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有向·有效:阅读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郭惠敏

有法·有向·有效:阅读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0

阅读单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支架,它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形象呈现阅读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练习预测、想象、推理、比较和联结等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进而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任务群之一,在这一任务群的推进过程中,很多教师通过阅读单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然而,笔者注意到,部分教师设计阅读单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阅读单未能结合语文要素及阅读目标。部分教师设计阅读单时,没有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进行设计,忽略了阅读方法的指导。二是阅读单未能体现文本特点。如进行童话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未能体现童话这一文体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等特点。三是阅读单的设计未能结合学情。如部分教师未关注到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基于此,笔者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安徒生童话》一书,谈谈如何合理设计阅读单,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

一、有法:聚焦语文要素,巧用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课标”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中指出“(学生要)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语文要素,根据阅读策略设计阅读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鼓励学生阅读童话,指出“阅读时,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和“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从阅读方法层面和情感领悟层面对童话阅读提出了要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是适合这一学段学生阅读的整本书,童话作品为学生展示了纯真美好的理想世界,且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教材配套版本的《安徒生童话》一书,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整本书阅读策略,让学生在获得阅读愉悦感的同时,悟得道理,提升学习能力。

1.有意识地积累词句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由此可见,有意识地积累词句是这一阶段阅读的重点之一。设计阅读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词句、积累词句。

在设计《安徒生童话》中《丑小鸭》一文的阅读单时,笔者未直接出示好词佳句让学生积累,而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分析“乡下真是非常美丽。现在正是夏天,小麦是金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等句子的语用特点,学生能抓住句子中对颜色、景物的描写,体会乡下的美丽。接着,笔者紧扣语文要素,让学生从《丑小鸭》一文中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并要求学生分析词语的特点,句子运用的手法、技巧等。只有学生明确了这些词句“好在哪里”,词句的积累才有意义。这样的训练,能结合语文要素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推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有依据地进行预测

“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即要求学生能具备阅读预测的能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因此,设计阅读单时,教师应重视“预测”能力的习得,帮助学生巩固、提升阅读能力。在设计《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一文的阅读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旁的阅读提示:“这只最大的蛋为什么还没有动静?它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学生回顾课内所学,通过联系上文、结合生活经验或联系插图等方式进行预测,在阅读单上把“我的预测”“预测的依据”记录下来。阅读单这一支架能助推学生内化方法,让学生读有所获。

3.有目的地展开想象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童话中的语言优美、情节曲折、富有童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带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在设计《安徒生童话》中的《雏菊》一文的阅读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雏菊的描写,如“有一天早晨,雏菊盛开了,雪白的花瓣围着黄色的花心散开,像是一圈阳光”等。教师出示阅读单,让学生说一说,读到这些句子时,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此外,教师还可以出示一些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如在《雏菊》一文中,两个男孩看到云雀死了,伤心地哭了起来。教师可以据此提问,让学生思考此时的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教师应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与人物对话,让思维活跃起来。

教师根据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各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阅读单,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有目的地阅读,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促进阅读品质的提升。

二、有向:直击文本核心,锚定阅读方向

阅读单在阅读指导上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根据文本特点设计阅读单,聚焦任务导向,锚定问题的关键点,能直接抵达文本的核心,指引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将思考引向深处。

1.选准问题的切入点

阅读单的设计要关注问题的切入点、直击文本的核心。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任务的驱动下获得新知,得到启迪。在设计《安徒生童话》中《坚定的锡兵》一文的阅读单时,教师要明确,领会锡兵的品质是阅读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体现锡兵“坚定”的语句(见图1),让学生通过图示初步了解锡兵经历了危险,但内心依然坚定。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从文本中寻找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语句,为接下来的品词析句做准备。

在学生能初步理解锡兵的形象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应阅读单(如表1),让学生圈画体现人物品质的词语、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谈谈对“坚定”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2.关注语言的训练点

不少童话使用反复的结构叙述故事,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设计思维导图,让学生发现情节的反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在阅读单上创设“童话故事之声”这一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借助思维导图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单让学生发现表达的秘妙,进行仿写、创编等,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充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指向联结的关键点

整本书阅读单的设计不仅要关注文本特征,也要关注不同文本间的联结,定准联结的关键点,推动阅读从表层走向深度,深化认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感受。

篇与篇的联结。阅读单可以将同一体裁的不同文本放在一起,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蜗牛和玫瑰树》和《亚麻》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两篇文本,这两篇文本都认为,奉献是真正的幸福,对世界有用是最幸福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两篇文本,分析其写法的不同:《蜗牛和玫瑰树》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读者看到了一棵尽情绽放、乐于奉献的玫瑰树;而《亚麻》则是写亚麻从生长到消失的过程中经历的故事,特别是从中经受的各种磨难,让读者感受到了它的乐观。

题目与题目的联结。《安徒生童话》中的篇目标题往往是该文本的主要写作对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安徒生童话》中的目录归类、比较。学生能发现:有的标题以植物命名,如《雏菊》《枞树》;有的标题以动物命名,如《丑小鸭》《野天鹅》;有的标题以人物命名,如《拇指姑娘》《祖母》。学生能在归类、比较中发现,《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形象来源很广,且会说话、有情感,还有着奇妙的经历,这些发现有助于学生认识童话、了解童话。

三、有效:结合学段特点,提高阅读效率

三年级的阅读单设计要基于中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特点,设计的引导语不宜过长,指向性要明确,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点燃思维的火花。

1.给予示范,明确阅读方向

有的童话篇幅较长,三年级的学生要准确、快速地把握文章的关键信息比较难。因此,在设计阅读单时,教师可以出示提示信息,让学生明确答题的方向,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如《安徒生童话》中的《拇指姑娘》一文情节曲折,概括、梳理关键情节是重要的阅读任务。但教师若不给予提示,直接让学生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阶段的情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在设计阅读单时,可以绘制“已知情节+未知情节”的情节曲线图,即给出已知情节概括样例,让学生结合已知情节探寻未知情节。这样的阅读单,不仅能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语掌握导语概括法、关键词概括法等情节概括梳理的方法。

2.形式丰富,激发阅读期待

阅读单的形式不局限于表格、曲线图等,教师可以丰富阅读单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阅读体验。如教师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忆相关情节;教师可以出示人物有关信息,让学生结合信息猜测描述对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给童话配音,体会人物形象、加深情感领悟等。阅读单的设计要与中学段学生的兴趣点关联起来,使其获得阅读的成就感。

3.引发思辨,培养高阶思维

“新课标”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提示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善于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阅读中的独到见解”。阅读单的设计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如在《安徒生童话》中的《老头子做的事总是对的》一文的阅读单中,教师可以设计这一问题:“标题告诉我们‘老头做的事总是对的’,你也这么认为吗?请说明理由。”学生能结合文本内容以及自己的阅读体验,有理有据地发表见解,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在阅读单的设计中,教师要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各单元的语文要素,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核心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设计阅读任务,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总之,设计合理的阅读单,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表达,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