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作者: 卜庆振 陈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和“双减”政策都要求教师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且对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此,笔者结合“新课标”关于作业评价的建议,提炼出以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1.明确素养目标
语文课程的单元作业通常涵盖单元知识点,能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可迁移的知识体系,与单元学习任务群相辅相成。
教师应从素养目标出发,分析单元导语中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深入研读单篇课文,以把握课文内容、作者观点和情感表达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作业内容的设计是否与素养目标相契合,也要考虑这些作业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2.形成组织结构
在明确素养目标后,教师要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基于单元主题创设情境,设计作业内容。其次,教师应紧密结合课堂所学,关注学生校内外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丰富作业内容。最后,教师应合理设计作业形式。“新课标”指出,作业设计要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空间。所以,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数量,用少量、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民风民俗”,教师可以围绕这一学习主题,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见表1)。
3.明晰作业要点
“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应体现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判断作业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要点突出,要对照以下三点:明晰作业内容是否符合单元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标”中的学习目标;判断作业内容是否既检测了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又体现了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判断作业内容能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是否能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笔者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设计了作业要点对照表(见表2)。
4.配套评价标准
高质、有效的作业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帮助。在作业中嵌入相应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评价标准嵌入活动要求中,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或将评价标准嵌入学习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支架,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如在“寻找物件,传承民俗”的主题作业中,为让学生明确“物件与民俗之间的关系”,笔者将评价标准嵌入活动要求中,提示学生“选取印象深刻的物件”“细致阐述有关该物件的故事”,明确“该物件体现了何种民俗”,让学生明确思路、学习得法。
二、整本书作业设计策略
“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归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鼓励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和阅读兴趣挑选合适的书籍,制订详细的阅读计划,并通过多种阅读策略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此外,“新课标 ”提倡学生通过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形式分享阅读感受、解决阅读问题、拓宽阅读路径,以此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如《骆驼祥子》是七年级学生必读的经典名著之一,这本书讲述了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惨遭遇,体现了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分析、了解书中人物的性格、品质是学生阅读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注意到,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编排的课文均围绕“小人物的故事”展开,旨在凸显“小人物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向美,这与《骆驼祥子》的阅读重点相契合。基于此,笔者确定了《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的作业主题——“北平城中的小人物”,引导学生围绕“祥子档案查询”“重要事件梳理”和“悲剧原因分析”对整本书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能按照要求,采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勾画重点、分析细节,有效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
这样的整本书作业设计立足于单元整体,关注到学生的阅读重难点,并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本书内容提供阅读支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
跨学科作业是对学习资源的整合,能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这一类型作业通常完成周期较长,属于长期作业的范畴。在形式上,这类作业通常以问题解决、项目推进或表现性任务为载体。“新课标”提倡通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手段,对学生跨学科学习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因此,这类作业的考查重点不是学生对零散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多篇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鲁迅先生、读懂其作品内涵,笔者设计了主题为“献礼二十大,传承民族魂——鲁迅先生印象展”的跨学科作业,作业以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完成周期为一个月,涉及语文、政治、历史、美术等学科,这一形式的跨学科作业包容性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了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语文作业的设计应紧密契合“新课标”要求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教师应丰富作业类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教师应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设计作业,让学生加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第二实验中学 山东省泰安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