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从资源到课程的实践之路

作者: 颜锡英

[摘 要] 幼儿园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水准,决定着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文章探索由幼儿园资源引发的课程,形成体系完整、可操作的符合幼儿园实情的课程。教师通过收集信息、恰当分析和价值判断,提出适宜的支持策略,建设幼儿园课程;从儿童视角出发,发现资源,挖掘资源,拓展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课程资源;幼儿经验;课程开发

虞永平教授说过,课程资源是幼儿活动的基础。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经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幼儿园课程资源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课程资源的重要教育意义正在不断被发现。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儿童视角梳理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从儿童视角认识资源

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科学教育理念的形成和践行。课程建设不只是确定课程内容,其重心是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活动观、评价观及环境观等基本理念的形成。教师要从幼儿生活、学习中寻找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促进其经验的增长,从而增强课程实施的成效。

(一)搜寻园所资源

陈鹤琴先生曾说:“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自己想的就让他们自己想,鼓励儿童发展自己的世界。”幼儿会发现幼儿园里有哪些资源呢?我们跟随幼儿的脚步在园内搜寻资源,户外运动场、空中花园、湾湾池塘、梧桐大道等就是幼儿最熟悉的资源。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关注到了人力资源,如保安、保健老师、食堂工作人员、消防演练人员等,也关注到了动物资源,如池塘里的鸭子、自然角里的小动物、树上飞来飞去的小鸟等,还有幼儿园特色活动资源,如湾湾大剧院、围棋小天地等。教师把幼儿发现的资源拍照整理好,同时引导幼儿继续发现新资源,激发幼儿探寻的积极性。

(二)关注生活资源

虞永平教授说:“有趣的学习是自然发生的,我们要从孩子的生活中寻找资源。”幼儿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感受、思维和生活方式。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生活中的资源,如树上长出了黑木耳等,真正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出发,构建能让幼儿面对生活挑战的幼儿园课程。

(三)实现资源利用

幼儿园课程以经验的获得为目标,由情境化、过程化、多样化的活动构成。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利用资源,积累认知经验,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和自我成长。“榨汁乐”“拯救皮球”“鸭鸭幼儿园”“油菜花儿开”等课程,就是教师利用园内资源引发幼儿自主学习而形成的。

二、从儿童发展角度挖掘资源

教师应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本园幼儿的现状和需求多元开发课程资源,促幼儿主动学习发展。教师应充分调动家长、幼儿及教职工等多方面的力量,采用调查、搜罗等方式挖掘资源。

(一)引入资源,绘制资源地图

幼儿园内外资源有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发展和需要去挖掘资源,突破原有的资源开发模式,让资源“活”起来。教师要坚持儿童立场,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让幼儿成为资源共建的参与者。以春游活动的资源地图为例,教师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建构儿童化的三级资源地图。首先,建构园级资源地图。园级资源地图以师生共建墙面的方式呈现,在已开发的资源旁边贴二维码,扫一扫就可看到资源开发情况,体现动态性。其次,建构年级组资源地图。年级组资源地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展现各组围绕春游进行的现场踩点等活动。最后,各班级在开展亲子春游活动时,选择重点资源进一步深入挖掘,建构班级春游资源地图。

(二)梳理资源,列出资源清单

教师、幼儿在对各类资源进行调查和搜罗的基础上,将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标记、整理等,分门别类列出资源清单。从内容上分,有公共资源和专项资源;从层次上分,有园级资源、年级组资源和班级资源。首先,列出园级资源清单,丰富园本课程资源。其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再次挖掘,通过年级组集体审议,列出年级组资源清单,开发适宜的年级组项目活动。最后,各班教师追随幼儿的经验及兴趣需要,深入开发各类资源,搭建各类课程活动支架,师幼共同列出班级资源清单。

(三)优化管理,建立资源库

建立幼儿园的资源库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幼儿是在行动中学习的,行动离不开资源,无论哪一门课程,都需要资源的支撑。幼儿园要对资源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形成资源库,建立资源管理和利用制度,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笔者幼儿园建立了三级课程素材库。一级:幼儿园素材库,幼儿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等集中放在幼儿园的收集箱中,供各年级和班级领用。二级:年级组素材库,在定期整理一级素材库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筛选素材,放在年级组办公室,班级根据需要领用。三级:班级素材库,根据幼儿近期游戏的需求,将材料放在班里,幼儿玩游戏时自由取用。班级素材库的取用规则由幼儿与教师共同商讨制定并张贴。幼儿园的素材库和年级组的素材库都提供取用记录本,方便了解素材库中材料的使用情况,为下一阶段收集材料提供依据。

三、从资源到课程的儿童化实践

幼儿园资源的开发与幼儿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深入挖掘资源的教育价值,关注资源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生成一系列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将资源、课程、实践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引导幼儿不断进行深度探索和创造性学习。

(一)园本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

在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资源库是不断丰富和动态完善的。教师、幼儿借助资源地图,深入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库,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将园内外的资源有效融入课程,在优化原有主题活动、生成新的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盈和优化课程。

(二)年级组项目活动——资源的特色显现

幼儿园课程应充满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玩游戏是幼儿的权力,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跟课程紧密相关。资源在课程中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资源玩起来,将物质形态的资源转化为精神形态的幼儿经验。笔者幼儿园利用园外资源,开展了“走近同里探古镇”年级组项目活动,引导幼儿玩“探秘古建筑”“水墨同里”“同里参观路线”“林家铺子”等游戏。教师基于幼儿需求,在年级组审议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开展新活动,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新的课程。

(三)班本微项目活动——资源的以小见大

班本微项目是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构建的课程。教师在班本微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观察幼儿的探索与发现,并以故事的形式记录各种真实的教育事件。幼儿在资源的小发现、小问题、小事件中获得有益经验。教师以幼儿需求为本,以体验、探究、分享为主线,借助集体教学、区域游戏、亲子活动、实践体验等实施班本微项目,不断挖掘资源,助力幼儿快乐探索,自然成长。“荷塘月色”“好玩的沙子”“萝卜灌溉器”等就是由户外、沙池、农场资源引发的班本微项目。

参考文献

[1]朱萍.“生活即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课程资源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3(2):100-103.

[2]毛微佳.融合本土资源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3(1):115-11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