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亲子共读方法
作者: 张忠涛1
2005年,我的大女儿出生。2023年,她高三毕业。2017年,我的小女儿出生。2024年,她七周岁了。近年来,我一直在做亲子共读方面的研究,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伴读,一边总结。希望能摸索出一套适合女儿的读书方法。我陪大女儿共读了三年,陪小女儿共读了六年。亲子阅读,我认真研究了九年。
小女儿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基本实现了独立阅读。我每天记亲子共读日记,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在砥砺中成长,也获得了一些经验,有了一些思考。小女儿出生后,我转行从事教育工作,意识到自己在阅读方面的匮乏,便走上了认真读书研究的道路。在亲子共读中,我们找到了适合亲子阅读的方法,我们称之为“365读书法”。
“365读书法”即365天,不间断读书。其中,“3”是指三句鼓励读书的名言:第一句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第二句是“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第三句是“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我和小女儿经常讨论这三句话,也经常和其他家长、小朋友分享这三句话,让孩子们深刻领会坚持的意义和积累的力量,让他们懂得: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者从来不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读书不能三更睡五更起,不能一曝十寒。所以小女儿常对我说:“快就是慢,慢就是快。龟兔赛跑让我明白了谁坚持到底谁就能胜利!”这三句读书励志语,我和小女儿将其戏称为读书的“定海神针”。“定海神针”让孩子变得安静、专注、主动、自律。
“6”是指六个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即“读书、聊天、劳动、旅行、观影、演讲”。
读书:每天至少阅读一小时,平均每天阅读一万字。我们可以设置内容涵盖方方面面的阶梯阅读书目。小女儿的散漫和碎片的阅读从“咿呀学语”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有计划的伴读也非常有必要。孩子的进步肉眼可见,她的识字量越来越大,朗读越来越流畅,读的速度更快了,读的兴趣也更浓了。
聊天:创设一个话题,用书面语言和孩子展开讨论,不断丰富孩子的词语储备,拓展孩子思维,引发孩子思考。聊天,更灵活,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随时都可以开始;聊天,可以看见什么就聊什么,想到什么就聊什么,话题相当丰富;聊天,倾注了父母的爱和期待,孩子更喜欢,能让孩子更阳光、更健康;聊天,能让孩子提升思想,完善人格,学会处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孩子更容易找到方向,形成学习内驱力。
劳动:劳动是生活中必做的功课。我们要鼓励孩子由简入繁、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做家务,让他们从小懂得责任、付出、奉献、关怀的意义。简简单单的劳动,虽然发生在生活的表层,却可能对孩子的心灵产生深远的影响。劳动加深了孩子对生活的理解,让孩子更好地扎根、生长。
旅行: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春天,我们可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看万木吐绿,听百鸟和鸣,赏野花,采野菜,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夏天,我们可以带孩子走进农家,侍弄田园,丰富家庭餐桌,体会劳动之乐;秋天,我们可以带孩子登上高山之巅,看群山连绵,发千古之幽思;冬天,我们可以带孩子滑冰玩雪,感受冬的浪漫与圣洁、大自然的静谧与美好。
观影:每星期看一次电影。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纪录片,丰富各方面知识;看爱国影片和励志电影,让影片持续影响孩子的精神世界;看国外优秀动画片,这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又能帮助孩子学习英语。
演讲:鼓励孩子表达。小女儿刚上幼儿园时,她不自信、羞涩,遇到人时,她经常躲到妈妈身后。经过两三年的锻炼,她成了游泳和跳绳小能手,老师说她平时是一个“社牛”。这个变化,来自持续鼓励她上台演讲。让孩子上台演讲,有准备、有逻辑地说,是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演讲,也会让读书的动力更强。
以上六个阅读策略被我和女儿戏称为“六脉神剑”。
“5”是指读、记、思、写、行五个方面。读的要点有二:一是注重阶梯阅读,合理设置难度,科学确定书目,避免原地徘徊;二是家长范读或者跟网上的朗读者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深化孩子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为锻炼演说能力奠定基础。记,就是记读书笔记。学前阶段,孩子不会写字,我就向孩子展示我的读书笔记,孩子会写字以后,让她尝试记录书中的精彩内容。思,是读书的核心,读书就是为了引起思考,磨砺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们经常对所读的内容展开讨论,层层深入,逐步延展。写,是语文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志之一,学前阶段,我经常把小女儿说的一些精彩有趣的话记录下来,定期打印出来给她看,告诉她这些思想和灵感非常宝贵,一定要记录下来,为将来学习写日记做铺垫。我和妻子还尝试与孩子进行书信往来。父母和孩子的房间里有专用“信箱”,我们每天递“小纸条”交流,以此培养孩子书面表达的习惯。行,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让孩子学会做事。所以,劳动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课。如何说话,如何处理和小朋友的关系也是我们经常探讨的内容。
以上方法是我几年来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总结起来,家里有读书氛围,家长热爱读书、踏实努力工作,家庭关系和谐,生活丰富多彩,是孩子能好好读书的前提。孩子会觉得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所以,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妙法无他,归根结底就是一家人一起自律,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2
教育孩子是一个让人比较头疼的问题,对我来说也不例外。专家理论层出不穷,民间观点各执一词,孩子表现飘忽不定,就连夫妻二人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期待有时候都存在严重分歧。所以,教育很容易让人不知所措。在这样的考验下,很多家长都失去了耐心,都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原因是家长平时想得少、做得少、图轻松,所以就觉得教育很“简单”。出现问题时,家长不知所措,所以就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反思这些问题,我一直在尝试解决,希望孩子能够有自省能力、内驱力。我认为阅读就是策略之一。
读书,是教育的第一件事。营造适合孩子阅读的生态圈和能量场,让孩子自觉读书、爱上阅读,是我的一个设想。我和爱人将电视和沙发换成书柜和书桌。我们的想法是在图书馆里安个家,在家里建设一个图书馆,图书馆就是家,家就是图书馆。二十年建设,一万卷藏书,给孩子提供了读的可能。有了家庭书房后,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丰富家庭文化就成了我们努力的重点。
2023年3月,我和六岁的小女儿闲谈,觉得应该给书房取个名字,问她叫什么名字好,当时她正在读连环画《西游记》“龙宫借宝”那一段,她说就叫东海书房吧!我看她挺有灵感,就让她继续起名,她又陆续说了南海书房、西海书房、北海书房,于是我们家的书房就命名为“四海书房”。我赋予它两层含义:一是希望她从小海量阅读;二是希望她可以行游天下,融通四海。
为了鼓励孩子,我给书房拟了个对联。因为我们家所在的小区名字是观天下,我觉得应该把观天下和四海字样嵌进去才更妥帖。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副对联:观天下风云居斗室尽知中外,读四海藏书越千年通晓古今。我们经常讨论这副对联,孩子觉得这副对联给了她不少激励。
我还给我们的三个房间都取了名字,分别是知微、清雅、省心。知微,因为两个女儿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微”字。我是这样解读的:“微”有三层含义,一是天下大事必从细而做,所有的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做好小事才能做好大事;二是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我经常和孩子看关于宇宙和太空的专题片,让孩子认识到地球的渺小和生命的渺小,我教孩子不为小事纠结,要胸怀天下,学会做人;三是在家庭里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你可以得到爱,但在家里你不是公主,不可以任性、自娇自傲。清雅,清代表清清静静、安安稳稳,这样内心就不惑也不乱;做人清清白白、坦坦荡荡,这样行事就安然、自信。雅,有高雅的爱好,生活才有趣味。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也要每天反省和改进自己的不足。所以,女儿也经常说:“爸爸你看我还有哪些缺点需要改进呀?”
我们家缺少鲜花绿植,但是有一棵橘子树。这是小女儿出生时,我用在医院吃橘子时得到的橘子籽种出来的。我常和小女儿说,这棵橘子树和你有特殊的缘分,它和你一起长大。它和你一样,看不见它在长,实际它白天长,晚上长,每时每刻都在长。你们一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是什么呢?那就是营养。它的营养来自土壤,你的营养来自哪里呢?来自阅读。自此,小女儿对这棵橘子树更有感情了,她经常给它浇水,和它说话。
我们尽可能地让家庭生活有故事有温度,营造适合孩子读书的文化氛围,形成家庭生活的能量场和动力源。希望孩子能绘制出自己的心灵地图,将来自己给自己安装“北斗”,自己为自己导航。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五常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