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实践

作者: 杨西广

摘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是落实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学情,教师可将学习小组划分为基础型学习小组、发展型学习小组、拓展型学习小组等。通过单元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群、真实情境、跨学科学习、群文阅读等方式引领学生进行单元的深度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大单元教学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相互协作,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新课标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和分享、沟通和协作,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基于此,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落实学习任务群,组织单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整合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实践为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以“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为基本任务群,引导学生精读诗歌、小说类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一、找准教学融合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1.找准教学主题与单元主题的融合点

单元教学是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实施的教学过程。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时,首先要找准教学主题与单元主题的融合点,确保正确的教学方向。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青春的价值”。围绕单元主题,教材编排了与青春内容相关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意在引导学生感悟青春的情怀,理解青春的价值,为高中生活领航,为人生定向。教师设计教学主题时可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融合点:一是体会文中人物对青春的感悟,反观学生的青春认识;二是深入阅读文本,结合自身的体验理解青春价值实现的路径;三是激发学生热爱青春,激扬文字的感情,把青春的热血融入时代的洪流中。基于以上思考,结合“青春的价值”这一单元主题,教学主题可设定为“以青春小我,成时代大我”。“以青春小我”意在感悟自身的青春情怀,“成时代大我”意在理解自身青春的价值,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主题与单元主题的融通,为制定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提供了方向。同时,二者的融通为“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提供了抓手。

2.找准学习目标与小组合作的融合点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是向学生提供有效学习支持的途径。不同学情的学生划分到不同的组别,小组当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各有分工,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期达成更高的学习目标。基于此,学习目标的设计尤为重要,一是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是学习目标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最大化。因此,教师应重视学习目标的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特点的融通。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围绕“以青春小我,成时代大我”的教学主题,对接“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预设学习目标如下:从意象、形象、语言、情感、主题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感悟不同作品中的青春情怀,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围绕“以青春小我,成时代大我”这一主题展开组内研讨,理解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明确青春的价值在于使命与担当、坚守与奉献;小组内选择朗诵、表演、绘画、合唱等艺术方式,把文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激发青春的热情;结合单元诗作的学习,尝试写作诗歌,小组选编优秀的诗作,完成微诗刊。

在学习目标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融通下,更好地落实“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学生的参与度更广,促进学生的进步。

二、划分多元学习小组,激发单元学习动力

1.依学情而教,确定学习小组的类型

学情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尊重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包括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态度、爱好特长等,做到“人尽其能,各司其职”。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可将学习小组划分为基础型学习小组、发展型学习小组、拓展型学习小组三种类型,使各层级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这样,在整体学习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教师依据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可设置层级不同的问题,满足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学习小组的不同学习需要,让语文基础一般的学生“吃饱”,基础中等的学生“吃好”,基础优秀的学生“吃精”,让学习真正发生。

2.依合作而学,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习小组是以学生的合作活动为主体,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中把学习与能力、合作与探究、成事与成人融合联通起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有7篇文学作品,每个小组可认领1篇,在单元主题和学习目标的整体统领下,合作探究单篇作品,理解青春的价值。也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选择两篇或多篇作品进行联读,比较青春价值的异同。还可以跨学科学习,在诗歌学习上可结合意象创作美术作品,在小说学习上可结合情节创作情景剧,展现青春的价值。这些都要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等。

三、围绕单元主题设置任务群,落实单元学习活动

1.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群,落实学科素养

教师设计单元教学的学习任务,应落实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围绕单元主题设置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创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笔者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预设如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读文本,赏语言之美。引导学生分小组开展诗歌专题阅读、小说专题阅读,找寻诗歌作品中的意象、品读小说作品中的细节,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

任务二:知人物,论形象之美。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深度分析人物特点,赏析诗歌中诗人的形象之美,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之美。

任务三:话时代,探价值之美。不同的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不同,实现的青春价值就不一样。分“五四运动”时的青春、战争岁月时的青春、改革开放时的青春等时代专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时代专题探究,感悟不同时代下的青春价值之美。

任务四:写诗歌,悟青春之美。小组合作梳理第一单元中五首诗的艺术特点,借鉴本单元诗歌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手法,每组中每人创作一首诗,汇集制作成微诗刊,在年级宣传栏进行展示。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的任务完成进度,“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比如,“提供阅读策略指导”,提供相关的人物或时代背景的资料、视频等。

2.围绕教学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群,促进自主学习

单元教学设计还需基于前期提炼的教学主题进行学习任务的设置,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学习经验。围绕“以青春小我,成时代大我”这一主题,笔者预设如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青春小我与他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用力放号,表达自己;或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回顾和思考青春的自己,比较青春的他人,谈谈应成为怎样的青年。

任务二:青春小我与社会。查阅资料,了解文中人物所处的社会现状,他们是怀着怎样的人生态度对未来进行探索的?小组合作探究我们现在的社会现状,作为青年应该以怎样的人生态度面向未来?

任务三:青春小我与国家。分析文中的青年是怎样把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展现时代大我的?新时代,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作为青年应该怎样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结合起来,成就时代的大我呢?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协助学生打破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壁垒,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比较,提升思维能力,领悟学习的真谛。

四、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优化单元知识建构

展示与交流是一种输出式学习,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看得见。各小组展示交流越充分,学生的认知越清晰,单元知识建构越优化。

1.展示交流与全面评价相结合

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教师可开展小组内自评、组与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评价,也可开展学习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展示交流与适时转化相结合

在小组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适时转换的能力。学生要善于在倾听别人见解和他人评价的基础上收集有益的反馈信息,完善、转换为自己的见解,使语文的核心素养进一步发展。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有针对性,在师生互动互联中加强了课堂教学的整合,“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黄芳.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J].中学语文,2023(3).

作者简介:杨西广(1988— ),男,一级教师,2013年毕业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工作于廊坊市第二中学,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廊坊市师德标兵、廊坊师范学院职业能力导师、廊坊市首批卓越教师培养对象,讲授课例获省级优课、多次获市级一等奖。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