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体育教学艺术的思考

作者: 周 萍

摘要:体育教学艺术是一个系统,包括的内容很多,本文选取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冲突和体育弱势学生来探讨初中体育教学艺术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140-01

体育教学活动充满着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及生化因素的变化,是集身体练习,思维活动与情感体验于一体的具有艺术性的活动,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再塑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智慧和教学技巧,也就是教学艺术的不断提高。

1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冲突和处理艺术

1.1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冲突

从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出现的师生交往冲突的实质看,冲突可分为:课堂教学目标冲突、教学程序冲突、知识概念冲突和人际关系冲突。课堂教学目标冲突,在教师方面主要表现为:由于教师在预设学习目标时,五个领域面面俱到,而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无法全面顾及;由于教师目标设置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在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对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程序冲突,一直以来,我们教师往往把教学过程预先设计得十分周密,形成—种“线形序列”,然后在课堂中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往前走,走完了所有预定的步骤,这节课就算圆满完成任务。看似有条不紊,其实一切都在教师掌握之中,不允许有任何发散。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当学生对教师预设的一些学习方式、顺序产生异议时,就会产生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往冲突。人际关系冲突,在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内容就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教与学、学与练的纵横联系而产生交往的,比如竞赛、练习、保护、帮助、观摩、议论、表扬、批评等。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在个人风格和需要上有抵触而产生的交往冲突。

1.2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

体育教师应转变角色,由权威者变成朋友,要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同时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和教师处于愉悦状态,从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在学生出现失败或出错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气氛,使他们乐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教师应更像他们的朋友和知己。要开放课堂教学,一方面要利用体育课程的特点,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另一个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2对体育弱势学生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2.1 体育弱势学生

无论任何一个教学班或学生集体,学生之间在智力与学习成绩、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体育强势学生和体育弱势学生,让体育强势学生和体育弱势学生在同一课堂里,这将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

2.2用真诚和热情来感染学生

体育锻炼可以改变人的身体素质,使人变得高大强壮,灵敏协调;同时还可以使人的精神面貌发生改变,让人变得勇敢、坚强、自信。这就是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神圣职责。而体育教师要做好这一点,只有责任心是不行的,还需要良好的体育教学艺术。

首先,体育教师对教学班上的体育“差生”要多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建立对体育运动的自信心。体育差生很多是怕上或不愿上体育课,即使上课也是积极性不高,参加运动的时间短,对教师布置的练习内容和任务完成质量差,体育运动的时间、强度和运动量都不够,学期结束考试一般不及格。教学中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比其他学生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心,用教师的真诚和热情来感染学生。教学中,对“差生”应区别对待和多表扬鼓励。例如,身体比较肥胖的同学,一般不愿意或害怕长跑和耐力性练习,在上课中遇上耐力性练习时总是装病、逃避。因此在教学中,遇上长跑练习时,对该类学生一是讲清楚长跑对人体的好处;二是降低练习的难度。

2.3寻找闪光点

中国古代先哲有一句名言: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优点,“差生”也不例外。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教学艺术水平的教师,就会主动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培养。例如前面讲身体肥胖的同学在长跑项目上差,是弱点。但是另一方面,身材胖大的学生在力量方面又要比一般的学生强,在投掷运动项目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只要在教学中加以合理的引导、培养,发挥特点优势,就会充分调动差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特点和强项,进行因材施教,是个性化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高低的一个直接体现。

4结束语

新世纪的发展需要新型的人材,它同时也对教学、育人的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教师面对这新的课题与挑战,只有不断学习、更新、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知识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庆华.课堂组织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刘星国.反馈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3]王新华.体育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