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杨婷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及其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实践中面临学生阅读基础薄弱、整本书内容复杂多样、学生阅读习惯尚未养成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包括设定阅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挖掘教材内容、加强知识联系,组织分阶段阅读、降低学习难度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突出“整本”概念:“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即“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通读“整本书”,而不是选读部分,只有通读了,才能完整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对局部精彩之处重点精读,感知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所以,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来说,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从而建立起完整的阅读与写作方法体系。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整本书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碎片化阅读,使得学生能够以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语文知识。学生在系统阅读的过程中,能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语文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语文就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而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三)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整本书阅读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语文知识探索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行安排阅读进度等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这种自主学习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此外,自主探索的过程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难点

(一)整本书阅读对学生阅读的挑战

整本书阅读相较于单篇文章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整本书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提取和归纳能力。他们要能够把握整本书的主旨思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对书中的人物、情节、背景等要素有清晰的认识。其次,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由于时间限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适当加快阅读进度,这就要求他们能够熟练运用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断、概括等。最后,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批判性思维,能对书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整本书阅读对教师教学的挑战

整本书阅读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首先,整本书阅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教师要对学生所阅读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其次,整本书阅读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整本书的内容。最后,整本书阅读对教师的时间安排和教学计划有较大影响。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和讨论,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及时调整指导策略。

三、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深化整本书阅读

(一)设定阅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在开始整本书的阅读之前,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确定阅读目标,以便在整本书阅读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而使学生能够制订更加合理的月度计划。

下面以《西游记》为例,具体分析如何设定阅读目标和明确学习方向。

1.阅读目标的设定

首先,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一百回。在阅读之前,学生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明代中叶的社会文化特点,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

其次,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涉及许多神仙、妖怪和人物。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理解小说的主线和支线。

最后,分析小说主题和思想内涵。《西游记》是一部充满象征意义的小说,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和宗教的思考。

2.学习方向的明确

首先,关注人物描写。在阅读《西游记》时,学生应关注作者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例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贪吃懒惰、沙僧的忠诚稳重等,都是通过细致的人物描写展现出来的。

其次,品味精彩语句。《西游记》中有很多经典的语句,如“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细细品味类似的语句,体会其哲思之美。

最后,思考文化内涵。《西游记》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道教、佛教、儒家思想等。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了解其在小说中的表现和作用。

(二)挖掘教材内容,加强知识联系

语文课程的整本书阅读,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辅助阅读材料,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下面以《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具体分析如何挖掘教材内容,加强知识联系。

首先,我们要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以及他的写作特色。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幽默风趣、生动活泼著称。《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他的一部经典作品,讲述了主人公汤姆·索亚的冒险故事。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马克·吐温的生平和该书的创作背景,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其次,教师要关注书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题涵盖了成长、友谊、勇气等多个方面。汤姆·索亚是一个天真活泼、敢于探险的孩子,他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汤姆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与好友哈克、贝琪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这些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再次,教师要带领学生关注书中的情节和细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情节,如汤姆偷跑出去当海盗、寻宝藏等。这些情节富有想象力,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细节,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通过分析这些细节,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魅力。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其他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美国历史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所反映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社会风貌;在学习英语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关注书中的语言特点,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通过这种跨学科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价值。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疑问和想法。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解答疑问。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实施分阶段阅读,降低阅读难度

小学生往往由于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这种状况下,整本书的阅读就可以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设置明确的阅读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阅读的进度。

下面以《三国演义》为例,具体分析如何进行分阶段阅读。教师可以将《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序言、人物介绍等,对整本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学生可以先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书中的主要人物,如刘备、曹操、孙权等。

第二阶段是把握故事情节。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细读全书,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学生可以关注各个战役的经过,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以及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英雄事迹。

第三阶段是深入分析和思考整本书的主题。在这个阶段,学生应对书中的主题进行深入思考,理解何为忠诚,何为背叛;何为进步,何为反动;等等。同时,学生还可以对人物进行评价,如刘备的仁爱、曹操的多疑、关羽的忠义等。

在分阶段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阶段。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重点关注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作品的主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分阶段阅读还可以结合课外拓展活动来进行,优化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呈现方式;还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历史背景。通过分阶段阅读,《三国演义》这样的古典名著将变得简单易读,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阅读能力。

四、结语

小学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持久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其次,通过阅读不同题材和风格的整本书,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最后,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习得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此外,阅读整本书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他们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廖秋霞.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阅读,2024(1):75-77.

[2]李红梅.农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3(24):167-170.

[3]于柳.小学高年段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实践探索[J].人民教育,2023(22):75-76.

[4]李宗才.阅读策略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43(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