有难度了,因为还是要在四种花色中猜一个,但是此时的学生已经没有顾虑,纷纷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利用多媒体将牌的花色在大屏幕上进行演示,避免了实物演示只有少数学生能看清的弊端,最终,同学们都因为自己找到了这些牌摆放的规律而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评价合理化,保持学习兴趣

1.恰当表扬激趣

荣誉感可以强化学习兴趣。小学生的荣誉感特别强,其学习兴趣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社会效应。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各种表现,进行及时而又适宜的评价,强化他们的成功意识、优势意识以及良好的品行意识。比如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对了题目,应该马上给予大力表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创新见解,即使没有全对,也应该给以肯定。平时的评价,不论表扬还是批评,要根据对象,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形式、程度上要有所区别。基本上以激发学习热情、强化优点为原则。

2.多样表扬持趣

对学生的表扬,不能都是老师口头赞扬:“你真棒!”“好极了!”。其实,还有很多表扬形式我们可以加以利用,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乐趣。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对学生进行表扬,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同伴发自内心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这种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教学评价上作用很大。还可以在每周固定的时间评选奖项给予表扬,如正确率最高奖、最佳发言奖、最奇思路奖、最认真书写奖等,奖品可以是一朵红花、一本练习本或者一个书签。虽然东西很小,但是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成功意识,而且时时激励他们对数学投入更大的热情,保持更大的兴趣。

学习本身是艰苦的,但只要教师善于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思维和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充满乐趣,就会发现知识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世界,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从而做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崖乐作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