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作者: 李金凤

[摘 要]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作为打基础的阶段,小学阶段的作文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小学高年级作文既是对之前作文学习的反映,也是衔接初中语文作文的重要基础。如何让高年级学生写好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言表达、结构安排和情感表达是评价作文质量的三个重要维度。本文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五、六年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教学建议,有助于促进小学高年级作文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高年级作文;语言表达;结构安排;情感表达;教学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的教学现状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还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作为语文作文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写作具有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一、二年级通过写话和片段作文训练后,三年级开始正式的习作。到了五、六年级,作文难度随之增加,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而言,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习作,更要集中精力解决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作文讲评过程中,教师发现并解决问题是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难点。习作训练不仅仅是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习作中掌握写作方法,从而为将来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从学生的作文中识别问题,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二、小学高年级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小学高段语文作文难度的增加,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反复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语言表达、结构布局和情感表达。语言是作文的工具,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和功能。结构是作文的框架,只有有序的结构才能使作文各个方面显得协调一致。情感是作文的动力,赋予作文以生命力。这三个方面的协调运作,使得作文的整体具备活力。

1.语言表达方面。小学高年级作文存在“三多”问题:病句多、口语多和重复字眼多。这些问题显然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效果。病句不仅会导致句子产生歧义,还会令人难以理解。过多的口语化表达和重复字眼会使文章缺乏美感,进而影响语言的准确传达。

2.结构布局方面。结构作为作文的框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高段语文作文中,结构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不完整,常见问题是开头或结尾缺失的情况,或是缺乏必要的过渡,使得文章出现突兀的转折;二是结构混乱,作文中常常出现内容重复、逻辑不清晰和时间顺序错乱等情况,甚至还会出现与题目无关的叙述。

3.情感表达方面。情感表达是作文活力的重要保证。在小学高年级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脱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和内容空洞的问题。有的作文缺乏情感,只是记流水账;有的作文则情感表达过于直接,缺乏艺术美感;还有的作文情感单一,没有层次和变化。许多作文仅仅是为了写作而机械地抒发情感,缺乏真正的感情投入。学生在写作时难以将作文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的作文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二)原因分析

1.某些问题缺乏系统性和专题性的教学,导致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应对,且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例如,针对病句、重复字眼以及如何找准作文主题等问题,许多教师在作文讲评时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和纠正,缺乏系统性和专题性的梳理和分析,未能提供全面的指导。这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使得类似问题在作文中反复出现。

2.在选择例文示范时,选材角度和利用形式较为单一。例文示范在作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教师在选择例文时,除了使用习作教学中提到的课文(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中提到的《珍珠鸟》和《桂花雨》),还偏重于优秀作文,却忽略了问题作文也可以作为示范案例。此外,有些教师重点强调例文的优点,但缺乏对文章亮点的迁移运用和创新,未能充分挖掘例文的价值。

3.对学生的课外积累重视不足。许多教师在日常作业布置过程中,偏重于习题性的作业,注重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外积累,进而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存在重复,语言描写中频繁使用相同的词语,且缺乏成语、古诗和名言警句的运用,这主要源于素材积累不足。素材积累不足直接限制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如果教师未提出要求或要求不够明确,学生就难以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4.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素材写作,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素材是构成作文大厦的基石,正确运用素材能够为作文增添光彩。在学生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如何有效运用这些素材,成为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部分学生虽然积累了大量素材,但不懂得如何正确运用。直接照搬素材、不会进行筛选与鉴别、随意使用素材,这些都是学生未能正确使用素材的表现,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5.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够到位。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基本条件。没有阅读的铺垫,作文难以取得好成绩。一些作文本身就是用来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例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和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在没有阅读积累的情况下,这两篇作文的写作将无从谈起。部分教师重视阅读的数量,却忽视了阅读的质量。尽管学生进行了阅读,但收获有限,未能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

6.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方面存在不足。作文要出彩,思维不能局限于单一角度。在作文中教师经常发现许多学生无话可说,但在讲评时却能恍然大悟。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了一种模式,学生便照葫芦画瓢,缺乏创新。这说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三、小学高年级作文的教学策略

(一)针对技能性和方法性问题,应加强专项训练

所谓专项训练,是指针对作文中反复出现的病句、重复字眼和不会正确使用素材等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类型,整理成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通过掌握的解题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病句修改训练、词语替换训练等。学生通过这些专项练习掌握技巧。

(二)重视学生的课外积累,作业设置应多元化

面对写作素材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弱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课外积累来丰富写作素材和加强知识储备,使写作时有话可说。教师应充分认识课外学习的重要性,有意识、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积累,在布置作业时有意识地安排课外积累内容,并适当减少习题作业量。例如,分类整理成语、古诗、作文素材和文化常识等,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无形中起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充分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文是不同学生的创作成果,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因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创新点,鼓励他们大胆创新,突破思维局限。例如,记叙文可以用说书的方式写作,使之幽默风趣。作文的开头要醒目,可以用古诗词开头,也可以用悬念式或转折式开头。作文虽无定法,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自身不能被思维束缚,要时刻树立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充分挖掘例文的价值,实现一文多效

例文作为指导习作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它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在利用例文指导习作时,教师应根据例文呈现的内容,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式,从多角度发掘例文的价值,进行迁移运用和创新性解读,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为学生提供多种发挥的空间,从而避免他们被单一模式所束缚。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如何利用例文应根据具体作文的要求进行合理创新,而不是盲目地创新。

(五)进一步强化阅读指导,提升阅读效果

“读什么”和“怎样读”是影响阅读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若读无用之书或阅读方法不当,这样的阅读难以产生积极作用。此时,教师的正确指导尤为重要。在读物鱼龙混杂的现状下,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选择有利于他们的书籍和文章。在阅读指导方面,首先,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书籍。其次,教师应教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进行阅读,而且要促使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启发和收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例如,在阅读某位作者的文章时,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文章写的是谁?通过哪些方式或从哪些方面来写?重点描述了哪些地方?哪些地方用了你认为比较好的词语、句子或修辞手法?你认为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结构或顺序来写的?将问题视为打开阅读大门的钥匙,从而使阅读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六)重视生活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一本无形的“大书”,生活环境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构成了作文的素材库,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善于观察生活,立足于生活环境。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留心身边的事物,从生活这本“大书”中汲取养分,为写作服务。至于如何检验学生是否观察了生活,教师则可以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有意识地引起学生对生活的重视。

四、结语

作文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观察能力、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考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优质作文和亮点作文,还应关注问题作文,尤其是深入探究其根本问题。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部分教师在谈及作文教学时,常常指出教学模式陈旧和观念落后等问题,笔者认为,这些观点有待商榷。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或秉持何种理念,只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即可视为成功,而不应过分强调方法或观念的新颖性。与其花费时间在创新上,不如花时间深入挖掘问题。解决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便是习作教学最大的成功。

作文教学任重道远,虽然旧问题得以解决,但新的问题又会不断出现。因此,教师需以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紧跟时代变化,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教学策略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静.探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小学生(上旬刊),2024(3):34-36.

[2]李淑月.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8):71-73.

[3]郗保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智力,2023(24):75-78.

[4]马正武.试谈小学作文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作文成功之路,2022(32):47-49.

[5]杜淑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段写作水平[J].学周刊,2021(3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