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良师益友

作者: 刘永科

提起王书义老师,我就想起“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来。

他的聪明才智像水一样毫不张扬而又无处不在。1962年秋,我升入南阳县的一所初中(今社旗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前身)。我们这一届学生是幸运的,学校由“完全中学”变为初级中学,教我们这一届学生的老师多是年轻又才华横溢的高中老师。即使过了40多年,说起当时诸位老师,我仍旧印象清晰:闫瑞莲老师的恭谨,谷健翎老师的洒脱,李庆涛老师的幽默,胡毅民、张自强老师的诙谐……唯独对我们最喜爱、最尊敬的王书义老师,我却难以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但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给我们上的第一节物理课。他没有讲什么内容,仅仅做了三个物理实验演示,其中一个是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为七彩光的演示。仅此一节课,物理就像那彩虹一样迷住了我们。每当物理课前,我们总有些按捺不住的喜悦。力学、光学、声学……这些抽象而又复杂的知识,王老师总能使其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1963年上学期,学校举办师生运动会,令我们吃惊的是,一向腼腆的书义老师参加了篮球、排球、跳高、跳远、赛跑等几乎所有教师组的比赛项目,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1963年下学期,学校组织元旦文艺晚会,各班都要表演节目,班主任为我们请来书义老师做导演。那次,我们班出的两个节目全都获了奖。书义老师教四个班的物理课,可自习课上,有学生向他求教数学、化学等问题,他从未拒绝、推诿,总是给他们以耐心而恰当的指导。当时幼稚单纯的我们把他当作无所不能的天才,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他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其实这印象并非出于年少时的幼稚和无知,直到1994年,我调到社旗县第一高级中学任语文老师后,闲谈中还颇为他对当时中国文学发展动向的关注而惊讶,如对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对中篇小说的崛起,他都有独到见解,令教了十一年高中语文的我钦佩。2008年元月,他将自己写的11篇论文发给我,又着实令我吃了一惊。他不仅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当今物理学发展的趋势,总结物理教学的规律,还能从数学逻辑的层面系统地剖析问题。这几篇论文中有两篇是谈语文教学的,一篇是《赏和析是两个层次、两种思维》,一篇是《讲诗当宜愤与悱》,他还谦虚地为第一篇加上了副标题——“外行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其见解之真切,思维之严密,又让我这个“内行”叹为观止。

1984年下学期,我在远走异乡十年之后重返故乡务农。王老师得知我回到社旗县,就向当时的社旗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张玉富校长推荐我,学校当时正缺地理教师,但我不敢应聘,怕教不好。不久,社旗县第五高级中学欲聘我担任语文老师,我又不敢答应,我只学过高中一年级的课程(高二、高三时“停课闹革命”),怎敢滥竽充数?王老师得知后,极力鼓励我,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教好高中语文。为了让我找回自信,他说他那时仍记得我上初中时写的、抄到学校黑板报上的三篇文章。向来对王老师的诚信没有丝毫怀疑的我,这次却认为是他为了鼓励我而讲了善意的假话。因为他没当过我的班主任,又没教语文课,时隔20年之久,这太令人不可思议了。但王老师竟准确无误地说出了那三篇文章的题目和大意。他的超强的记忆力来自他对学生的关怀。1994年以后,我和书义老师同在母校执教,闲谈的机会多了,一次谈起我上学时的学习态度,他说,物理课上只要一看表情就知道我是否听懂了:听懂时,喜形于色;听不懂时,眉头紧皱。他还说起我的物理作业:字小而密,行列不齐,卷面不整,但思路清晰。书义老师还问我为什么不按当时学校规定的作业格式(每一个步骤占一行,等号全在行首)写作业,当我告诉他因为家里穷,舍不得浪费本子上的一个空格时,他沉默了好久,然后自责地说:“我太不了解学生了……”

我是1994年教师节那天从社旗县第五高级中学调往第一高级中学的,当时我尚未转为公办教师,每月仅有110元“工资”,经济上比较困难。书义老师一反“不求人”的习惯,向学校领导请求,让我妻子做女生寝室管理员,以便减轻我的经济负担。书义老师有个侄子,在辽宁省围棋队当运动员,因没上过初中,故而请了半年假,住在书义老师家里补习文化课。书义老师就让我为他补初中语文课。补习接近尾声时,书义老师就多次给我讲补课报酬的天经地义,意在劝我收下他给的钱,被我拒绝后,他买了一套《史记》送给我。却之不恭,我只好收下。每当我看到书架上这套书时,感怀之情油然而起。

其实,书义老师并非对我格外偏爱。一名比我晚两级的学弟,在他毕业30年后,他和爱人出现了情感矛盾,书义老师耐心劝解;我还知道一名在小麦锈病防治这一课题研究上有所建树的学弟,他在科研上遇到困难时,书义老师让自己在气象站工作的爱人为这名学弟提供帮助,以便让其继续做研究……

他的人格如水一般清纯、柔和而又不失刚健。他与人为善,和而不同。说到别人总是肯定长处,但又无虚浮的溢美;对于领导,他总是尊重、服从而又不媚不谄;对一些原则性问题和争论,他从不咄咄逼人,但也决不模棱两可。温文尔雅而又是非分明,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这就是我对书义老师的印象。

良师益友,上善若水,书义老师永远是我人生的楷模。

愿王书义老师健康长寿,风华永存。