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母亲学拼音

作者: 臧凤婷

母亲样样都好,模样好,说话办事利索,还能吃苦。她和父亲于1993年走出农村,带着借来的1200元到乡镇创业,从租小门面到租大门面,再到买下属于自家的大门面……30年时间,母亲和父亲硬是把养家糊口的农资店做成了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老字号。

我们姐弟三人受益于父母创造的条件,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后来都考进了高等学府,如今三人在大城市安家,各个事业小有所成。

按说,母亲该知足了。生意做到了全县数一数二,十里八乡的种田人找着来买东西,三个儿女也够争气,又孝顺。然而,母亲心中却始终有个遗憾,虽至耳顺之年仍不能释然——她是个文盲!

家里的生意摊子越铺越大,记账、算账、打条子总是免不了的,母亲为此经历了相当多的难堪与困难。我们年少时,母亲经常感叹,“一到写字就害怕,怕人家笑话”“笔杆子千斤重”……但为生活所迫,只能抓紧一切机会学习。

母亲相当聪慧,她很快记住了种子、农药、除草剂上的字,记的账也越来越清楚明白。长年累月的学习和锻炼后,母亲如今的识字量相当可以,字写起来,虽谈不上多美观,但也是工工整整、有模有样,甚至还会模仿父亲的字体签名……

但母亲始终对她的“文盲”身份耿耿于怀,生意上的成就和儿女们的出息也不能抹平她这份专属于自己的遗憾。

看到我们姐弟在手机上敲字,指尖如蜂蝶乱飞,母亲又是一脸羡慕,再一次感叹:念过书真好!

“你们手机上的字怎么出来得那么快?不用一笔一画写么?”

“不用!我们都是用拼音的,比写字要快!”

“拼音难不难学?”

“简单得很!一年级小学生都会!”

母亲爱学、能学,但真听到她想学拼音打字时,我们还是面面相觑。拼音这个东西,说难,一年级小学生都会;说简单,教一个零基础的成年人,从何教起?

因为职业的缘故,这个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到了我的头上。虽然身为人师,但我面对的都是初中孩子,他们的拼音成果都是小学老师打下的“江山”,我“坐享其成”。让我教拼音,还真是毫无经验。

看到母亲心心念念想学,我只能现学现用。我借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完完整整地将拼音的内容系统地学习了一遍,第二天便开始给母亲“上课”。

从“a、o、e”开始教起,母亲一开始十分“轻敌”:“这个我会!电视上看过!”

加上声调时,也还略有把握,但是四个声调也够母亲反应好一会儿的。

待教到“i、u、ü、y、w”,她便有些弄混了:“这些字母长得真像!你讲慢一点,我脑子哪能跟你们年轻人比!”

学到“b、p、m、f”时,母亲则非常迟疑。到了“b、p、m、f”跟单韵母的拼读时,不仅母亲深感挫败,我也十分焦躁。我觉得自己讲得再清楚不过了,母亲跟读时,也挺顺的,怎么放手拼读就那么“拙巴”?!

母亲显然学得灰心且不耐,时不时有人来买东西,母亲并不热络,我知道她心里并不好受。她不是畏难,而是有个根深蒂固的信念被动摇了。

母亲没能读书,才进小学几天便被外公叫回去放牛,从此便再没进过学校。她总是赌着一股气——

“你外公外婆给你大舅、老舅、老姨念书,他们不想念,逼着他们去念!我和你二姨想去念书,他们死活不给去,要打要骂的……”

这句话,母亲念叨了很多年,她总认为如果当年给她念书,一定能念出来。儿女们读书成器,她更是笃信自己也有读书的天分,可现在小学一年级的拼音便难住了

她……

一想到母亲心中的那点执念就要被扑灭,母亲那本就脆弱的信心可能就此破碎,我不忍心,也不甘心!

请教小学老师,学方法,听网课,下视频……我再学习、再教。我想成全母亲关于读书的那点念想,也想证明父母这代人是有能力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

父母只是老了。如果假以他们同样的条件,再让他们与我们同龄、同场竞技,我们是不是一定比他们强?凭着良心说,我不敢保证。

也许母亲真是被穷困埋没了优秀,也许让我走母亲的道路,我未必如她。我还想到,当年父母稍微站稳脚跟之后,是母亲一力主张将我和妹妹也接出农村,带到镇上去读书,是母亲成就了现在的我……

想到此,我收起心中暗暗的急躁与轻慢,放慢了节奏,买了铅笔、橡皮、拼音本。我握着母亲的手写下了第一个字母,一如小时候,她牵着我走出了第一步……

母亲的手宽大粗糙,温暖有力。手握着手,我能明显感觉到母亲的紧张,自己也有些不习惯,我俩一时不知该如何用力。为了缓解微妙的尴尬,我没话找话:

“妈,这铅笔跟水笔不一样,水笔是金属头,不会断,铅笔芯容易断,写字时力气要小点。”

“嗯!”

“你先别用力,我带着你写几个,你先感觉下。”

“好!你写!”

我一瞬间有些惘然——我有多久没与母亲牵手了?明明小时候牵起手来那么自然而然。

手把手教母亲写了两行字母,我便让母亲自己试试。母亲大约是太想写好,总忍不住用力,铅笔尖每次撇断时,母亲也有些不好意思,总刻意地避免看我……

“妈,你慢点写,不着急,写轻点不要紧,慢慢就能用对力气。”

“看来念书也不容易啊,一年级就这么难了!”

“拼音入门难,越到后面越简单。你还记得小时候,我刚上一年级,我爸辅导我学习,学拼音这块打了我好几次。”

“是啊,那时候刚上学,能懂什么?你爸也是!”

“七八岁小孩,正是头脑反应快的时候,都觉得难学,你觉得难也正常。你能下定决心去学,都很了不得了!慢慢来,以你的聪明,肯定能学会……”

就这样边教,边读,边写,边聊……小时候趴在柜台上写作业的画面逐渐鲜明,只是现在换我来成就母亲。

我方法学得很快,内容教得很慢,课本上总共33页的拼音内容,我教了整个暑假。

是的,我教了整个暑假,母亲也学了整个暑假!我没想过母亲真的能坚持下来。

小妹、小弟说了几次:“真应该给咱妈颁发‘三好学生’奖状,除了卖东西、做家务,天天在那里写写念念的,比我们当年念书还用功……”

而母亲的学习成果也颇为喜人,用拼音在聊天框查字,斟酌着回复别人信息,已问题不大。后来一年四季的文字叮咛下,母亲时不时会加上一句:“上面的字是我用拼音打的……”

传道、授业、解惑,这也许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教学——往小了说,我最终教会了母亲拼音;往大了说,时代并没有抛弃这代父母。因为我相信,天下一定还有很多子女,他们主动、认真、慎重,他们以爱为名或陪着或牵着父母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个过程也许有性急,也许有质疑,也许有挫败,但其中的意义与快乐,质朴、厚重又严肃,不是吗?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