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是多姿多彩的课堂

作者: 黄国清

摘要: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提倡的是和谐,是平等,是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

关键词:生本;情境;体验;合作;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94-01

如果把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学校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群落,班级就是更小范围的生态群落,并且是一个人工生态群。既然是个生态群落,那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努力维持其平衡,使之保持和谐。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提倡的是和谐,是平等,是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打造“生态课堂”也就成了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

第一、生态课堂是“生本”的课堂

有位诗人曾说过,“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生态课堂追求的就是这种课堂教学环境。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了生本教育的概念,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把知识融入生命,学生和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高。因此,生态课堂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

第二、生态课堂是“情境”的课堂

生态总是和环境联在一起,生态关注的是生物之间及其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恩格斯说“人是环境中的人”,而课堂是师生活动的生态环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情境,是生态课堂的任务之一。很多著名学者都认为,情境是认知的基础。但传统的教育就是由于忽视了认知的情境性,所以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生态课堂注意到了这个特点。我们知道,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也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然后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学生的差异很快就会显现,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努力把握学生的活动情况,利用好各种资源,构建有情境的课堂。

第三、生态课堂是体验的课堂

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因此,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是学习的关键。课堂上,教师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以感受、经历为指向,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这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心理认知、成长规律的学习方式。

第四、生态课堂是“合作”的课堂

合作共生是最基本的生态表征,群体动力是最常见的生态现象。班级是一个群体的集合,因此课堂中的合作交流应该是最基本的社会需求。古希腊哲学家昆体良就认为,“大家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问题的兴趣,培养生物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五、生态课堂是充满情感的课堂

课堂上如果没有师生间的师道尊严,课堂就会变得轻松,教师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情感,师生间才会有更多的理解。课堂上有了情感,“填鸭式”的教学状态就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学生再也不用被动的接受。教师也可以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到学生的发展上。创设一个富有诗情的生态课堂,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课堂上师生在问题情境中合作交流,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实现生命的成长。在这样的生态课堂里,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富有教育机智、充满教育智慧的人。生态课堂将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而言之,生态课堂是多姿多彩的课堂。它不是预设好的课堂,而是随时变化适时调整的课堂,教师上课不是沿着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模式机械化的操作,而应该围绕课堂自然行程而随时随地的变化与调整。教师要围绕着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调整,建立新的课堂生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进行合作式的对话。正因为如此,生态课堂把空间留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为学生构建了“学习的天堂”。生态课堂中的教师,将是胸藏千秋腹有底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