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发展为本开拓教研新路径
作者: 钟凯燕[摘 要] 幼儿园应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创建新的教研活动模式,建构教师的学习共同体,重塑教研的实践形态,通过改进教育过程、教育方式等途径,促进幼儿、教师、园所共同发展。具体可以从研活动、研资源、研环境、研家长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教研活动;幼儿园;课程资源
传统的幼儿园教研活动以“行政主导、自上而下”为主,这种做法与现在的“课程游戏化”等教育理念相悖,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应有利于幼儿园的建设,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有利于幼儿的学习,特别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应有促进作用。因此,我园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六大支架、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原则,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纲要》《指南》)精神,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创建新的教研活动模式,建构教师的学习共同体,重塑教研的实践形态,通过改进教育过程、教育方式等途径,促进幼儿、教师、园所共同发展。
一、研活动:优化一日生活,提升保教水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的一日生活充满教育契机,如何把握这些契机,生成适宜幼儿的教学活动,是教研活动的新主题之一。在幼儿园,生活与课程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指南》指出,幼儿园教师应努力帮助幼儿充分体验生活,掌握基本技能,获得知识与经验的提升,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获得自信,发展能力。课程游戏化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基于幼儿一日生活教育契机的教研活动,应充分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小事,积累充足的案例,把握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用专业知识进行研判、审议,设计适宜的活动;应支持教师细心观察幼儿,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和解决问题。
二、研资源:挖掘园本资源,促进课程建设
(一)梳理资源
自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以来,教师已形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将园内的资源开发为课程资源,引发幼儿自主行动,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园本教研活动以资源开发作为教研活动的议题,鼓励教师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升资源开发的能力。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从梳理园所资源入手,并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需求出发,依据《指南》要求,设计一系列的课程活动。同时,开展二次教研,以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重点从感知、融入、体验、理解、适应等方面进行资源开发的探索;以幼儿为本位,遵循开放性、便利性原则,研究如何使幼儿成为资源开发的主导者,为幼儿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以自然为教材,以自然为课堂。
(二)利用资源
1.以主题活动形式深挖资源。资源开发着眼于主题由来、目标定位、线索确定、主题调查、实施途径。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幼儿已有经验水平,以及想要了解的话题,从而预设主题网络,结合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深入挖掘资源,通过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日常生活、亲子活动等环节,帮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
2.以多种活动形式拓展资源。教师基于对幼儿的调查,确定资源开发的方向,通过讨论将资源渗透在主题活动中,贯穿在一日活动中。同时,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研讨,将幼儿、教师、家长、专业人士等作为资源加以开发,拓宽资源的来路,帮助幼儿获得不同的体验。
三、研环境:丰富游戏材料,落实课程理念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的。教研活动应充分关注环境的价值,让幼儿与环境 “对话”,发挥环境“第三位老师”的作用。教师要提高对环创理念的认识,深刻了解环创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使幼儿园的环境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环境创设主题教研活动遵循“幼儿为主、因地制宜、绿色环保、挖掘内涵、彰显特色”的原则,对家长园地、主题环境、区域环境、自然角、种植园地等进行创设研究。家长园地创设体现班级特色、文化提炼,让幼儿感到亲切、有趣,并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主题环境创设以幼儿为主体,师幼共同参与创设,动态地展示幼儿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将幼儿作品、图片、调查表等以独特的形式呈现;区域环境创设突出情感环境、生活环境、学习(资源)环境,着眼于幼儿能力的增长,动态展示幼儿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让幼儿与环境“对话”,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通过环境创设主题教研活动,教师们认识到: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可与幼儿交流互动。区域环境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便于幼儿活动,方便幼儿取放物品,让幼儿有机会、有条件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内,通过具体的操作、体验,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获得经验,发展认知能力,获得驾驭材料的能力和探索创造的空间。在教研活动中,教师要梳理经验,学习他人的创意,开拓思路。通过梳理、学习、思考,教师树立“基于儿童立场”的游戏环境创设理念,以幼儿为主体,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做好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还幼儿游戏的权利,让环境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四、研家长:凝聚家园合力,增强社会效应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一个新视角。通过家园联合教研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引导家长利用家庭资源,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将学习融入家庭的一日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幼儿真正愿意学习、喜欢学习。
(一)将家园沟通的话题与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题
当代家长对幼儿教育非常重视,这就对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常家园沟通的话题与问题都是教研活动的主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合作方法。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促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激发家长积极配合的热情。面对突然发生的事件,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耐心解释,妥善处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邀请家长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家园联合教研活动
让家长参与教研活动,可以更加有效地传递幼儿在园与在家的成长信息。例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家园联合教研活动,让家长增进对幼儿在园生活的了解,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的观念;从一日活动开始,向家长展示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并从幼儿情绪、生活习惯、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与家长交流;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入手,向家长介绍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倾听和表达的情况以及平时的体育锻炼情况,并共同探讨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从课程游戏化理念出发,向家长介绍有特色的园本课程及班本课程,阐述幼儿自我服务的意义,共同研讨幼小衔接方面的措施。
(三)通过简报、公众号等方式向家长反馈教研活动效果
家园联合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教研活动中总结的策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并向家长反馈,让家长感受到家园联合教研的意义。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家长反馈课程研讨后开展的各种活动,利用美篇等向家长反馈入园适应主题教研后小班幼儿在园一天的活动情况,利用简报向家长反馈传统文化主题教研后幼儿的认知发展变化等,真正形成家园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沈雯洁.立足幼儿视角,聚焦主题教研[J].教育家,2022(21):50.
[2]胡青春.园本教研助推幼儿野战主题游戏的纵深发展[J].早期教育,2022(18):24-25.
[3]张爱民.提高幼儿健康教育质量的区域教研方式探索[J].天津教育,2022(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