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环境下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

作者: 刘小琴

[摘 要]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教育”风暴席卷而来,全国各地掀起“线上教育”浪潮,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度融合,智慧课堂应运而生,教学模式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为积极响应“三个课堂”建设要求,南昌市将在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上下功夫,在教学模式上寻求突破。

[关键词]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智慧教育示范区

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到来,智慧课堂应运而生,教学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线上教学成了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更为未来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几年,线上教学作为一种主流的教育教学方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学校、课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发展智慧教育是促进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发展智慧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思考的方向。

一、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思想认识方面,很多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顽固、传统、单一的教育观念仍占主导地位。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们还是用常规手段(PPT等)讲授,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创新探究不深,方式方法不多,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信息化进展方面,由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成效参差不齐,因此在完善教学设施及提高应用水平上,各学校亟待跟进。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目前部分中小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配备网络教学设备,但这些昂贵的设备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有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只是花拳绣腿,对“教育信息化”概念没有清晰准确的认识,接触教育信息化理念也较少,导致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

在资源配置方面,近年来,各学校风貌焕然一新,设施配备齐全,只管建设不管使用、只管硬件不管软件、只管数据采集不管数据维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仍然普遍存在。

二、前期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一)农村在线同步课堂

农村在线同步课堂采取“1拖3”方式进行授课,其中“1”是指1个中心小学的主讲课堂,“3”是指3个偏远村小或教学点的同步课堂。农村在线同步课堂是通过互联网音视频实时传输技术实现的课堂,具备在线、实时、互动等特点。2016年我们启动了农村在线同步课堂建设,这是线上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和生动实践,该项目主要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广大农村薄弱学校辐射,让偏远乡村孩子,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能和城里学生一样,享受专业的音乐、美术、英语教育。由于这种模式有地域局限性,加之系统开发不深入、课程资源不丰富等原因,对于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区学校而言,在线教学模式需求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线上教学探索的步伐。自农村在线同步课堂建成以来,南昌市共开设美术课2770节、英语课2179节、音乐课2390节,参与教师约268人,受益学生约2.3万人。2018年该项目申报的省级课题“远程优质课堂实现教育精准扶贫,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荣获江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智慧互动课堂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要求,切实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南昌市率先在全省实施“智慧互动课堂”项目,该项目得到了省、市、区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智慧互动课堂”利用先进的智慧教育云平台、班班通智慧课堂客户端、互动学习卡等智慧教学手段,形成高效备课、互动教学、精准教学、移动教学、教与学(大数据)评估等教学应用。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及精准的教学分析,还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实现自主学习精准提分,更能够将孩子的学习状况实时发送给家长,家长与教师携手助力孩子成长。

智慧互动课堂与其他智慧课堂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大规模因材施教。智慧互动课堂是基于答题卡模式进行课堂互动,低年级的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参与感很强,人人都愿意参与,课堂上实时互动的数据也可以立即反馈至教师端,教师端可以有针对性地教,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第二,教学硬件成本较低。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每个教室需要配备答题器,每个学生手上有一张答题卡,答题卡成本不足一百元,相比于基于平板电脑的教学模式,大大减少了资金投入。第三,家校互通功能强大。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前课后,都可以通过应用端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相关学习资料发给家长,让家长一目了然地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

为树立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典型,我们先后分两批开始实施,共有10所学校打造为全市智慧互动课堂标杆校。这一举措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该项目申报了一个国家级的重点课题——“南昌市中小学智慧互动课堂的应用探究与实践”,目前已结题。

三、“并线双轨”课堂教学模式

(一)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优劣势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有许多的优势。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只要通过智能设备便可以进行教学活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更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线上教学涵盖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支持老师线上授课,提供课程回放和分享功能。这种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了学习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线下教学也有着自身无法替代的优势。对于某些课程来说,线下教学方式反而更加合适,如动手操作、课外活动、实验操作等课程。比如,不少中小学都开展线上体育课程,从学生与老师的反馈来看,该类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二)“并线双轨”教学模式的概念

为落实“三个课堂”(即“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加快推进南昌市“互联网+教育”发展,积极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优势,搭建实时互动的网络教研平台和网络学校。在网络教研平台和网络学校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创建开放共享的教育优质资源体系,打造融合创新的教育生态,推进南昌智慧教育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从而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全市中小学校的常态化,助力南昌教育均衡稳步发展。

“并线双轨”教学模式是“三个课堂”中“名师课堂”的一个延伸,是一种线上与线下同步教学模式,既能保证线下教学效果,又能将好的资源快速地分享至线上,线上线下互相渗透、形成体系,促进师生素养显著提高。

四、“并线双轨”课堂教学探究

(一)“并线双轨”教学的策略

为更好地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我们必须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研究与分析,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线上教学策略。经过不断尝试、探索、调研,以往的线上教学模式虽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是仍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总结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并线双轨”教学模式。它可以广泛地用于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场地的教育教学活动。

“并线双轨”教学模式是在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将线上与线下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贯通的轻量化直播课堂。这种模式能够解决单纯线上教学或单纯线下教学的瓶颈问题,为线上教学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也为线下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轻量化直播课堂由高清摄像头、耳麦、一体化平台、教师、学生组成。在教室后部安装高清摄像头用于拍摄教师上课画面,头戴式无线耳麦可对教师的讲解内容进行高清收音,一体化平台可在一体机画面和教师上课板书画面之间进行智能导播切换,还能够实时远程与学生交流互动。无论是线下教室上课的学生,还是远程学习的学生,都能够同步上课,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还能够帮助学校建立课程资源管理平台,有效实现教师教学简单化、学生学习高效化、教学资源集中化、教学方式信息化。

(二)“并线双轨”教学模式的意义

1.辅助教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利用轻量化直播课堂,教师备课时可反复学习已录制的优秀教学视频,不断磨课,不断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优秀课例可以作为公开课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直播,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深化教师对相关教学理论的认识。

2.辅助课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上教师直播教学资源会自动转换成录播课程,课后学生可以在家观看录播资源,针对难点、重点问题可以反复学习观看,增进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辅助课外,对课外活动进行再创造

为完成“后疫情”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对非学科类课外教学活动进行线上线下再创造,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进行差异化的教育教学,尽可能地提升教学质量。

(三)“并线双轨”教学模式的应用

自采用“并线双轨”教学模式后,南昌市共部署6所市直学校,每所学校安装10间教室,学校使用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仅丰富了教师教育教学形式,还拓宽了教学成果分享渠道。此项目虽然实施的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性、创新性、持续性。“并线双轨”教学模式自2021年实施以来,受到了很多学校的青睐,特别是洪都中学,已经将该模式作为常态化的教学手段。“并线双轨”教学模式的优势如下:

1.线上线下同课堂

轻量化在线课堂打破了传统面对面授课的方式,新增线上教学通道,不再停留于枯燥无味的录播课程,而是在课堂实录的基础上增加课堂互动性、真实性,更加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返校的学生来说,轻量化在线课堂不仅可以还原真实教学场景,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让居家的学生不再感到焦虑,对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具有很大的帮助。如今,这样的方式受到了很多学校的青睐,是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

2.导播+直播教学

直播教学突破了地域限制,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的再学习,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为进一步增加在线直播教学场景,高保值还原并呈现给线上学员,轻量化在线课堂具备智能导播功能,自动切换教师端、学员端、课件镜头,确保实时教学画面清晰。轻量化在线课堂直播结束后资源将转化为录播课程,可随时随地反复观看,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课后自我反思,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教师自身成长;另一方面有利于学员线上反复学习,查缺补漏,便于课后复习。轻量化在线课堂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堂同步,导播直播同频,这正是“并线双轨”教学模式的完美呈现。

3.课程资源“云归集”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在于课程资源的共享,既联动了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又联系了外部教学资源,从而打破了资源间相互隔离的状态。课程资源“云归集”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构建了校本课程体系,对促进区域内学校课程优质均衡发展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唐吉祯.智慧学校目标下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2]黄涛.兰州市中小学智慧课堂试点示范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0(63):7-8.

[3]王生文.智慧课堂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新智慧,2020(19):15,17.

[4]杜志军.基于平板电脑构建中小学智慧移动学习课堂[J]. 现代信息科技,2020,4 (2):173-174.

[5]杨豪,薄丽娜.农村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68-69,76.

[6]湛勇.“三主三步”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师,2014(31):32-33.

[7]彭茂发.中小学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探索——以“四四五”高效智慧课堂模式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