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信息化教学探析

作者: 姚佩云

[摘 要] 现代新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率,助力学生古诗词素养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古诗词信息化教学在配乐增强诗词意境、网络丰富学习资源、提问促进学生投入、光影营造学习氛围、拓展提高语用能力五个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无法领会古诗词的真正含义,只能机械背诵的情况,如不能有效解决,则不利于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进而阻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尽管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借助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配乐增强诗词意境

在小学整体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有感染力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上课伊始,教师便可借助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古诗词意境相匹配的背景音乐,用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深入感受跨越千年而来的艺术魅力。例如,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贝多芬的著名乐曲《月光》,在背景音乐中拉近学生与诗词之间的距离。接着,教师再播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示范朗诵音频,并展示夜晚田间的美好景象,让学生跟着音乐的旋律,走进诗人的心境。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思想和情感上的双重共鸣,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与古诗词原本的意境结合起来。

二、网络丰富学习资源

为了让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检索、浏览网络资源,主动了解这首词发表的时代背景。另外,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词作的理解,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搜集词作者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了解他的生平及创作经历等,透过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去体会写作意图。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长相思》的内在情感。

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能不断拉近自己和古诗词之间的距离,进而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文化的热爱,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兴趣基础。借力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掌握古诗词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可见,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思想感情,更好地感受我国古典诗词文化,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提问促进学生投入

对小学中高年级而言,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做的,并不是逐字逐句地为学生进行翻译和讲解——这样只会让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惰性,不利于后续学习。教师要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和意境,并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大胆的想象,进而吸收和内化古诗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古诗词的相关元素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庐山的景象投映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体验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而发现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所看到的景观也会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开展古诗词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光影营造学习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古诗词课堂上提供与诗词内容和意境相契合的图像影音,优化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更具有艺术性的光影氛围中感受诗词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信息化教学可以化古诗词抽象的整体意境为具体的、直观的感受,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立体的、饱满的感知,从而提升古诗词学习的效率。

在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营造出更具真实感的环境,促进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悠闲、愉悦的村居图景,通过几张图片,学生就能体会到词作中农村生活的那份闲适和自在。这样,学生就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作者对安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进而理解词作从侧面反映出来的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可见,开展古诗词信息化教学,可以让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更加深入和高效地感受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增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悟,有利于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提高语用能力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较,古诗词信息化教学同样需要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古诗词融汇到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在具体的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并引导他们将诗词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此时,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将脑海里所想象的画面记录下来,帮助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中作者的真实情感。仍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为例,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能够表现这首词意境的音乐与影片,使学生在立体的视听环境下,想象作者创作时看到的画面,并将头脑中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信息化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促进学生感受古诗词蕴含的丰富情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体会,增强学生对古诗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能得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也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旭琴.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2):25-27.

[2]邹红燕.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

[3]张雨.主题暖流中的妙趣古诗——小学高年级主题式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知识文库,2019(16):94+106.

[4]李荣.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7(7):251.

[5]颜建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28):23-24.

[6]高进旗.多媒体环境下的古诗词教学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82-85.

[7]彭培华.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142-14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