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四季,芬芳相随

作者: 苏晓玲

癸卯金秋九月,教师节夜里,遍览朋友圈和微信聊天窗口,一则则赞美教师的寄语,一句句感念师恩的祝福,让我的心里又升腾起满满的职业幸福感。从2003年到2023年,廿载春秋,恍若弹指一挥间,虽不曾有过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闪耀夺目的业绩,但内心深处充盈的快乐和满足让我迫不及待想要表白:今生不悔入杏坛,来世还当种花匠。

是的,一支粉笔,两袖清风,杏坛四季,一路芬芳相随。世间职业千万种,庆幸我选择的是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并矢志为之从一而终!当然,这种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犹记初涉教坛时,我曾因为准备不周,在课堂上被学生问到瞠目结舌;曾因为学生纪律散漫、课堂混乱,在讲台上不知所措;也曾因为家长拒不配合工作在夜里辗转难眠;更曾因为学生的故意作对而暗自垂泪……毕竟身为教师,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最富活力的生命个体。他们自我意识强,不喜欢古板的说教和硬性约束;同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诱惑也使得他们容易出现责任意识淡薄、知行不一、纪律观念差、逆反心理强等缺点。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挑战和压力了。可幸在各位前辈和同事的指导下,当年那个初涉教坛紧张不安的青涩女孩已经变成了深耕杏坛、淡定从容的快乐园丁。躬耕教坛二十载,如果说教师职业幸福之门有钥匙的话,我想不外乎“热爱、师德、感恩”六字。

长路漫漫,以热爱平山海跌宕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但也是不凡的,世人的眼里,盛满了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几多赞誉、几多期许。因此身为师者,必当从心里坚定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热爱我们的职业和我们的学生。

何谓热爱?我觉得热爱就是“至圣先师”孔子毕其一生传播儒学、教育天下的执着;热爱就是“人民教育家”于漪六十年如一日“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的坚守;热爱就是“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高山峡谷四十载、点亮万千孩子梦想的无悔。因为唯有热爱,方可抵御三尺讲台之外的繁华诱惑,醉心于知识海洋里日复一日单调又充满挑战的摆渡生活。

犹记得2003年8月,刚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了离家三十多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任教。彼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山风虫鸣的寂寥以及上下班交通的不便都曾让我对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和后悔。可是毕竟刚踏出校园,理想和激情正“茂盛”,当发现人前不善言辞的我一旦站在讲台居然可以侃侃而谈且时不时有智慧的火花闪现的时候,我不觉间又燃起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是啊,身为一名语文教师真的太幸福了!课堂上,我带领学生漫步唐诗宋词,感受诗情画意,邂逅古圣先贤,聆听哲思教诲,徜徉文学世界,遍览山河远阔。课堂之外,我指导学生创办文学社,出版手绘手抄的校刊;在各个节日邀约学生举行别具特色的庆祝活动……在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眸里,在一张张写满雀跃的脸庞上,我看到了教育之光,更看到了热爱的意义!

而通过批阅学生的周记、作文,我慢慢发现那些文字所承载的东西实在太过沉重,于是不自觉地就从心底升起一份慎重、一份警惕,常常惶恐,怕不觉间伤害了那一颗颗脆弱的心,因此竭尽所能,抛开所有的阴翳,使笔端流注出来的尽可能是阳光。面对班里一位喜欢和我作对并喜欢在周记里“控诉”我的学生,我忍住愤懑和委屈,不但不批评反而一次次感谢她的坦诚,赞扬她的勇气是曾为学生的我所没有的;在她考试退步时提醒她学习是需要自己经营的事业;在她作文写得好时不吝于对她的肯定和表

扬……结果,在那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了她的一封信,里面写道和语文老师作对是她从初中以来养成的恶习,对于过去一年里对我的伤害,她诚挚向我道歉,最后一句话是:“忍耐是痛苦的,但它过后的果实却是甜的!”我感到欣慰的同时回了她一句话“忍耐是一种懦弱,但基于爱的宽容却是一种气度。”是的,教师的爱必须是有韧性的,在爱学生的闪光点的同时更要有容人之短的气量和勇气!而慢慢地,我也发现,为别人生产阳光的同时,真正的阳光也慢慢渗透自己的心怀,因为当你发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爱和关怀能让学生感受到安全、温暖和亲切并发生改变时,我们会发现小小的爱也能变得崇高而伟大!而这时候,我们的心胸和格局也自然随之得到拓展,对世事人情多了一份达观。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教育是一场向阳而生的修行,更是一场师生美美与共的双向奔赴。热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的核心、更是漫漫教育征途的不竭动

力。

春风化雨,以德载道身先垂范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进入关键时期,培养造就一大批为党为国担当重任的栋梁之材已经成为当代师者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以为人师表的美好形象为学生树立起人生的标杆,以高尚的师德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和表率作用。

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的话,教师也必须准时甚至比学生更早到达教室;与其一次次要求学生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不乱扔纸团,教师不如从自己拾起讲台上的粉笔头做起。记得有一次,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发现黑板擦得很不干净,东一片西一片的还留着许多粉笔迹,因此我决定自己“二次加工”。没想到拿起黑板擦一擦,却发现黑板更脏了。原来,小小的黑板擦上已经沾上了厚厚一层粉笔灰,大概有好几天没人磕灰了吧……于是,我转身弯腰,轻轻地在讲台下将粉笔灰磕干净,然后再次擦起了黑

板……“哇!”随着黑板擦的移动,我听到了底下学生小声的惊叹,因为他们眼前的黑板终于呈现出了久违的本色面貌。此后,我欣喜地发现,每天的黑板都擦得干干净净的,粉笔擦上也鲜有出现厚厚一层粉笔灰的时候。

而除了教师的率先垂范,我觉得教师更应该充分整合我们的学科资源,深挖其中的德育素材并发挥其榜样力量。我现在的工作单位是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我经常渗透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和理想教育。比如讲到《论语》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告诉学生君子当有义薄云天的高尚追求;讲到《离骚》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我告诉学生这是崇高的爱国精神;读到《孟子》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告诉学生济世救民是伟大的人格理想。最近,在分享了一篇关于博士生业余当快递员和北大保安考上大学的文章后,一位经常缺课而且喜欢在课堂上睡觉的学生忽然在课后发信息给我,跟我分享了他听完课的感受,并告诉我他终于明白了人不能故步自封,他也想从此改变自己……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可以说,以德载道,身正为范,这比千次万次的说教更能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心怀感恩,提灯引梦不啻微芒

元旦,踏进教室的那一刻,随着一声“Happy New Year!”昨天刚被我罚站并叫到办公室训话的学生把一张贺卡放到了讲台上,温馨的祝福语下面写着:您的全体调皮学生,之后是一串长长的签名。清晨,推开宿舍门,门口多了一个插着几枝新鲜桂花的玻璃瓶子,下面还垫着一张卡片:“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幸福很简单,有时候只需一床棉被就能捂出一大串暖暖的幸福。而更多时候,则是看到微笑的你——致带给我无数写作灵感的老师!”春节,一位远在三十多里外山区里的学生自己一个人转了三趟车,专程找到我家,只为了将她手工缝制的珠绣画送给

我……

从教生涯里,诸如以上,太多的感动,太多的美好!学生们的片片真情汇在一起,就如沁人心脾的花香,拂去我工作的疲惫,更如甘甜如饴的清露,日夜润泽我的心田。“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从国家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从家长到学生,身为教师,在各级各界的重视和关怀下,我们的社会地位、职业认可度不断得到提高,盛誉之下,身为教师,我们更应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我们的职业,也许身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没有办法在物质上直接“达则兼济天下”,可是在知识海洋里我们却是一名掌控万千奥秘的领航者;我们可能无法高尚到让每一个学生一言一行皆以我们为模范,但至少我们可以让他们明了是非善恶标准,在他们思想错位情感跌倒时扶他们一把;也许我们一生平庸,但却可以帮助学生成功,然后默默感受自己的不凡!

感恩我们的学生,是他们的善良、天真、热情、单纯让我们永葆一颗赤子之心,是他们的认真、努力、执着、坚持让我们收获了躬耕教坛的桃李芬芳,是他们的宽容、理解、信任、尊重让我们感受到孜孜不倦付出后的幸福绵长!

于是,时刻谨记: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时刻保持无私育人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迷茫。永远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自己!

“努力事躬耕,但愿成嘉木。”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能够躬耕教坛,参与强国复兴大业,何其有幸,又何其幸福。师者力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我当以热血铸就学生锦绣人生,以丹心照耀桃李芬芳之路,为孩子,为国家,为我们民族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广东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成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